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比分析两种基质沥青制备的SBS改性沥青的性质,并从基质沥青的组分组成、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及溶解度参数分析两种改性沥青性质不同的原因。结果发现:沥青中存在一定量的极性官能团,可以改善SBS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可以促进SBS和沥青之间的交联反应,形成一定空间网络结构,改善沥青高温性能及其与SBS之间的相容性;南美AH-70的溶解度参数与SBS相近,容易相容,两者制备的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较好;芳香分和胶质含量对沥青与SBS的相容性有重要影响,而沥青质含量对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石油原料与加工工艺对道路石油沥青性质的影响,并采用抗车辙剂和增延剂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满足JTG F 40—2004的30~# A级道路石油沥青,考察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选合适的原料和工艺可制备出满足JTG F 40—2004的30~# B级、C级道路石油沥青,但难以制备出30~# A级道路石油沥青,主要存在高低温性能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采用抗车辙母粒和增黏剂(Sasobit)复合改性可以制备出满足JTG F 40—2004的30~# A级道路石油沥青;Sasobit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抗车辙母粒,并且随着Sasobit用量增大,影响程度更加明显;组分差异性较小的原油比较适宜用来制备优质硬质基质沥青;复合改性30~#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车辙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残留稳定度等性能明显优于茂名70~#沥青混合料,其低温性能能够达到冬冷区改性沥青的要求,同时高温性能和抗水侵害性能也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质沥青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组分法分析了不同产地基质沥青的化学组成,并将各基质沥青分别制备了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基质沥青的四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基质沥青对SBS改性沥青稳定性影响很大,芳香分和胶质含量高的基质沥青与SBS的相容性较好,采用芳香分含量高的基质沥青能制得性能更为优异的SBS改性沥青,这些为改性沥青生产中基质沥青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家旻  向丽  袁军  程健 《石油沥青》2011,25(1):36-40
以韩国进口SK-70号为基质沥青,废胶粉和SBS为改性剂,糠醛抽出油和基质沥青为溶胀剂,制备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中。溶胀工艺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尤为关键。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溶胀工艺中溶胀温度、溶胀时间、溶胶比和软组份(糠醛抽出油)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基于沥青常规指标试验,利用针入度比值法(用于客观评价同批次不同配比的试样性质差异及沥青性质变化趋势),分析改性沥青性质变化趋势以及溶胀工艺中各因素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程度。并得出最佳溶胀工艺条件:溶胀温度150℃;溶胀时间1h,溶胶比4,软组份添加量4%。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改性沥青性能符合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标准(SBS)的I—C级。  相似文献   

5.
冯虎 《石油沥青》2014,(3):15-18
采用湿法工艺,以阿尔巴尼亚塞拉内兹湖天然沥青为改性剂对加德士70号沥青进行了改性,分析了改性沥青的性质;以改性沥青为胶结料,进行了AC-13型混合料的拌制、检测。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相比,改性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表观黏度增大、高温等级提高而低温性能基本不变;动稳定度提高,车辙深度降低,冻融劈裂强度比增强,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纳米ZnO/SBS改性沥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峰  肖鹏 《石油沥青》2006,20(5):15-20
纳米粒子作为一类用于对沥青进行改性的新型材料,已成为改性沥青研究新的方向。采用溶剂法将纳米ZnO粒子和SBS制备成胶体,并通过合适的改性工艺,将其加入基质沥青中,制得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日本加德士70号和中海7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SBS为韩国LG501P线型结构。对纳米ZnO/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与评价,同时通过电镜、荧光显微镜对纳米ZnO/SBS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与共混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法制得的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可以很好发挥纳米ZnO的特点,改善SBS在沥青中的分散效果,从而使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特别是其低温延度)以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等都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斜交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对基质沥青(中海70号沥青和SK70号沥青)进行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粉掺量为20%,搅拌温度为180℃,废胎胶粉为斜交胎时,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弹性恢复性能较基质沥青有明显提高;胶粉粒径可根据技术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粒径等级;斜交胎胶粉的改性沥青性能明显好于子午胎胶粉;从高温性能、感温性能及弹性性能指标来看,中海70号改性效果比SK70号沥青差,但其低温指标略好。  相似文献   

