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了非硅过氧化氢漂白稳定剂PP-1、PP-2替代硅酸钠用于麦草浆漂白的可行性,并对漂白化学药品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麦草浆过氧化氢漂白采用稳定剂PP-1、PP-2代替硅酸钠是可行的.在温度85℃、时间120min的条件下,优化的最佳漂白化学品用量是:PP-10.1%,PP-2 0.4%,EDTAO.15%,NaOH1.0%,MgSO40.5%.在此工艺条件下麦草浆单段过氧化氢漂白后,漂后浆的白度比原浆白度高20.7%ISO,比3%硅酸钠用量下漂后浆的白度高1.2%ISO.由于PP-1稳定剂本身含有阻垢表面活性剂成分,因此不存在硅酸钠引起的结垢现象.  相似文献   

2.
高硅含量麦草浆ECF漂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永建  潘刚  张浩 《中华纸业》2010,31(14):12-14
对高硅含量的麦草浆的ECF漂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高硅含量对其漂白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浆料在D段经过二氧化氯不同用量和不同温度时的漂白效果,以及P段不同过氧化氢用量时的漂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D段二氧化氯用量为0.8%,温度为70℃,P段过氧化氢用量为2.5%时,浆料经DEQP漂白白度可达到84.73%ISO,黏度为576ml/g,灰分含量为6.13%,硅含量为3.11%。对比漂白前后浆料的性质以及显微镜观察硅在浆中存在的状态,证实了漂白后硅以某种形式仍然存在于麦草浆中,且对其漂白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层硅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层硅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纸浆H2O2漂白过程中采用层硅替代Na2SiO3作稳定剂是可行的。在相同用量下,麦草浆的白度可提高1.5%-2.0%ISO,脱墨浆的白度可提高0.5%-1.0%ISO。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漂白有利。层硅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浆浓10%,H2O2用量3%,NaOH用量1.5%,层硅用量3%,温度70℃,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漂白麦草浆,白度增值可达14%ISO左右。此外,与Na2SiO3相比,层硅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的成本略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粗皮桉AS-AQ浆氧脱木素后的过氧化氢漂白工艺,并对漂前预处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粗皮桉AS-AQ氧漂浆在进行过氧化氢漂白前采用高锰酸钾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0.6%,温度25℃,时间20 min,硫酸3%,浆浓5%,可以有效地提高纸浆的白度,降低卡伯值,同时纸浆黏度下降比例不大。使用柠檬酸钠取代硅酸钠和硫酸镁作为过氧化氢漂白的稳定剂是可行的,添加2%的柠檬酸钠作稳定剂可以达到添加3%的硅酸钠作稳定剂的效果。过氧化氢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用量3%,温度90℃,时间120 min,氢氧化钠用量1.5%,柠檬酸钠2%,浆浓10%。在最优条件下,纸浆白度可以达到80.8%ISO。  相似文献   

5.
臭氧漂白后硫酸盐蔗渣浆用过氧化氢漂白,探讨过氧化氢漂白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蔗渣浆白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0℃、漂白时间为120min、H2O2用量为3%(对绝干浆计)、添加稳定剂W1003的量为0.3%(对绝干浆计)时,漂白效果最好,可达到白度为85.5%ISO、黏度为665mL/g。此研究改善了蔗渣浆应用的工艺条件,扩大了蔗渣浆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二氰二胺在马尾松硫酸盐浆漂白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漂白段影响纸浆白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氰二胺用量,其次是漂白时间和氢氧化钠用量,而温度对漂白的效果影响最小。过氧化氢漂白段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用量3%,浆浓10%,二氰二胺用量1.6%,漂白时间60min,氢氧化钠用量3%,漂白温度70℃,硫酸镁用量0.5%,硅酸钠用量3%。在上述适宜条件下,漂后纸浆白度可达90.57%ISO,较未添加二氰二胺的漂后纸浆白度提高5.57%ISO。  相似文献   

