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enefuel公司宣布已经同设立在新德里的SuedChemie印度公司(SCIL)签署了一份全球生产协议,根据协议SCIL将为Benefuel在世界各地的生物柴油生产设施提供专有技术的催化剂。Benefuel的固体催化技术是在印度的国家化学实验室中开发成功的。这种生物柴油催化剂据称能够将大多数植物油、动物脂肪和废弃的烹调用油直接转化为脂肪酸甲酯,而不需要成本高昂的反应前或反应后的水洗处理。这种称为ENSEL的催化工艺还能生产高纯度的甘油联产物。由于其纯度高,可直接用于生产其他有工业化用途的化学品,甚至可用于生产药物级甘油,从而为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提供了额外的价值链。所用的催化剂还可用于将长链的醇类转化为优质的生物基润滑油基础油。Benefuel已经宣布将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Seymous建设其第一座采用这种新型固体催化剂的工业规模生物柴油炼油厂,施工应在2008年的第一季度开始。  相似文献   

2.
美国雅保公司与合作伙伴鲁姆斯公司(ABBLummusGlobal)和芬兰纳斯特石油公司(NesteOil)于2007年6月底宣布,开发成功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这是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第一次进入商业化应用。据称,与雅保公司原有的催化剂技术相比,新催化剂的特征是活性提高25%,而贵金属含量减少35%。  相似文献   

3.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38(9):41-41
美国雅保公司与合作伙伴鲁姆斯公司(ABB LummusGlobal)和芬兰纳斯特石油公司(Neste Oil)于2007年6月底宣布,开发成功烷基化用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这是烷基化第一次商业化应用的固体催化剂。据称,新催化剂与雅保公司原有的催化剂技术相比,活性提高25%,  相似文献   

4.
烷基化技术的长远目标是开发固体酸催化剂工艺,它可望与传统的职和H2S04法相竞争。虽然工业化实践尚未成功,但AlkyClean技术即将推向工业化。2005年初,鲁姆斯公司与雅宝公司和富腾(Fortum)油公司合作,完成了新的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称为AlkyClean)的验证,它使用专有的沸石催化剂(原由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开发)与新的反应器系统相链接,生产的烷基化油质量优于现在的HF和H2S04法液体酸技术生产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具有多种化学性能对环境无害的独特物质。它是硫酸二甲酯或甲基卤化物的安全替代物,这些传统的甲基化剂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相同化学计量的无机副产物。DMC的甲基化反应具有很高选择性(苯乙腈、苯酚和苯胺的甲基化)。DMC与苯酚进行酯交换得到碳酸苯甲酯,碳酸苯甲酯进一步与DMC酯交换或歧化,生成聚碳酸酸主要原料碳酸二苯酯。DMC也是一种甲氧基羰基化剂,与胶的甲氧基羰化反应获得甲基氨基甲酸酯,分解即得异氰酸酯。文章对DMC反应的各个方面和相催化剂进行了全面评述。碳酸二甲酯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与正丙醇(n-PrOH)为原料,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丙酯(DPC),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温度和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常压、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h、n(n—PrOH):n(DMC)=3:1和碳酸钾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下,DMC转化率为95.9%,DPC收率为73.7%。常压下DPC-DMC系统的汽液平衡温度和汽液相组成也被测定。常压下DPC和DMC二元物系不形成共沸物。  相似文献   

7.
烷基化油由支链烷烃组成,有低的RVP(雷德蒸气压)和高的辛烷值,是生产高辛烷值燃料的理想调合料,尤其可作为铅添加剂,MTBE和芳烃的替代品,烷基化油由轻质烯烃(丙烯,丁烯和戊烯)与异丁烷在强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工业化烷基化技术使用H2SO4和HF为催化剂。多年来,不少公司都在探索替代的固体酸或负载的酸催化剂,以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和有腐蚀性的液体酸。  相似文献   

8.
<正>据美国《世界炼油商务文摘周刊》2014年6月2日报道,大多数美国生物柴油生产商都在忙于利用选择性相对较窄的原料生产第一代生物柴油产品。可是,也有一些企业在积极开发创新技术,进行产品升级、扩大产品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正在商业化的创新技术有以下几种:一是ENSEL技术。Duonix公司(由Flint Hills资源公司与Benefuel公司合资而成)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Beatrice的生物柴油工厂,利用Benefuel的ENSEL技术生产生物柴油。该技术以动物油脂、未精制油、玉米油和废植物油等游离脂肪酸为原料,利用固体催化剂通过酯化和酯基转移相结合的工艺提高一步加工  相似文献   

