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2015,(8)
运用贯入阻力法对泡沫混凝土复合保温板料浆进行了凝结时间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贯入深度为10 cm,贯入阻力为10 k Pa时的凝结时间作为料浆的初凝时间比较合适。不同粉煤灰掺量下,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初凝时间变长。运用回归方法得出贯入阻力和时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fc=a1+a2t+a3t2。料浆水化温度研究显示,水化集中放热区间在82 min到7 h之间。生产检测显示:当初凝时间为150 min以内时,则不宜出现塌模、下沉现象。当初凝时间在200 min以上时,则经常出现塌模、下沉现象。  相似文献   

2.
糖密缓凝剂     
糖密缓凝剂由蔗糖厂废液化制而成。最初应用于滑模施工。经试验和试点工程应用,还可以作混凝土减水剂和密实剂。 1.作混凝土缓凝剂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用量2~3%的糖密,混凝土凝结时间可延长2~3小时,一般应用于夏季大模和滑模施工。在水泥终凝前采用贯入阻力仪,还能测定早期强度,控制模板滑升时间。  相似文献   

3.
孙凯  陶丽  李莉  刘智 《混凝土》2005,(2):59-62
选择低碱性速凝、早强物质,采用外加剂复配的方法,通过对水泥凝结时问,强度检验的手段。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一种喷射混凝土用低碱性速凝外加剂的配方。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得出,Al2(SO4)3掺量在2%~4%之间时,随着掺量增大,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变短,掺量为4%时,初凝为14分,终凝25分;K2SO4掺量在2%~4%之间可以缩短水泥凝结时间,掺量为4%时,初凝为12分,终凝23分,当其掺量超过4%时,后期强度会下降;NaF的速凝效果十分显著,当掺量只有0.2%时就可以使水泥的初凝时间控制在5分钟,终凝控制在10分钟。与传统的高碱性外加剂不同,低碱性速凝剂可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1天强度可达9.6MPa,而且后期强度发展良好,28天强度达到45.5MPa。  相似文献   

4.
采用振动台提供扰动,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受扰龄期和扰动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贯入阻力值为10.7~14.8MPa时的扰动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最大抗压强度损失率达到25%以上,最大抗折强度损失率则超过30%.临近初凝和终凝时的扰动对混凝土影响较小,平均强度损失率在10%左右.扰动时间的延长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对抗折强度影响比较显著.扰动时间小于30min时,抗折强度降低较为平缓,平均强度损失率在10%左右;扰动时间为40 min时,平均抗折强度损失率超过30%.贯入阻力值为10.7~14.8MPa,扰动时间为30min时,受扰混凝土损伤随龄期加剧,损伤演化值超过5%;扰动时间为40min时,由于初始损伤较大,未出现损伤随龄期加剧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夏季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不宜滑模施工,但只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试验,并选取最佳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罐及入模温度,并根据混凝土贯入阻力试验及所对应砂浆强度来控制混凝土的提升时间和滑升速度,同时,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解决,就可以保证滑模施工在夏季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军 《江西建材》2005,(1):40-4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有些工程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及安装模板和支架等。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相似文献   

7.
冬斯滑模施工,应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试配,并选取最佳混凝土合比方案。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坝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罐及入模温度,并根据混凝土贯入阻力试验及所对应砂浆强度来控制混凝土的提升时间和滑升速度,同时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解决,从而保证滑模施工在冬季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研究了水灰比、矿物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随着水灰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和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粉煤灰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缓作用高于矿粉;水灰比增加0.08,混凝土终凝时间约延长20%。掺合料掺量为3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增加25.6%,矿粉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增加8.2%,萘系减水剂的掺量为0.9%时,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延长36.7%。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行车荷载对未完全终凝混凝土的影响,以行车频率、振幅、有无侧限、起振时间点以及振动持续时间为参数,分析了各个参数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初凝阶段之前、初凝阶段与终凝阶段之间受振对各阶段强度是有利的;混凝土在终凝阶段受振,混凝土强度较基准水泥略有降低;从初凝前一直振动到终凝后,混凝土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人》2010,31(3):44-45
[问]初凝:逐步失去塑性而得到初步硬化。终凝:完全失去塑性而开始具有强度。 资料书籍上是这么说的.但我们施工现场如何控制,终凝很好判断,但初凝呢?如果墙柱同梁板强度等级不同,又不允许留设施工冷缝,势必要在两边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  相似文献   

