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两种方法,对列表离散点,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拟合方法生成曲线,并以样条线为过渡实现曲线间的平滑拼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由曲面扫描生成原理和环孔轧辊实体间的拓扑结构,生成了光顺的环状孔型工作面。实现了环孔轧辊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智能选择和模拟加工。 相似文献
2.
以广义泰勒公式和切削稳定条件极限宽度为约束条件,以金属切削率为目标函数,用极值法推导出圆弧车刀强力车削时不发生颤振时选择切削参数的计算式。通过数值解和数控编程结合,为圆弧车刀在数控加工中提高加工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轧辊结构特点和轧辊加工的技术特点,针对普通卧式车床提出数控改造方案,对车削进给机构参数及加工路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罗学科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10(1):43-47,67
根据等距线的定义及有关文献导出了椭圆等距线的参数方程,给出了椭圆等距线的双圆弧逼近方法,由双圆弧逼近法对椭圆等矩线作离散逼近,再用圆弧代替椭圆等距线进行数控编程,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椭圆的等距线不是椭圆这一结论,保证了程序编程时轮廓最大理论误差小于0.001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为此,探讨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同时结合实例阐述了它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数控车削模拟编程系统。该系统根据数控车削加工的特点实现了数控源程序编辑、代码检验解释、加工过程仿真等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了数控车削编程和仿真加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曹秋霞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8(1):20-24
探讨了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如何提高零件几何精度的措施及其应用。通过提高原车床纵向、横向平行度以及被加工零件的垂直度等方法,提高加工零件的几何精度,此举虽不能将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误差予以根除,但足可使其大为降低,在数控加工的实际应用中,可使零件加工精度和几何精度达到或超过机床的控制精度;对于旧机床的加工效果,则更为显,对于数控铣削加工亦如此。 相似文献
11.
12.
数控车床主轴单元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某型数控车床进行切削动态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机床主轴组件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对主轴单元的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文中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3.
14.
高瓦斯矿井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晋城矿区寺河矿高瓦斯矿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法和瓦斯利用情况,提出了高瓦斯矿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瓦斯治理途径和技术,指出高瓦斯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瓦斯抽放率,加强瓦斯利用,进而提高矿井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数控车床故障传播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数控车床故障传播机理,即识别系统关键节点与关键故障传播路径,基于数控车床故障数据,应用有向图理论、集成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构建数控车床分层故障传播有向图模型;基于故障传播概率、边介数两指标定义故障传播强度表征故障传播行为;提出结合系统分层故障传播有向图模型和故障传播强度的数控车床故障传播机理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分层故障传播有向图模型实现了系统层级分解,简化了故障传播分析过程,为关键路径识别奠定了基础;将故障传播强度作为关键路径识别的依据,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基于单一指标描述数控车床故障传播行为而产生的偏差,实现了准确定位故障源,准确识别系统关键路径.所提方法有助于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传统工件位置测量方法对特殊工件的适应性,解决了测量过程中的圆周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准确简便的测量方法。在Walter数控工具磨床上,通过加工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传统工件位置测量方法对特殊工件的适应性.解决了测量过程中的圆周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准确简便的测量方法。在Walter数控工具磨床上,通过加工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C603车床改造为例提出改造方案,对车床的机械部分、传动方式和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将其改造为具有较高位移控制精度的数控旋压机,并进行了旋压实验。结果证明该项改进可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要求,从而为今后旋压机理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某型数控车床床身结合面有限元建模及参数优化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控车床动态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机床床身底座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7的参量化设计语言APDL(Ansys Parametefized Design Language)编制床身底座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命令流,利用软件提供的优化模块(Design Optimizer)对结合面线性弹簧-阻尼单元的刚度值进行了参数优化识别。由此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机床的动力学特性,所获得的各阶固有频率计算值与动态试验的结果十分接近,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5%。因此,基于上述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及动特性计算的结果,对于该型数控车床结构的进一步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