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乒乓球比赛实践,总结现有乒乓球技战术评价方法,并以乒乓球比赛中每一板球的技术和势态属性为评估的重点,构建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国内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特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合理安排训练,有效调控比赛技战术运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女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的得失分情况的研究,找出被研究的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各种技、战术的使用情况以及得失分情况,并且通过对技术使用中得失分情况的具体分析整理,力图找出我国男女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以及这种得分手段具体的使用情况;揭示不同性别优秀运动员技、战术使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女子技战术训练的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贯彻女子技术男子化训练理念,将理论融于可操作性的实践。为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法等,对丁宁在第51届鹿特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各项技战术的使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她在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技战术使用特点,并总结出丁宁在技战术特点的运用上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以期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是一项十分紧张激烈的运动,特别是在正式的比赛中,运动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让运动员的情绪出现一些波动,从而导致比赛的失败。这样的例子在大赛中也是屡见不鲜。小学生运动员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不完善和比赛经验的欠缺,在比赛中更容易出现紧张的情况,因此,对小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乒乓球心理训练,就是系统运用心理训练方法(例如心理暗示、模拟比赛等),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以稳定其技战术水平,使得其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技术、战术,提高比赛成绩。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小学生运动员的自信心,发展其持久性的意志能力,使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赛出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在乒乓球国际大赛还是在业余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即使优秀运动员也常常会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比赛中技术动作变形,无谓失误增多,进而影响运动员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导致比赛失利。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方法进行研究,找到科学合理的心理调节方法,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和教练员的赛前心理指导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张怡宁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决赛对阵王楠和2009年横滨世乒赛半决赛对阵刘诗雯这两场球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李晓霞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单打决赛对阵丁宁和2015年苏州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对丁宁这两场比赛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张怡宁和李晓霞在比赛中的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世界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最后得出结论张怡宁对来球的判断和控制比李晓霞要更加细腻,在台内球的控制上更加完美。但是张怡宁的每拍的杀伤力不及李晓霞。  相似文献   

7.
体能是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各种技战术的基础,足球也不外乎如此。如今,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正开展得轰轰烈烈,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全面,战术方面全攻全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流行趋势.这就对足球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体能训练,以促进足球运动员全方位的共同发展.这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准的高速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不断加强和提高,使得网球比赛的争夺日趋激烈,这些都将给运动员的比赛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仅仅掌握技战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乒乓球教学中,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因素很多,有教学手段、方法、练习强度、密度,学生自身的基础,学习的目的性、勤奋性等等,但教师教学的方法,手段及学生练习时间的长短以及对学生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徒手持拍练习以成为乒乓球教学的重要环节,待手持拍练习技术动作能加强学生对技术概念的印象,基于这种想法,本文将对增加徒手持拍练习技术动作是否对正确技术要领形成有良好效果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研究以定量分析的结论为今后乒乓球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赛制下的比赛,比赛进程缩短,比赛的偶然性加大,比赛节奏加快要求运动员进入比赛状态加快,运动员的心里承受力要求加大,对技战术的要求有所增加,我国男子单打出现危机。本文对单打接发球技术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现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在接发球上技术的运用情况及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2020年马来西亚大师赛男单1/4决赛中,中国选手石宇奇迎战马来西亚选手李梓嘉,比赛结果中国选手石宇奇1∶2负于李梓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本次比赛中的技术运用手段和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对比显示两人在技战术运用上各有特点,李梓嘉在技术和体能上更胜一筹。在战术打法和比赛经验上均好于石,旨在为今后各级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综合比较分析法对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技战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做保证。建议网球运动员针对网球项目的特点,并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来加强体能训练,争取在比赛中创造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乒乓球的比赛进行分析,对乒乓球比赛中的战术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理论进行了阐述,将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到了乒乓球的比赛中。在很多的比赛实战中存在很多战术计算机系统分析,这种系统具有科学性和简单性,这种系统会满足人们对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男子双打前三拍具有相当重要的战术意义,优秀的运动员能够在前三拍创造出优势局面,帮助队伍奠定胜局。全运会的羽毛球项目作为国内羽毛球高水平赛事,男子双打决赛意味着国内男子双打最高水平的交锋,通过对他们的前三拍技战术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男子双打的特点及优势,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在前三拍中存在什么样的缺陷和不足,及时进行补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分析李俊慧/刘雨辰组合、王昶/周昊东组合在前三拍的技战术,得出以下结论:(1)李俊慧/刘雨辰组合和王昶/周昊东组合的发球落点都集中于1号位和5号位,王昶/周昊东组合的发球落点相对于李俊慧/刘雨辰组合更多样,进行了更多的战术安排,李俊慧/刘雨辰组合的发球落点较单一,且在发球阶段都出现了数量不少的直接或间接失误;(2)在接发球阶段李俊慧/刘雨辰组合和王昶/周昊东组合主要使用的技术都是推球和搓放网,王昶/周昊东组合搓放网的使用高于李俊慧/刘雨辰组合;(3)在第三拍阶段,双方的直接得失分与被动情况都高于以往的比赛;(4)在本场比赛中的前三拍阶段双方都各有失误,但李俊慧/刘雨辰组合的失误要高于王昶/周昊东组合,并且在前三拍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安赛龙和刘雨辰/李俊慧在第32届奥运会男单决赛和男双半决赛的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从安赛龙、李俊慧/刘雨辰的发球技战术、接发球技战术、前场技战术、中场技战术、后场技战术和得失分情况等方面来全面分析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单双打技战术特点和区别。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单双打技战术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为中国羽坛的其他球员练习单、双打提供参考,也为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提高单、双打羽毛球实力提供一个模板。  相似文献   

16.
现代足球比赛对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足球技战术、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现代足球比赛开展的过程中,运动员优秀的意识水平是创造性完成足球技术、战术要求的基础,对提升足球比赛的质量、教练员战术意图的执行效果、获得比赛的主动权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足球比赛与训练为基础,结合足球运动员攻防训练的实践,就大学生足球队员争抢攻防意识的培养策略等,展开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研究,以期为足球运动员攻防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了解第17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两名选手存在的问题,并为其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视频观察、数理统计、三段指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两名选手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显示许昕在相持阶段有优势,建议二人在在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时,积极、主动上手、打法凶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4名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的连锁效应,得出发球对于比赛中每个回合关键技术的贡献情况,进而清晰地阐述发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本文的撰写旨在揭示发球作为比赛开始的第一拍球,对整个回合的连锁效应有何具体体现,以及运动员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发球对比赛中每个回合拿捏自如,更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技战术优势;同时在剖析对方选手优缺点时,从发球切入,打破对方发球后的套路习惯,从而在比赛中有的放矢,为广大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队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竞技性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在对场地自行车运动上,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体现在运动员的观察力上,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比赛时合理运用和发挥战术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比赛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樊振东技战术分析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三段指标评估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樊振东比赛中发抢段的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发球后攻防角色的灵活转换以及组织良好进攻能力的能力需要加强;(2)樊振东比赛中接抢段的技术运用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