7.
甲脒亚磺酸(FAS)是一种新型漂剂,在工业上也称二氧化硫脲。以杨木为原料,研究在CEHP漂白流程中的过氧化氢(P)漂段添加漂白助剂甲脒亚磺酸后的最佳漂白工艺及结果。结果表明,当FAS用量0.4%、H2O2用量1.8%、温度70℃、时间100min、NaOH用量1.7%时,纸浆漂白后得率97.61%,白度85.12%ISO,抗张指数17.65N.m.g-1。相比于CEH三段漂后78.45%ISO以及未添加FAS时CEHP漂后82.22%ISO的纸浆白度,白度增值分别为6.67%ISO、2.90%ISO。FAS-H2O2漂白工艺节省了漂白时间,节约了漂剂,同时提高了纸浆白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脱墨浆(主要是旧新闻纸脱墨浆)漂白的研究,探求获取高白度漂白脱墨浆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螯合剂预处理的H2O2-FAS两段漂白效果优良,白度增值达到11.9%ISO,浆料最终白度可达66.6%ISO.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稻草亚铵浆的氧碱漂白、酸预处理和过氧化氢补充漂的三段漂白。结果表明,稻草亚铵浆经一段氧碱漂白后(浆浓10%,用碱量3%,氧压0.6MPa,温度80℃,时间80min),白度为55.2%ISO,经硫酸第二段预处理后(用量1.5%,温度65℃,时间40min),进行过氧化氢第三段补充漂白(浆浓12%,过氧化氢用量4%,氢氧化钠用量2%,温度85℃,时间80min),浆料白度达到66.4%ISO。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全竹浆生产祭祀纸的H2O2漂白的工艺参数,找出了H2O2漂白的适宜工艺条件。在H2O2用量9%,温度80℃,时间120min,浆浓10%,NaOH1.5%,Na2SiO33%,漂白助剂0.2%的条件下,漂后浆白度为29.1%ISO,比原浆白度提高了13.8%ISO。且原浆经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两段漂白后白度达到36.2%ISO,与原浆(白度15.3%ISO)相比白度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达到并超过生产厂家对漂白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旧报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脱墨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2.4%ISO和3.8%ISO,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30%;使用半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脱墨浆漂白后白度比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2.7%ISO和8.3%ISO,裂断长较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2.
选用过氧化氢(P)和连二亚硫酸钠(Y)两种漂白剂对蔗髓的可漂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螯合预处理(Q)与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工艺条件,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优化了漂白的工艺条件;比较了蔗髓经螯合预处理后两段过氧化氢漂白(QP1P2)与过氧化氢漂白和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相结合(QPY)的两种不同工艺的漂白效果。结果表明:经QP_1P_2漂白,其白度为59.7%ISO,与其原始白度(29.5%ISO)相比,提高了约30%ISO;而经QPY漂白,漂后蔗髓白度为56.5%ISO。由此可见,经过QP_1P_2工艺漂白后的蔗髓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白度。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现代造纸行业环保发展趋势,本公司制备了新型LS-3E H非硅无磷H_2O_2漂白稳定剂。与传统H_2O_2漂白稳定剂硅酸钠和DTPA复配体系相比,非硅无磷H_2O_2漂白稳定剂具有不易结垢和环保的优点。研究对比了LS-3EH、硅酸钠和市场现售非硅稳定剂的漂白稳定效果,得出当Na OH用量3.1%,H_2O_2用量8.9%,浆浓20%,新型稳定剂用量0.7%,漂白温度90℃,并采用两段漂白时间共计110m i n的条件,其漂白后白度较市售非硅稳定剂高,且接近硅酸钠的漂白效果;此外,H_2O_2残余量较使用硅酸钠作稳定剂高,成本与硅酸钠相近。新型非硅无磷H_2O_2漂白稳定剂LS-3E H是一种符合现代环保造纸发展需求的经济型产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亚硫酸盐蔗渣浆二氧化氯漂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正交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漂白较适的条件为:二氧化氯用量2.4%,漂白时间30~60min,漂白温度50~60℃,浆浓6%~14%,pH2或4;漂后浆卡伯值5.15,白度55.9%ISO。继续采用过氧化氢漂白较易实现80%ISO以上的浆白度。  相似文献   

