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尾闾段河网常常是连接上下游的水上通航要道,且上游洪水需要通过尾闾段河网下泄,这就使得尾闾段河网水流运动的研究成为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课题之一.在对尾闾段河网水流的运动特点及一维河网计算的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选用自编程序“河网水动力模型”和商用软件HEC-RAS分别建立一维河网水流模型,应用于赣江尾闾段,针对洪水流量、中水流量和枯水流量分别计算沿程水位.在洪水流量下,根据计算所得的水面线,找出各主要站点的水位作为警戒水位,当该站点水位有接近警戒水位的趋势时,提请有关部门应做好防洪工作.在中水期,主要考虑造床流量的影响.在枯水期,根据计算得出的水位,得到各主要站点的最低通航水位,为枯水期能否顺利通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颊河属于雨源型河流,是山东省西、北部地区主要行洪河道之一.近年来,由于河道淤积严重,流域内内涝现象时常发生.根据马颊河聊城段河道测量数据及现场调查,分析河道现状淤积情况、行洪能力,及当发生设计暴雨洪水时可能出现的水情形势,提出了恢复河道行洪能力、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加强防治河流淤积研究及健全河流非工程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河内蒙古段河道萎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侯素珍  常温花  王平  楚卫斌 《人民黄河》2007,29(1):25-26,29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河道淤积量增加、同流量水位抬升、平滩流量减小、河槽过流能力降低等不利局面。结果表明:平滩流量和同流量水位的变化与径流量和洪峰流量的关系密切,当年径流量在200亿m3以下、洪峰流量小于2 500 m3/s时具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规律;1986年以来洪峰流量的大幅度减小,年径流量特别是汛期径流量的减小是平滩流量减小和同流量水位抬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3S技术的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演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形态大尺度、长序列的演变规律,选取典型河段蒲圪卜—岔河口为研究对象,以1995—2013年4期(1995年、1999年、2006年和2013年)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3S技术,结合RTK实测数据,对不同年份129个测量断面的河道平面摆动及河槽宽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S技术解译的河道形态与实测河道形态吻合较好,1995—2013年研究区河槽宽度在波动中呈萎缩趋势,2013年与1995年相比主河槽宽度平均萎缩了32.24 m,变化率为-9%;弯道处多次出现裁弯取直,河床地质条件、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及河道形态是影响河道演变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基岩河床,砂质河床的河槽宽度变化率较大,变化幅度为-12%~-33%;昭君坟断面较明显的河槽萎缩是受南岸库布其沙漠及上游"十大孔兑"入黄沙量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湘水尾闾出现的特枯水位对沿岸的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不同年代各河段水位和水文变化特性分析,得出造成湘水尾闾河段出现特枯水位的主要原因为长沙至湘阴的河床演变(河道采沙和航道整治)、而和三峡工程蓄水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黄河进行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该次词水调沙的“人造洪水”在向下游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小流量、高水位、大漫滩、水流演进缓慢、洪水坦化变形严重”等异常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河道萎缩、行洪能力减少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测968大洪水资料,分析计算了子牙新河献县站现状情况下河道的行洪能力,与原设计情况下比较,行洪能力降低了41%。  相似文献   