11.
磺化草类碱木素作为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磺化碱木素用作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结果表明:经磺化改性后的产品分散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在0.25%掺量下,混凝土减水率达到12.1%,并有一定的缓凝作用;初凝时间延长1h,终凝时间延长2 ̄3h;对砂浆抗压强度及混凝土抗压强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在0.1%、0.3%掺量下对砂浆3d抗压强度比达到143%、135%;28d的抗压强度比达到122%、115%。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预拌混凝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混凝土的强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以及成形后的开裂现象、耐久性等问题,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到拌制过程,再到售后跟踪,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例1某工程为四层全现浇框架,混凝土强度能级为C20,板厚100mm。机械搅拌,塔吊运输,插入式捣棒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水泥为P.0325,使用前检验安定性合格,使用后复检细度、安定性、强度均合格,初凝25MIN,终凝55MIN。屋盖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各龄期分别为1天走上去有脚印,两天用铁钉能轻易划动,3天回弹值2~3。  相似文献   

14.
将微观分析与宏观性能试验相结合,探讨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纳米材料掺量对纤维纳米增强混凝土微观机理与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纳米材料和纤维影响的纤维纳米混凝土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纤维和纳米材料,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随钢纤维体积分数从0%增大到1.5%,拌和物坍落度从40 mm逐渐减小到25 mm,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2%,32%和12.5%;随着纳米SiO2掺量(质量分数)从0%增大到2%,拌和物坍落度减小95 mm,初凝、终凝时间分别减小52.3%和35.9%,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9%,24%和14.7%;随着纳米CaCO3掺量从0%增大到2%,拌和物坍落度减小50 mm,初凝、终凝时间分别减小35.2%和3.8%,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8%,20%和8.8%。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机械原浆磨平的施工工艺在原浆磨平、混凝土铺设、振捣、控制水平标高、找平后,在初凝与终凝之间,用机械对混凝土面层进行抹压磨光,它能使楼面混凝土表面产生致密的水泥浆层,防止表面裂缝,并提高平整度和光洁度,达到使用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温水泥对混凝土路面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分析水泥温度与净浆稠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折强度以及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关系.指出净浆稠度和抗折强度均与水泥温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而且随着水泥温度的提高,净浆初、终凝时间均逐渐缩短.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弯拉强度等工作性能,水泥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进水泥装卸工艺、利用骨料吸热、严格控制水灰比等混凝土路面高温水泥的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货材料,脆性较大,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较低的抗拉强度,加之外部因糽的影响,使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总结许多工程实际,多数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其表面症状也不一。不同结构构件的裂缝愳因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声速法检测新浇筑混凝土受扰损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荣 《混凝土》2011,(7):129-130,133
新浇筑混凝土在初凝时如果受外界扰动,混凝土内部结构会受损,强度会降低,但在混凝土终凝后,外界扰动混凝土内部结构受损不大.强度不会受影响.利用超声波脉冲法比较基准混凝土与受扰动混凝土之间的超声声速,来判断混凝土试件的受扰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液压滑模施工中为控制混凝土适宜的出模强度,冶金部与国家建委分别于1975、1978年制定的“液压滑动模板技术规定”中曾提出了“出模的混凝土适宜的凝固程度应为贯入阻力5~35公斤/厘米~2,或立方体抗压强度为0.5~2.5公斤/厘米~2”的要求。据了解采用贯入阻力或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判定混凝土凝固程度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目前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20.
王剑  葛兆明  朱卫中 《建筑技术》1999,30(10):696-697
迄今为止,有关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预养成熟度问题一直被冬期施工界所关注,但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的抗冻临界成熟度及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却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结合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冬施特点,从混凝土预养成熟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1试验材料的选用(1)哈尔滨水泥厂产525R硅酸盐水泥,活性为56.8MPa,初凝时间为2h25min,终凝时间为4h50min。(2)哈尔滨产中砂,细度模数为2.72,含泥量为1.8%。粒径5~20mm花岗岩碎石,压碎指标为7%,针片状含量为10.7%,含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