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简称《指南》),旨在解决智能制造业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美国家先后提出“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意欲以“网络信息技术+工业系统”的产业革新,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成果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复苏.在全球制造业正向着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之际,中国制造业应及时跟进,突破当前的产业发展困境,抓住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的机遇,稳步推进高新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储备、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防控等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智能制造产业负重加压、智慧前行,逐步成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的新亮点。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实现的新型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近年来,湖南省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到76.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92;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连续3年居我国中部地区之首。目前,湖南省已围绕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9个千亿元级产业,并正在加快向万亿元级产业迈进。按照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的部署,湖南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谋求新突破:一是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5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5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辛国斌指出,"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  相似文献   

5.
智能制造代表着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下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领域之一。但是在目前,我国依旧缺乏足够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来实现领域推动发展。基于此,我国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于智能制造专业教学的重视,结合时代特点来引入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制造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全国装备工业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我国装备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指出,按照战略部署,我国将分3步走,迈进装备制造业强国阵营:到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2方阵,部分优势产业率先实现大而强;到203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位居世界第2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强国;到205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1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强国。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制造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以信息化带动国防科技工业制造业发展,全面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制造业水平,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广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技术,推动全行业信息技术进步,是圆满完成“两大攻坚战”任务的重要保证。一、制造信息化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国防科技工业制造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及企业间协作模式的创新。它是对传统的、落后的操作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工业4.0的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它给全球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尝试应用新兴的使能技术来推动自身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本研究提出一种用于评估流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准备度情况的模型,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明确自身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识别短板问题。尽管已经有学者提出了相关工业4.0准备度和成熟度评估的模型,但是目前还缺少流程工业企业的针对性评估模型。本文提出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准备度模型用6个层次来描述智能制造的不同发展阶段。此外,该模型结合了流程工业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特点与智能制造的能力要求,模型包含4个评估族、9个评估类和25个评估域。本模型还根据不同智能制造准备度等级的要求将25个评估域进一步划分成了249个特征项指标,用于企业智能制造准备度水平的准确评估。此外,为了方便企业进行自诊断自评估,本文还基于249个特征项指标开发了智能制造准备度评估问卷。最后,本文通过模型在196家流程工业企业的应用案例,介绍了模型的具体使用方法。希望本模型的提出可以给流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准备度的评估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进步》2011,(11):44-45
在最近召开的“2011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工信部在编制规划时就明确: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苏锡常是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基于苏锡常三市产业状况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对苏锡常制造业结构进行了SWOT分析,展现出苏锡常制造业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进而提出苏锡常制造业协调发展方向,形成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工业、常州装备制造的产业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德国正式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工业4.0"战略,2015年,我国出台了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柔性化与智能化。智能制造是融合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感知、人机交互、决策与执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机装备过程的智能化。智能控制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是控制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智能信  相似文献   

12.
一、辽宁产业群发展试评估 1、辽宁优势产业及其集聚特征(1)优势产业。经研究认定,辽宁省现实的优势产业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耐火材料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炼钢、钢压延加工)、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的制造;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等工业产业)。其中,优势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原材料开采加工业;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炼钢、钢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钢铁业;以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就全国比较而言,辽宁产业群的发展有一定优势,2002年列第六位。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产业角度分析,辽宁以全面开发的资源型产业为优势,凭借较好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产业空间集聚;而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集聚度较高的产业多是新兴机电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传统的轻纺工业(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但是从集聚程度分析,广东省的产业集聚度值为26.18%,高于辽宁产业空间集聚度19.49个百分点。与发达省份相比,辽宁产业群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万事俱备东风起 "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建设工业强国,制造业发展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则为3D立体打印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舞台.《"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机遇.预计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在6万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采用集体座谈、现场访谈等方式,以“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与供给”为主题,对苏州智能装备制造业的28家企业开展深入调研,发现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存在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技能人才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技能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建议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智能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打通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德国工业4.0深入推进,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本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全球制造业将大步跨入智能制造时代,而智能机床生产线将成为机加工装备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介绍国内外智能机床生产线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智能机床生产线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智能机床生产线的定义,并根据智能机床生产线的技术路线对其智能技术特征、智能功能特征和智能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表示,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李克强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  相似文献   

17.
一、新一轮工业变革的关键载体——工业互联网 当今世界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大变革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持续深入地驱动经济模式创新,在撼动传统规则的同时,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成为趋势.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新一轮工业变革的关键载体,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协同...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制造工业。2008年以来,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传统制造强国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抢占制造业制高点;以印度、越南、印尼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抢滩中低端制造业,使中国制造业面临中高端、中低端"双向挤压"。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国家意志坚决,政策密集,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管理体系完整,配套政策较完善,但与"再工业化"国家(地区)相比,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存在如下问题:指导思想功利化,重应用轻基础;重视资源投入,轻视环境营造;重视国有企业,轻视中小企业。现阶段,国家应当在厘清"高端制造""先进制造"政策术语基础上,高度重视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9.
工业大数据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指的是应用在工业领域信息化中所应用的大数据.而伴随着信息化以及我国工业化的逐渐发展和两者的相互融合,在工业企业产业链中渗透了各种信息技术,比如工业的物联网的使用FRID等等,这些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业中将会带来历史性的变革,使得智能制造业走向新的时代.本文将对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望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制造领域呈现出一派如春的生机与活力。近日,中央媒体密集调研湖南、湖北等地工业企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转型创新的最新成果,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等聚焦智能制造新热点的行业会议也好戏连台,充分展示了工业领域智能化转型诸多创新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施一年多以来,工业企业已经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中国工业领域新动能不断凝聚,朝走向制造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现将苗圩部长接受央媒采访时的内容编辑整理如下。同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