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对带有百叶窗的管带式散热器进行单元传热及流阻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散热器结构参数的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混合罚函数法,对实例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散热器流动阻力性能分析是依靠大量的试验来完成,而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可以在获得直观结果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试验工作量。建立了管带式水散热器冷却空气侧波纹翅片通道的稳态湍流数学模型,对车用管带式水散热器冷却空气侧阻力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得到阻力系数与平均流速拟合函数,经过修正可以用于不同环境温度下阻力性能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3.
4.
车用散热器中新型缩放排列百叶窗翅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缩放排列百叶窗翅片。它与一般的顺排排列百叶窗翅片相比,具有较好的刚性,且还能保持相同的换热性能。文中应用萘升华质-热比拟技术,对缩放翅片的二维模型,即缩放排列倾斜板簇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了沿空气流动方向的六种不同倾斜角度及三种切口长度的板簇后,应用包括进口段在内的板簇平均换热系数α相对于压力梯度(-dp/dx)的“权衡”曲线进行优化,从而为设计缩放排列的百叶窗翅片提供合理选择翅片角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8.
百叶窗翅片作为换热器主要翅片形式之一,其结构对空气侧流动换热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百叶窗翅片结构对空气侧流动换热影响方面的研究,包括翅片间距、翅片高度、翅片厚度、翅片深度、百叶窗间距及开窗角度对空气侧换热系数、压降、流动效率、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热因子随开窗角度和翅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翅片间距的增加而减小;摩擦因子随开窗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百叶窗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开窗角度与翅片深度分别是影响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在百叶窗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翅片表面进行处理以及使用新型翅片结构等途径来进一步强化空气侧流动换热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研究翅片数量、倾斜角度及相变材料对带有纵向翅片的电源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恒定热负荷为16 W的条件对含相变材料和不含相变材料两类工况下的5种不同结构散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搭建的由实验段、直流电源、数据采集设备等组成的实验系统开展实验,分析了翅片数量(1~5片)、散热器倾角(0°~90°)和相变材料(正二十烷)对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含相变材料散热器的温升变化特征以及相变传热特征对散热器热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倾斜角度和翅片数对液相相变材料对流单元的形成以及传热和运行时间起着关键作用.对于0°倾角的含相变材料散热器,相比1个翅片,5个翅片达到最大允许温度所需的时间增加了80%,而当倾角增加到90°时翅片数的增加对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对于所有的倾斜角度,各个测点的相变材料(PCM)温度值都随着翅片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倾角增加时,由于浮力诱导流的增强促使对流液相相变区域变大;在单翅片工况下,60°倾角相比0°倾角状态下的工作时间延长78.6%.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一次表面的发展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采用单吹瞬变法对自行设计的3种CC(Cross Corrugated)型一次表面进行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由数值解求得流体的出口温度与时间及传热单元数NTU间的函数关系.通过配比,获得了换热表面在测定工况下的NTU值.首次获得该3种CC表面的j和f的试验关联式.j因子和f因子均随Re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符合紧凑表面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一般规律.经误差分析,所提供的试验关联式的拟合误差不大于15%,具有足够的工程精度.关联式的使用条件是Re=120~800,换热面当量直径为1.2~1.4 mm,交错角45~75°.采用综合评价因子j/f对3种表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宽高比较大的型面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所得数据还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一种用于低粘度流体的波纹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和阻力性能进行分析,以控制变量法分析了流体速度对传热特性及阻力性能的影响;搭建了板式换热器测试平台,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用等速法拟合了Nu-Re与Eu-Re的相关准则式,并采用JF因子评价换热器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在10%以内;当流体流速小于1.0 m/s时,换热器传热系数和压降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但综合换热性能逐渐变差,在此流速范围内,总传热系数随冷流体进口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了机电一体化轻油燃烧机的构成,提出了影响轻油燃烧机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过于复杂的风门控制装置,设计了一种新型风门控制装置,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CFD分析的散热器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TAR—CCM+软件对某款设计中的散热器进行了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按空气来流方向为散热器芯体前端,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远远高于其后端。这表明散热器芯体前端的利用率较高。将散热器芯体变薄之后,分别计算空气来流速度为5m/s、10m/s和15m/s三工况下其单芯体散热量。在来流速度为15m/s的工况下修改后散热器的散热量为原散热器的75%左右,并且随着来流速度的降低,该数值逐渐的增大。这样在相同的散热需求时,新的结构可以较大的节约材料。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