9.
德国Max—Planck—Irkstitut fǖr Kohlenforschung(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研究人员验证了固体酸是用于将溶解在一种离子液体中的纤维素热解的有效催化剂。即使是木材纤维素碎片(它们主要是木质纤维素)也可以通过该技术被水解。此纤维素经历选择解聚作用转变成纤维素低聚物,通过加入水可以容易地使其沉淀。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烷基化技术的目标是开发能与传统的硫酸法和氢氟酸法相竞争的固体酸催化剂工艺,而且要求这种工艺对环境无危害。在迄今其工业化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ABB罗姆斯公司和阿克苏一诺贝尔催化剂公司推出了既清洁又有竞争性的工艺。这两家公司与芬兰Fortum油气公司合作在帕尔伏(Porvoo)炼油厂的验证装置不久前开工投产。  相似文献   

11.
芬兰纳斯特(Neste)石油公司采用固体酸催化剂(SAC)的烷基化验证装置加工炼油厂烯烃,采用环境友好的沸石催化剂,截至2006年2月已运转2年。反应系统液相温度为50—90℃,无需硫酸法技术所需的制冷。异丁彬烯烃(I/O)值为8~10。催化剂在气相下用氢气在250℃下进行再生,即氢气汽提/中温再生(MTR)。  相似文献   

12.
以固体碱为催化剂,研究了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酰丙酮羰基甲氧基化合成乙酰乙酸甲酯的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摩尔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对羰基甲氧基化反应不利,而具有强碱性位的CaO对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以CaO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40℃,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n(乙酰丙酮):n(DMC)=1:6时,乙酰丙酮的转化率和乙酰乙酸甲酯的选择性分别达99.1%和48.9%。  相似文献   

13.
据“Hydrocarbon Processing,2006,85(2):65—70”报道,芬兰Neste石油公司采用固体酸催化剂(SAC)的烷基化验证装置加工炼油厂烯烃的能力,采用沸石催化剂。反应系统液相温度为50—90℃,无需硫酸法技术所需的制冷。异丁烷/烯烃质量比为8/1—10/1。催化剂在气相条件下,用氢气于250℃进行再生,即氢气汽提、中温再生。  相似文献   

14.
<正>KBR公司与绿色化学技术领先的开发商Exelus公司于2015年5月29日签署了结盟协议,使KBR公司获得Exelus公司固体酸催化剂(ExSact)的独家许可,用于KBR公司的固体酸烷基化(K-SAAT)技术中。K-SAAT过程采用ExSact催化剂,与常规的液体酸催化剂或其它固体酸催化剂相比,可生产更具成本效益的、质量更高的烷基化油。  相似文献   

15.
绿色合成TDI前体——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是绿色合成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前体。利用碳酸二甲酯(DMC)与2,4-二氨基甲苯(TDA)反应合成TDC,考察了多种Lewis酸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当以乙酸锌为催化剂时,170℃反应3h,TDC的收率为89.6%;当以硬脂酸锌为催化剂时,170℃反应5h,TDC的收率为95.5%。乙酸锌与硬脂酸锌催化剂的活性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采用XRD和IR研究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变化,由于催化剂与体系中生成的甲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生没有活性的氧化锌,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16.
烷基化技术的长远目标是开发采用固体酸催化剂的工艺,有望与传统HF及H2SO4法竞争。2005年初,鲁姆斯公司与雅宝公司及富腾(Forturn)石油公司合作,采用专有沸石催化剂,完成了AlkyClean烷基化新工艺验证,烷基化油产品质量优于现有HF及H2SO4法液体酸技术。装置位于芬兰富腾公司帕尔沃炼油厂,投运于2002年3月,所用原料与工业化HF烷基化装置基本相同,还在新装置上验证了烷基化技术对含氧化合物、硫化物、丁二烯等常见污染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法国Axens公司已经与沙特Shoaibi集团旗下通用技术及系统公司(Gentas)签署一份意向书,双方将在沙特新建一座世界级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工厂。该工厂将生产用于清洁燃料生产的最新一代催化剂。产品主要将服务于当地市场,同时也将支持Axens公司在加氢精制催化剂领域的全球供应链。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烷基化技术的目标是开发能与传统的硫酸法和氢氟酸法相竞争的固体酸催化剂工艺,而且这种工艺对环境无危害。在迄今其工业化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ABB罗姆斯公司和阿克苏-诺贝尔催化剂公司推出了既清洁而又有竞争性的工艺。这两家公司与芬兰Fortum油气  相似文献   

19.
正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清洁柴油的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金属组分铂(Pt)和固体酸。研究人员观察到,将铂和固体酸以纳米级距离分隔开,能改善柴油收率和质量。用这种催化剂生产的清洁柴油使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排放均比用传统催化剂生产的柴油少。研究人员称,这种催化剂易于放大,希望在5~10年内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SO_4~(2-)/M_nO_m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曾健青,罗庆云,王琴,钟炳(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关键词金属氧化物,硫酸根,固体超强酸,进展1引言1927年Conant和Hall提出了“超强酸”(Superac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