8.
川东港挡潮闸闸下淤积机理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在潮汐河口修建挡潮闸改变了河口的动力条件和径流与潮流之间的能量平衡。因此陆相来沙与海相来沙因环境动力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淤积,使得挡潮闸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减少了原有河道的行洪能力,给上游河道的排泄洪涝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江苏沿海修建的58座排水流量大于100m^3/s的挡潮闸.除18座(位于侵蚀岸段的)淤积较小外.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北港拦门沙河段上段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水文泥沙观测和地形资料分析,三十多年来,在长江洪水造床作用、南北港分流口通道的兴衰更替以及北港分流分沙功能增强等因素作用下,北港拦门沙河段上段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六沙脊的形成及其沙尾下移;河道中央呈现纵长17km的水下沙脊,形成二槽一脊的W型复式河槽;团结沙外侧发育了北港北沙等地貌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位于白石水库库区的大凌河与牛亡牛河汇流段,三角洲淤积体逐渐形成拦门沙坎。本文依据库区多年水文泥沙资料和泥沙淤积测量成果,在分析了泥沙淤积总量、幅度、速率和沿程分布的基础上,提出汇流段泥沙淤积的成因和特点,找出其淤积机理,并由此预测了牛亡牛河汇流段泥沙淤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珠江河口潮流流量变化控制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珠江河口地区滩涂岸线资源开发和涉水工程建设,河口边界形态及动力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动力环境变化必然引起河口河床形态的调整,对潮汐河口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珠江河口潮汐通道稳定性分析为基础,探讨潮汐河口的河相关系,初步提出了河口潮流变化控制指标。研究建立了珠江河口口门断面面积与多年平均落潮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近期口门均衡断面的河相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河口潮流变化引起的口门河床冲淤变化。根据河床冲淤变化与口门行洪能力调整的关系,提出了河口口门落潮流量变化控制指标为1%~2%,研究成果为河口涉水工程管理提供了定量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原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长江口治理研究工作的简要历程.扼要地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主要潮汐河口深水航道的整治经验.根据长江口的水文、泥沙及河床特征,给出了确定长江口整治河段治导线的起始断面宽度、沿程放宽率和曲率半径等主要参数的方法.提出了整治工程建筑物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和确定导堤长度和堤顶高程的依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一、二期工程实施以来的整治段河床变化表明,本文提出的整治原理基本符合长江口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徐六泾节点段控制着长江口的物质通量和南北支的分流分沙,其河槽稳定性和变化趋势在长江口的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段河槽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徐六泾节点段1992年前河槽呈右移态势;1992—2018年间,河槽演变趋缓,平面上主要表现为小幅度的上提下挫,垂向上呈缓慢刷深之势。②徐六泾节点段未来滩槽格局基本稳定,河槽仍以冲刷为主,且有向下游发展趋势,大洪水作用下局部河床会出现较大的调整(2009—2018年+百年一遇水文年试验条件下,在现有的-30 m深槽下游约910 m 处出现一个新的-30 m槽)。③徐六泾节点段河槽整体稳定性前期主要受两岸圈围工程、上下游河势、大洪水等的影响,近年来主要受流域减沙的影响,局部河床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洪水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000—2008年黄河河南段的来水来沙情况及河道断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扣除涵闸引沙0.999亿t,孙口以上河段2000—2008年共冲刷泥沙8.718亿t;②除花园口—夹河滩河段河道展宽和下切同时存在外,其余河段均以下切为主;③黄河河南段2000—2008年同流量水位下降0.80~1.77 m,2003年后花园口站控制流量逐渐加大,2008年的最大流量为4 610 m3/s。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岸线绵长,河口港湾众多,东南沿海地区在台风季节经常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影响。台风期的强降雨和风暴潮给很多地区带来洪涝灾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以浙江省某感潮河口地区为例,充分利用河口地区特殊地理条件,提出将河口挡潮闸外移以增加调蓄容积,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并以此作为一种提高沿海感潮河口防洪排涝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弯曲型河道挖河减淤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概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挖槽尺寸及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弯曲河段的疏滩挖槽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一般情况下,挖槽尺度越大,挖槽上游流速增幅、控槽段流速减幅、溯源冲刷量、挖槽回淤量越大,但挖槽回淤率及挖槽效率却不是随着挖槽尺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的,对于本次试验条件而言,当挖槽河相关系处于5-8之间时,挖槽效率相对较高。在挖槽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流量的增加或含沙量的减小将导致挖槽上游段溯源冲刷量的增加和挖槽回淤量的减小,而泥沙粒径的减小有利于促进溯源冲刷的产生,并抑制回淤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珠江河口演变规律及治理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淤积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因而近 5 0 0 0~ 6 0 0 0年来珠江河口演变有如下特征和规律 :(1)在纵向上 ,河口性质发生由废弃河口→河流优势型河口→河流—波浪型河口的转换变化 ;(2 )在横向上 ,向海凸伸的三角洲及其河流优势型河口和其两侧向陆凹入的河口湾或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并存 ,并随三角洲的发展 ,衍生出“河道”与“潮道”共生的现象 ,此是陆海动力耦合和相互作用的表现 ;(3)“河道”与“潮道”间的横比降愈来愈大 ,其间之横向汊道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目前珠江河口的治理应强调保护利用问题 ,有关整治措施应符合河口的特性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温孟滩河段防护工程运行和管理的现状,并从防洪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该工程的重要作用。温孟滩河段还存在着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河势变化和防护堤隐患也影响着防洪安全。因此,综合考虑温孟滩河段实际工程地质和泥沙水文条件、主要堤防加固措施的适应条件,认为该工程堤防适宜的加固措施有放淤固堤和修建防渗墙两种。  相似文献   

19.
钱塘江河口是强潮河口,流域来水过大、下游潮位过高,沿江即可能造成非常高水位.半个世纪以来,上游兴修水库,流域洪水已得到部分控制.河口地区大规模围涂,河道趋于稳定.同时,沿江对洪水、潮汐的响应特性有一定程度变化.上游水库拦蓄了一些小洪水,汛前河道容积因此减小;大规模围涂缩窄了河道,加强潮波反射,影响波及杭州湾湾口;河道过水断面减小,杭州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高潮位比80年代高近50cm,70年代开始,年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次数几乎每10年增加1倍.  相似文献   

20.
黄河兰州段防洪及渠化河宽的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日臣  郭晓东 《人民黄河》1998,20(12):22-24
针对黄河兰州段的防兴及渠化问题,在对河道地形、河相关系、水流河床演变进行分析后,确定了河道整治试验的重要参数,即洪水最小整治河宽。在此基础上,对该河段进行了模型人数值计算,试验及计算结果与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