8.
王家主 《石油沥青》2011,25(4):60-66
采用废旧塑料和增粘剂制备的MPE颗粒,可直接在道路沥青混合料拌和时直接投入,起到对道路沥青改性的作用,省去了在加工厂制备生产改性沥青的过程。为研究MPE对沥青的改性作用,选取两种70号基质沥青,测定其四组分含量,通过高速剪切设备制备不同MPE掺量的改性沥青,分别对其进行沥青性能的检测,绘制沥青性能随MPE掺量的变化曲线,同时应用奥特光学高倍显微镜对不同MPE掺量下的改性沥青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并从流变学理论,应用KD方程分析MPE对沥青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MPE对沥青的高温、老化和水稳定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MPE存在一个最佳掺量,约为沥青质量的6%。另外芳香分含量高的沥青有助于改性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废橡胶粉改性道路沥青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向丽  程健 《石油沥青》2008,22(1):12-14
以中海AH-70号沥青为基质,废橡胶粉为改性剂,糠醛抽出油为溶胀剂,采用高速剪切工艺制备出了废橡胶粉改性道路沥青产品。基于沥青常规指标试验以及弹性恢复的测定,考察了溶胀剂加入量、废橡胶粉掺入量以及预混母料中基质沥青的加入量三个因素对改性沥青产品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改性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均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选取4种组成不同的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分析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和稳态流动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具有一致性,基质沥青中芳香分含量是影响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的主要因素,芳香分含量越高,制备的改性沥青高温黏弹性能越好,饱和分含量过高,会减弱改性沥青内聚力,降低高温黏性。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结果表明,胶质和沥青质主要影响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基质沥青沥青质含量过高,改性沥青低温延伸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SBS分子与克拉玛依沥青相容性差和配伍性不好等问题,通过对克拉玛依沥青组成结构调整、助剂的评选、SBS筛选和工艺选择等研究,开发出以克拉玛依沥青为原料的SBS改性沥青生产工艺。通过试验室研究表明,SBS成品改性沥青完全符合聚合物改性沥青标准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抗车辙能力和良好的低温抗开裂性。产品质量满足交通运输部的改性沥青标准的技术要求,广泛应用于我国西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为中国石油集团占领国内西部道路改性沥青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基质沥青对橡胶沥青针入度、软化点以及布氏黏度的影响.综合性价比,考察了以KSH-71为原料,在180℃反应温度下,添加掺量20%的40目橡胶粉及改性助剂制备橡胶沥青,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交通部橡胶沥青技术标准的要求,表现出良好高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3.
韩冬  王翠红 《石油沥青》2012,26(1):44-48
考察了乳化剂、稳定剂、均质器转速及乳化温度等对乳化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SBS改性沥青制备乳化改性沥青的方法,在优选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符合交通部JTGF40-2004要求的乳化改性沥青试样。  相似文献   

14.
对中石油某厂的脱油沥青(DOA)组成性能进行分析,以DOA、油浆和抽出油等为原料进行沥青调合,并对调合沥青进行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动力黏度等性质分析。结果表明,DOA与油浆进行沥青调合,可制备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要求的70#、90#A级重交道路沥青;DOA、油浆和抽出油进行沥青调合,可制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70#、90#A级重交道路沥青;DOA、重脱油和抽出油调合,可制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70#、90#A级重交道路沥青,且70#调合沥青经SBS改性后各项物理性能较好,符合JTG F40—2004改性沥青I-D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然沥青与中海36-1 AH-70重交道路沥青进行调合生产30号硬质沥青,研究了天然沥青的添加比例及其操作温度等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一定比例的天然沥青,经过适当的调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生产出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标准中的30号硬质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6.
杜妮  程健 《石油沥青》2014,(1):15-20
天然沥青具有高含量的沥青质和胶质,将其掺入石油沥青中能够改善基质沥青的组成和结构,从而使改性沥青混合料获得良好的路用性能。对天然沥青复合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呈上升趋势,黏度逐渐增大,而针入度随着天然沥青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天然沥青掺量为5%时,经过适当的调合,可以生产出常规性能指标基本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聚合物改性沥青I-D规格产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榆林地区沥青路面推移病害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路面推移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采用了纤维沥青混凝土罩面和钢丝网加筋沥青混凝土技术铺筑试验路,通过经济技术分析,表明采用纤维沥青混凝土罩面与钢丝网加筋沥青混凝土技术均可以有效解决沥青路面推移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天然沥青是一种高软化点的沥青,利用天然沥青调合生产硬质沥青是一条解决硬沥青生产的途径.对天然沥青调合商品70号沥青制备硬质沥青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合沥青的针入度、延度等指标随天然沥青的添加而降低,软化点及PI值随调合比例提高而增加,在优化的调合比例范围内(外加法)(2.0%~5.0%),调合沥青满足50号道路沥青B级要求,调合天然沥青后可以有效改善沥青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