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防火墙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功能已经使互联网具备了与汽车上“没有无线电设备”标记同等的含义:两者部告诉入侵者不要轻易破门而入,因为没有东西可偷。为从外部保护企业主机和系统的真正IP地址和身份,多数防火墙要把内部网络地址转换为多个外部地址(有时转换为单个外部地址)。对一个基于Internet的局外人来说,它看起来就好象是网络上只有一台主机。防火墙在挫败入侵者闯入企图方面作了特殊设计。如果你的网络使用了一个为专有网络保留的特殊IP地址,NAT对Internet连接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些地址不能由Internet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所以在它们离开一个专用网络之前必须把它们转换为“真实”地址。  相似文献   

2.
由于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地址越来越珍贵。NAT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地址(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NA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解决公网地址不足的问题。本文旨在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路由器中网络地址转换的NAT技术。  相似文献   

3.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是指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为另一个地址空间的行为,NAT的功能是将企业的私有地址IP地址转换为Internet公网上可识别的合法IP地址.本文通过Cisco Packet Tracer 6.2模拟器中NAT技术实现内外网访问的实验设计,讨论了路由器中三种NAT技术(静态NAT、动态NAT、端口复用NAPT)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路由器中网络地址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T(网络地址转换)使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或数个合法IP地址将整个局域网联入Internet,从而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该文简单介绍了NAT的工作原理,并着重阐述了NAT在路由器上的一个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波  万丽 《软件工程师》2015,(3):12-13,8
当前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NAT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助于减缓可用IP地址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某一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的案例,论述了当前应用较多的基于端口映射的PAT技术,分析了当ISP分配的公用IP地址池和路由器的广域网口IP不在同一网段的情况下,NAT的配置方式。实现了让内部网用户通过PAT转换为公用IP地址,访问Internet。  相似文献   

6.
刘伟 《现代计算机》2003,(6):63-65,82
网络地址转化(NAT)技术是解决当前Internet网络IP地址缺乏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项网络边界安全方法的措施。本文分析了NAT的基本原理和注册地址分配策略,并结合图书馆局域网的具体特点,给出了NAT技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在网络实验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波 《福建电脑》2005,(1):49-49,48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可用的IP地址空间快速宿小。NAT技术可以解决这一日益严重的压力。本文从NAT的定义、基本原理出发具体分析了我系网络实验室的两种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方式,同时指出NAT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基于NAT功能的概述,介绍了用于配置、监控和管理NAT策略的任务.通过NAT,用户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从内部私有网络连接到Internet上.NAT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  相似文献   

9.
基于UDP协议穿透NAT代理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T技术极大地推动了Internet的发展,网络地址转换(NAT)是用于将一个地址域(如专用Intranet)映射到另一个地址域(如Internet)的标准方法。NAT允许一个机构专用Intranet中的主机透明地连接到公共域中的主机,无需内部主机拥有注册的(以及越来越缺乏的)Internet地址。但NAT的出现使网络环境异常复杂,不利于基于Internet技术的应用发展。文中针对NAT提出了一种基于UDP协议实现穿透代理的一种P2P应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接入Internet的用户数量日益增加,IP资源肾缺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成为IT人关注的热点.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使这些问题有所缓解,文章阐述了NAT技术的概念、NAT技术的分类以及NAT技术的实现过程,并使用NAT技术实现校园网中的计算机通过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接入互联网,解决了校园内IP地址不足的问题,节省了资金.  相似文献   

11.
NAT技术极大地推动了Internet的发展,网络地址转换(NAT)是用于将一个地址域(如专用Intranet)映射到另一个地址域(如Internet)的标准方法.NAT允许一个机构专用Intranet中的主机透明地连接到公共域中的主机,无需内部主机拥有注册的(以及越来越缺乏的)Internet地址.但NAT的出现使网络环境异常复杂,不利于基于Internet技术的应用发展.文中针对NAT提出了一种基于UDP协议实现穿透代理的一种P2P应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互联网,任何两台主机间通信都必须拥有全球惟一的IP地址,而不久IP地址将会用完,为解决IP地址即将耗尽,可以使用NAT技术来节省IP地址。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TransIator)技术是Internet网络应用中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以往主要被应用在并行处理的动态负载均衡,以及高可靠性系统的容错备份的实现上.最初,NAT技术是紧随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传统IP网络地址紧张的问题.CIDR技术通过允许用任意长度子网掩码来划分网段,大大提高了对已注册地址的有效利用率.NAT技术则是一个有唯一出口的桩网络(STUB NETWORK),通过地址复用来提高对已注册地址的有效利用率.这二者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NAT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分析了用以解决IP地址匮乏的NAT给P2P通信带来的困难,阐述了以UDP打洞技术实现内网用户互连的NAT穿透原理。  相似文献   

15.
你可能不知道IP地址是什么,但你只要上过网,你就肯定和IP地址打过交道。我们知道Internet上的网络通讯协议是TCP/IP协议,它规定连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电脑都得有一个惟一的标识,这就是lP(Internet Proto-col)地址。 一个IP地址由32位的二进制数字组成,这32位数字用小数点分隔成四段(四个字节),通常用十进制来表示,如202. 98.97.10。那咱们  相似文献   

1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互联网,任何两台主机间通信都必须拥有全球惟一的IP地址,而不久IP地址将会用完,为解决Ip地址即将耗尽,可以使用NAT技术来节省IP地址.  相似文献   

17.
NAT技术主要是解决IP地址紧缺的问题,并能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主要是Internet)隔离,为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NAT技术主要是解决IP地址紧缺的问题,并能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主要是Internet)隔离,为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NAT能够修改私网内的IP并进行绑定,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1],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使IP能重复使用,但是它也阻碍P2P的传输。文章阐述了P2P传输模型和NAT阻碍了P2P通信,及以UDP打洞技术实现用户互连的NAT穿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Internet面临的最紧迫的两个问题是IP地址短缺和路由的可扩展性,为此开发了IPV6,但在正式实施之前,NAT作为目前解决IP地址短缺的方案被广泛应用,本文就NAT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怎样在路由器中配置N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