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BS/SMA及ABS/SMA/PMMA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ABS/SMA和ABS/SMA/PMMA共混体系,确定了配比与合金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速率等关系。结果表明:①ABS中引入SMA可以显著提高耐热性能,但同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严重降低;②ABS中引入SMA可使合金的流动性能提高;③ABS/SMA体系中引入第三组分PMMA可以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同时使合金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螺杆挤出机,配备特殊设计的狭缝模头,在不改变螺杆转速的情况下获得流经口模的不同流量,研究了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体系的挤出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S/PMMA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和其组分熔体的流变行为类似,都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行为;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低于任一组分熔体。随着共混物黏度比的减小,其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呈下降的趋势;共混物熔体的黏度对加和性法则皆表现为负偏差,表明在界面处具有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用马来酸酐(MAH)分别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进行熔融接枝,用密炼机对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POE-g-MAH和SEBS-g-MAH进行熔融共混,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E-LLD/SEBS-g-MAH二元体系和PE-LLD/POE-g-MAH/SEBS-g-MAH三元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LDPE/POE-g-MAH/SEBS-g-MAH共混体系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体系的表观黏度随着SEBS-g-MAH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OE-g-MAH对共混体系表观黏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进行研究;采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T/ABS/SMA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对其lgγw~lgτw、lgηa~lgγw、lgηa~1/T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60~266℃及剪切应力为24.5~73.5 MPa时,PET/ABS/SMA共混物均为假塑性流体;增容剂SMA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n),并且使PET的黏流活化能(ΔE)较大幅度的升高,但过量的SMA会使ΔE下降。随着SMA的增加,共混物的黏度先增加后减小,SMA用量达到5%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碳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C/SMA)合金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剪切速率加大时,合金表观粘度(η_a)明显降低;合金中η_a随着SMA的含量增加而下降。还研究了PC/SMA合金制造方法和SMA中MA含量对合金表观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R-SMA为增容剂制备PA6/PP共混物,讨论了R-SMA对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流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组分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共混物。通过光学显微镜,考察了不同粒径的SiO2粒子对PMMA/SAN非临界组成共混物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粒子的加入会抑制PMMA/SAN共混物相形态的发展,这种抑制作用在填料粒径越小时表现越明显。此外,SiO2粒子对PMMA/SAN共混物相分离动力学的影响具有组分依赖性,当PMMA为少数相时,粒子对PMMA/SAN共混物相分离动力学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该现象可能是由于SiO2粒子的选择性吸附限制了PMMA分子链的运动,从而导致PMMA为少数相的PMMA/SAN体系的黏弹性增加更大。  相似文献   

8.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与有机蒙脱土(OMMT)直接熔融复合,得到插层型SMA/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水平燃烧、热重分析、高温处理等方法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与SMA相比,SMA/OMMT纳米复合材料在燃烧时不再熔融滴落,发烟量减小且能够自熄,水平燃烧级别由FH-3级升为FH-2级,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长玻纤和短玻纤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长玻纤比短玻纤更易发生缠结,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动态模量和动态粘度,且其模量和粘度具有更高的浓度依赖性;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时,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剪切变稀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粉料,将制得的ABS接枝粉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透明ABS树脂。研究了体系橡胶含量,接枝粉料壳层组成,基体组成对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橡胶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大,透光率略有降低;壳层组成为75/25的共混物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透明性;随着基体PMMA/SAN组成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基本不变,而透光率先增大后减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表明,壳层组成为75/25的橡胶粒子能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  相似文献   

11.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的EPDM(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与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及St(苯乙烯)接枝共聚物(EP—DM—g—MS)与MS(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共混制备MES(EPDM—g—MS增韧MS),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MES的热稳定性,通过测试MES的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和粘流活化能等流变参数,分析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MES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且随EPDM-g—MS含量及MMA/St配比的增加而提高。MES的非牛顿指数小于1,符合假塑性流体流动规律。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温度升高而降低,随EPDM-g—MS含量增加而提高。MES的粘流活化能小于MS树脂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乙烯-辛烯共聚物含量和 PP 种类对共混体系储能模量、剪切黏度和零切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PP 结构和 POE 含量对 PP/POE 共混体系的剪切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 POE 含量的增加,PP1/POE 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和剪切黏度增加的幅度明显小于 PP2/POE 共混体系,PP1/POE 共混体系和 PP2/POE 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和剪切黏度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发生在 POE 含量为20%~30%和10%~20%,即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阶段。PP/POE 共混体系中存在界面滑移现象,且 PP 和 POE 的界面相容性对界面滑移现象影响较大,其中 PP1/POE 的界面滑移比PP2/POE 的界面滑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ABS树脂与PMMA共混,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ABS对ABS/PMMA混合物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流变行为的影响都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研究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对聚乳酸(PLA)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PLA/PBS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PLA/PBS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当应变为6%时,PLA/PBS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角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而PLA/PBS共混物的损耗因子和复数黏度随着角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共混物熔体表现出剪切变稀现象。用Han方法分析表明,共混物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分离现象。动态时间扫描表明,时间对于纯PLA的储能模量没有影响,但是对于PLA/PBS共混物的储能模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PESK/P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本结构的聚芳醚砜酮(PPESK)。聚苯乙烯(PS)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为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PPESK/P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汉体,其熔体粘度随PS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PS的加入有利于改善PPESK的熔融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PTT/MMT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蒙脱土(PTT/MMT)复合材料,并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T和PTT/MMT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1 %~3 %的MMT就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大于PTT,表观黏度小于PTT,流动性优于PTT,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型加工;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高于PTT,更适合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来改善其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聚乙烯与马来酸酐单体接枝反应,探讨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率结构进行表征;研究接枝物及聚氯乙烯含量对共混体系拉伸强度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物中的界面形态。结果表明,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均有较大提高,接枝率为10%左右,PVC含量为4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可达13.80MPa。  相似文献   

18.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丁二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PB-g-MMA)核-壳改性剂。将PB-g-MMA、聚氯乙烯(PV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160℃下熔融共混,制得橡胶含量为16%(质量含量)的一系列的橡胶改性PVC/PMMA共混物。研究了基体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宽组成范围内PVC和PMMA是相容的,并且当PVC含量较少时,共混物以脆性方式断裂,银纹是其主要的形变机理;当PVC含量较多时,共混物以韧性方式断裂,此时主要的形变机理是橡胶粒子的空洞化和基体的剪切屈服。在橡胶改性PVC/PMMA共混物中,随着基体组成的改变形变,机理存在着从银纹到剪切屈服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