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服装的保暖性能和透湿性能是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文章利用织物模拟出汗的暖体假人,在环境温度(293±2)K,相对湿度(65±5)%和环境温度(283±2)K,相对湿度(40±5)%下,定量测试了一组服装的热湿传递特性。暖体假人在环境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减小的情况下,服装内外存在较大的水气压力差,假人出汗量增大,蒸发散热增大,测试得到服装湿阻减小。同样,服装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假人干散热量也增大,实验表明服装热阻增大。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新型的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燕在模拟人体出汗的条件下,对组合双层织物与模拟皮肤之间的水汽分配,温度和热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根据水汽分压、温度和热流曲线,计算出热湿传染系数,可以用来评价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  相似文献   

3.
试制了一种织物微气候仪,模拟人体和服装之间的微气候,测量其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是否在织物里表面产生凝结,为进一步研究织物的热湿传递提供实验依据。测试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方便,实验时间短。本装置实验结果与ASTME96-00测试的透湿量相比较,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湿传递表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本文从水蒸汽凝结和Kelvin公式,分析研究了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发生表面凝结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研制一种新型的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并在模似人体出汗的条件下,对组合双层织物与模拟皮肤之间的水汽分压、温度和热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根据水汽分压、温度和热流曲线,计算出热湿传递系数,可以用来评价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  相似文献   

5.
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织物表面凝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制了一种织物微气候仪,模拟人体和服装之间的微气候,测量其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是否在织物里表面产生凝结,为进一步研究织物的热湿传递提供实验依据。测试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方便,实验时间短。本装置实验结果与ASTME96—00测试的透湿量相比较,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湿传递表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本文从水蒸汽凝结和Kelvin公式,分析研究了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发生表面凝结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自制了织物湿阻和热阻测试仪,探讨了服装面料的透湿性能,通过关联度分析,可知厚度是影响湿传递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尝试用传感器来监视测试所用人造皮肤的出汗情况。  相似文献   

7.
夏季服用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自制的织物动态热湿性能测试仪测定了不同透气性和不同原料的夏季服用织物在皮肤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的过程中的皮肤热损失、微气候区温湿度变化的情况,研究了影响夏季服用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的因素,提出在外界风速较大或织物的透气量较大时,汗液蒸发是通过紊流扩散进行,由于汗液的快速蒸发,可能使人体生产冷感,此时不同织物的微气候区温湿度差别很小,当外界风速小或织物的透气性小时,汗液的蒸发通过分子扩散进行,此  相似文献   

8.
织物的透湿性及液态水传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制的湿传递测试装置对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人体服装穿着的环境状态,在相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分形混纺织物(纯毛和毛65/35比例)的透湿速率;用垂直芯吸实验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棉布、分形/粘胶织物的液态水传递速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分形涤纶都具有较好的透湿能力,在高温环境下,分形涤纶优势稍明显;分形涤纶芯吸能力较棉布稍好,具有较好的导湿、排汗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实验用织物进行了亲水性和拒水性整理,使用织物微气候仪,利用汽态湿传递和液态湿传递方法研究了织物表面性能对其湿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织和的水汽湿传递性能和织物表面性能无关,而织物液态湿传递性能却主要决定于织物的表面性能。在织物液态湿传递过程中,影响其传递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织物的芯吸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以运动材料为主的20种织物的热、湿性能指标进行了主观实验.比较了20种织物各项单独热湿传递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分别从静态条件和大量运动条件下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每一类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具体特点和同类织物之间热湿舒适性的相对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11.
丝织物吸湿放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各种织物吸湿、放湿和最大吸水量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丝织物具有吸湿好、放湿快、吸水量大的优良服用卫生性能,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丝织物穿着舒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测试了各种涂层剂在纯棉织物和合纤织物上涂层整理后的防水性和透湿性 ;分析了涂浆量对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各种紫外屏蔽剂的防紫外效果。结果表明 :某些涂层剂中添加合适的紫外屏蔽剂进行涂层整理可获得具有高透湿、高耐水压和良好防紫外线的多功能涂层织物。  相似文献   

13.
纸和纸板的形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纸和纸板形稳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论述了纤维原料种类、浆料性质、纤维在成纸中的空间定向排列程度、施胶与加填、干燥过程、纸页含水等对形成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文献[1]研讨的基础上,将反映薄型织物透湿传热性能的四个模拟量作为聚类指标。通过灰色聚类分析,得到了织物综合透湿传热性能的量化值,初步探讨了原料、结构、后处理对织物透湿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统PID控制器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不同控制对象所应采用的PI、PD,以及PID调节器的结构,分析了各个调节参数对控制过程静态、动态的影响;在调节器的结构确定后。为了快速准确地整定出各调节参数,可采用凑试法、阶跃曲线法:通过在水分控制中的应用,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油水混合液体竖直向上流动中的基本规律一油水之间具有滑脱速度和油水分布的随机性的探讨,分析了“找水仪”测含水率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关文献记载的蚕茧理论烘率公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从干燥过程以及出灶后茧层和蛹体回潮率的变化趋势,探讨了理论烘率(干燥率)的计算公式。指出理论烘率可分为出灶烘率和平衡烘率;适干茧出灶时茧层的回潮率决定于干燥室内的温湿度;出灶理论烘率公式以采用 w=1.04h+1.15p(1-x)为宜。  相似文献   

18.
填料的表面润湿和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能直接关系到填料塔中气液两相的传质效果,通过选择适当材质和溶剂,对填料的表面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改变填料表面粗糙度等办法,提高液相对塔科料表面的润湿性能,改善传质效果;并且寻找出填料固-液润湿角与体积传质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丝微波水分测定仪是用微波烘箱和电子天平来进行生丝水分测试,并配上微机控制测试系统,结台成的智能型仪器。它能进行数字显示,又能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后打印出结果,此外,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含水织物对微波的吸收机理进行了原理分析,应用微波透射衰减法测量了织物的回潮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织物对微波的吸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对进一步设计新的测量仪器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