15.
对红麻亚硫酸氢镁浆HMP三段漂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金城纸业常规的单段次氯酸盐漂白条件,当有效氯用量为2%时,白度可由46.2%ISO提高到53.2%ISO;采用H加P两段漂白,白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到72.4%ISO,但还未达到高白度80%ISO要求。在HP漂序中间添加M段预处理形成HMP三段漂白,在预处理条件为pH值3.0、浆浓8%、时间60min、温度40℃、M助剂用量为2%时,可以将红麻浆白度提高到80.97%ISO。实验表明,用HMP三段漂白红麻亚硫酸氢镁浆,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以使浆料白度提高到80%ISO以上,满足高白度文化用纸的要求,并且大幅度降低单段次氯酸盐漂白带来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对卡伯值为11.4的深度脱木素硫酸盐竹浆进行D0(EOP)D1的ECF短序漂白。结果表明,在D0和D1的有效氯用量分别为17kg·t-1和11kg·t-1,H2O2用量为5kg·t-1时,可得到白度为80.1%ISO的漂白竹浆;将D0和D1的有效氯用量分别增至22kg·t-1和15kg·t-1,H2O2用量仍为5kg·t-1时,可得到白度为85.9%ISO的漂白竹浆。两种漂白浆都具有很好的强度性能,相同打浆度下,白度为80.1%ISO的漂白竹浆其各项强度性能略优于白度为85.9%ISO的漂白竹浆;从打浆转数与打浆度的关系上来看,在达到相同打浆度时白度为80.1%ISO的漂白竹浆需要的打浆转数略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臭氧漂白后的过氧化氢漂白工艺条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H2O2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3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过氧化氢漂白白度与黏度的影响,获得了过氧化氢漂白的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2O2用量对白度及黏度的影响最大,其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2.5%,温度90℃,反应时间112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纸浆白度88.8%ISO,黏度763.41 m L·g-1,并得出了过氧化氢漂白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构皮纤维属特种长纤维,是造纸的优质原料。本研究采用次氯酸盐、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漂白技术,对构皮浆进行漂白,优化漂白方法及工艺;通过研究适当的打浆方式和理想的打浆度,添加湿强剂等,研究构皮浆制备茶叶袋纸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漂白流程(DQP)时,当二氧化氯用量为4%,过氧化氢用量为3%时,纸浆漂后白度可以达到78.10%ISO;在总用氯量为20%时,采用次氯酸盐两段漂(HH),纸浆白度可以达到73.47%ISO。构皮浆需要采用长纤维游离状打浆,打浆度为59oSR时,成SR纸强度性能较好。湿强剂(YZZ-01)的用量在大于或等于0.81%时,纸张的湿强度性能较好,符合茶叶袋纸的湿强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环境友好的有机酸法玉米秸秆皮浆的短流程漂白程技术,研究了碱处理(E)、压力过氧化氢(PO)和过氧化氢(P)及其组合漂白工艺对有机酸法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有机酸法浆脱木质素选择性高,是后续漂白的重要基础,当用碱量4.0%时,浆料得率为95.4%、脱木质素率为23.5%、黏度为115 m Pa·s、白度为44.2%ISO;用短流程E(PO)漂白程序,在E段用碱量4.0%、(PO)段H2O2用量为2.0%时,可获得得率87.6%、黏度53.5 m Pa·s、白度79.9%ISO的漂白浆,E(PO)漂白浆具有较好的打浆和纸张性能;用短流程E(PO)P漂白程序,在H2O2总用量为2.5%,可获漂白浆得率为86.4%、黏度59.6 m Pa·s、白度82.7%ISO的纸浆。  相似文献   

20.
研究硫酸盐苇浆的几种TCF漂白方法。结果表明,在两段氧脱木素的第一段加入过氧化氢,可使纸浆硬度降低62.3%以上,并有利于纸浆后续的漂白探讨了O_P/OMP_OP、O_P/OMPP_O、O_P/OMPMP_O、O_P/OMP_OMP等漂序,其中O_P/OMPMP_O漂序的漂白效果最好,可将纸浆漂到87.6%ISO的白度,且当P_O段H_2O用量为0.3%时,纸浆白度也可以达到85%ISO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