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铜聚丙烯腈基导电纤维稳定性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一步法含铜聚丙烯腈基导电纤维(PACF)的形态结构、导电物质的化学组成、导电物质晶体与纤维基体的结合界面性质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PACF的皮/芯结构模型、导电物质晶体与纤维基体的结合模式、纤维破坏的水解-氧化机理,阐明了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对PACE热定型,可大幅度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导电PAM纤维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制备导电聚丙烯腈纤维中的化学反应及微观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电PAN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晶体类型;并对其导电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导电PAN纤维的导电机理为电子导电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铜化合物与桑蚕丝中的极性氨基酸发生络合反应,在纤维表面形成黑色导电物质.研究了试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浴比以及pH值对实验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反应确定实验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导电真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根据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纤维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硫化铜晶体.且处理后的真丝纤维仍然保持原有优良的服用性,真丝纤维强力未发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汤健  闫涛  潘志娟 《纺织学报》2021,42(5):168-177
为促进导电复合纤维在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从导电材料和柔性基体的结合方式出发,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3类,包括导电材料/柔性基体匀质复合纤维、导电材料包覆柔性纤维和柔性基体包覆导电纤维。在此基础上,对3类导电复合纤维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各导电网络的传感性能。分析发现纤维的形变行为和导电网络的压阻效应决定了传感器的应变性能和敏感性,导电材料和柔性基体的界面作用是影响传感器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复合纤维及纤维集合体和多重导电的网络结构的研发有利于高性能传感器的开发。最后,介绍了导电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闫涛  潘志娟 《纺织学报》2018,39(12):152-157
为系统分析静电纺纳米纤维应变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材料种类对传感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其传感机制,综述了碳纳米纤维、聚偏二氟乙烯和聚氨酯纳米纤维基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比较了这些传感器的敏感系数、应变范围及稳定性等的优势与缺陷,介绍了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应变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健康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传感器基体的应变能力及恢复性对其应变范围及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其基体形成的导电网络结构在应变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伤,且初始电阻越小,基体及导电网络的有效应变范围越大,传感器的性能越好,认为未来开发具有高应变范围、灵敏性及稳定性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基应变传感器将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碱处理∕吡咯沉积制备聚酯导电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吡咯沉积法制得的导电合成纤维,其导电层和纤维基体之间的牢靠程度较差,以及聚吡咯层本身的均匀性较差。本实验在聚吡咯沉积于聚酯纤维之前用碱溶液对纤维进行了处理,制备了聚吡咯/聚酯(PPy/PET)导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磨损试验观测了聚吡咯导电层得均匀度和牢靠度,结果表明:碱处理过程可以提高导电层的均匀度和与基体间的粘结力,导电性能也得到提高。通过DSC、TG、DMA等热分析实验,分析了碱处理和聚吡咯沉积对聚酯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造成聚酯纤维的结晶度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聚吡咯的沉积可以提高聚酯纤维的耐热性能。同时,本实验还优化了聚酯纤维的碱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7.
研究导电丝嵌织型织物防静电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有机导电纤维种类、导电丝基材、导电纱的成纱结构、导电纱与织物的结合方式、织物组织结构、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及厚度这几方面对织物防静电性能的影响。实践经验表明:有机导电纤维种类和导电丝基材对有机导电纤维导电性有显著影响;导电纱成纱结构和与织物的结合方式以及织物组织、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都对织物防静电性具有较显著影响。认为在具体生产中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并结合防静电织物后道加工、使用及交货要求进行防静电织物的设计生产。  相似文献   

8.
导电PAN纤维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制备导电聚丙烯腊纤维中的化学反应及微观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电PAN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晶体类型,并对其导电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导电PAN纤维的导电机理为电子导电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聚苯胺/聚丙烯腈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玮  赵金安 《纺织学报》2006,27(10):32-34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与聚丙烯腈(PAN)共混,通过常规腈纶湿法成型技术制备出PANI-DBSA/PAN复合导电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PANI-DBSA在PAN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ANI-DBSA含量对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DBSA在PAN基体中分散均匀,呈纳米尺寸分散,在较低的PANI-DBSA含量下复合纤维中的导电网络已经形成;PANI-DBSA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导率可达10-3S/cm。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探讨了聚苯胺的结构、合成、导电机理等内容.论述了国内外研究者以不同纤维为基质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苯胺单体含量、掺杂酸和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与现有其他制备导电纤维的方法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化学镀法制取导电涤纶纤维。并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导电纤维的微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电涤纶纤维表面均匀分布着连续的金属镍导电层,导电层中存在极少量磷元素。导电涤纶纤维的熔点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静电纺丝聚酯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根据多孔碳纤维的高强度和高模量特性,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溶液中添加自制棕榈基多孔碳纤维(PACF),制得PET/PACF杂化纤维膜,并研究了PACF含量对杂化纤维膜形貌、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CF后,纤维牵伸效果明显改善,类竹节状纤维消失,纤维间黏连减少,直径更均匀;随PACF含量的增加,杂化纤维膜的玻璃化温度较纯PET提高约10℃,结晶度约提高6.7%,证明PACF的加入改善了电场对射流的牵伸效果,使得取向度提高;结晶温度提高约13.7℃,说明PACF异相成核作用促进了纤维膜的结晶。随取向度的提高,当PACF含量为2.5%时,纤维膜断裂强度达4.22 MPa,较纯PET静电纺膜提高了366.3%。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导电纤维/纱线为原料织造而成的现代新型纺织品在抗静电、电磁屏蔽、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由于传统金属导电纤维手感差及传统碳纤维难以进行色彩再加工等原因,限制了传统导电纤维在现代纺织品尤其是智能纺织品上的发展与应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导电纤维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导电纤维的分类、制备方法、应用等几个角度出发,综述了导电纤维在新型纺织品中的应用进展。文章将导电纤维分成无机导电纤维、有机导电纤维和复合导电纤维等三大类,介绍了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如纺丝法、涂覆导电层法等;然后着重介绍了导电纤维在抗静电、抗电磁辐射和纤维基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最后,文章总结了导电纤维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并指出其在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期望导电纤维不仅在传统的抗静电、抗辐射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能与物理、电子等学科进行交叉,在智能可穿戴电子器件、柔性能源存储及多功能纺织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含金属盐的聚醚酯粉末与PET切片的共聚反应制得导电母粒,导电母粒与PET切片以不同的配比共混纺丝制备出导电PET纤维。研究导电母粒质量分数对纤维电阻率的影响以及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水洗失重率、结晶度和染色性能等,探讨纤维的结构和导电机制。结果表明:纤维中导电母粒质量分数为38%、导电粉末质量分数为9.5%时,由工业纺丝机制得的导电纤维的电阻率为1.43×105Ω.cm,且力学性能、水洗失重率、染色性能优良,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制备兼具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氨敏传感器基体材料,采用一种水浴静电纺丝法连续制备涤纶工业丝为芯,聚酰胺6纳米纤维为皮层的纳米纤维包覆纱(NCY),并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其进行导电处理,制备表面负载聚吡咯的导电纳米纤维包覆纱(NCY/PPy),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CY和NCY/PPy进行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分析,同时研究了NCY/PPy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氨敏性能。结果表明,NCY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经导电处理后,负载的聚吡咯未堵塞纤维之间的空隙,纳米纤维包覆层仍保持多孔网状结构,当吡哜浓度为0.07 mol/L 时,NCY/PPy的电导率达7.19×10-2 S/cm;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结构导电层,有利于提高气敏传感器对氨气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开发了两种抗静电经编面料,详细介绍了其开发工艺,包括生产机型、原料组成、组织结构,工艺参数、织物效果等.对面料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面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同时,文章还探讨了面料组织结构、导电纤维含量以及导电纤维在织物中的间距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导电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可以改善织物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PET和自制棕榈基多孔碳(PACF)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PET/PACF杂化纤维膜,为提高其比表面积,采用稀碱液对其进行刻蚀使PACF部分裸露于PET纤维表面。通过SEM对所得纤维膜进行表征,并用透气性测试仪和TSI8130自动滤料测试仪对其透气性和过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PACF含量及碱刻蚀对纤维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刻蚀可使PACF粒子部分裸露于PET纤维表面,但随着PACF含量增加,局部可见团聚现象;随着PACF含量增加,气体透过性减弱,过滤效率逐渐提高,刻蚀后纤维膜对Na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明显优于未刻蚀纤维膜,当PACF含量为2.0%时,其过滤效率达99.95%,远高于市售过滤用熔喷无纺布。  相似文献   

18.
有机导电纤维与羊毛混纺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有机导电纤维与羊毛混纺制成纱线与织物,测试纱线电阻值及织物表面摩擦电荷密度,研究导电纤维含量、织物组织结构及纱线线密度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导电纤维含量增加,纱线电阻值下降,织物表面摩擦电荷密度下降;纱线越细,织物表面摩擦电荷密度越大,抗静电性能越差;机织结构比针织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9.
聚苯胺/聚丙烯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采用现场吸附法制备聚苯胺/聚丙烯导电纤维的基础上,通过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观测、红外光谱分析、强力测试,对这种复合导电纤维的结构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此种纤维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耐久性抗静电织物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载文 《纺织学报》1996,17(2):29-32
一种新型的导电纤维及其抗静电织物被制得。确定了导电纤维的制造工艺参数。研究了导电纤维的形态结构、机械性能及纺织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