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秀祥  秦永强  赵良  曾贵明 《电讯技术》2012,52(9):1513-1517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与传统的贴片天线,设计了一种S频段新型耐高温天线.该天线充分发挥了LTCC材料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可达400℃左右.通过两层耦合贴片的设计方法,使天线可以工作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解决了高介电常数引起的窄带工作和高温导致的谐振频率偏移问题.同时,微带馈线部分通过阶梯阻抗变换,降低了天线的回波损耗,提高了端口的匹配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为2.67 GHz、工作环境温度为25℃到400℃时,可用带宽为100 MHz,且辐射方向性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改造后的调频单偶垂直极化天线及天线的设计过程,阐述了降低原料成本及提高电气指标的方法,使用电磁仿真软件模拟天线的电气性能和物理结构,并通过实体天线的电气性能测试来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在保证电气指标的前提下优化了天线结构.在87MHz~108MHz范围内,VSWR≤1.3,优于国外调频天线VSWR≤1.4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模拟微波肿瘤热疗条件下生物组织中的温度分布,对临床治疗中微波热疗天线的设计、选择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电磁场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和温度场的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微波热疗天线在生物组织中产生的温度分布.通过单极子天线对等效组织模型的加热温度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对微波热疗天线在生物组织中产生的温度场模拟程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无源电感耦合式RFID读写器天线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淑琴  郭跃  吴武臣   《电子器件》2008,31(2):564-567
天线设计技术是射频识别的关键技术,本文确定了基于最大磁感应强度B、最大天线的耦合因子k和最小安培匝数意义下的最优天线半径.并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天线的其他参数.对射频识别的天线设计从电磁场理论角度进行了研究,使天线耗材少,能耗低,传输效率高.其结果与实际系统中根据经验选取天线线圈半径相一致.其研究结果与实验进行的125KHz实际系统的天线设计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分形天线的特性分析及其在MIMO天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振  王理  王彪 《电子工程师》2004,30(11):1-3
分形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相似特性与分数维,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设计天线.与传统天线相比,在性能保持相近的情况下,分形天线表现出两个突出的优势:减小天线尺寸和使天线在多频带下工作.文中以Koch天线、分形树天线和分形环天线为例,说明了分形天线减小天线尺寸的优势;以Sierpinski基垫天线为例,说明了分形天线增加天线工作频带的优势.还对Minkowski分形天线阵列进行了分析,表明作为天线阵列单元的分形天线,可以提高天线阵的辐射特性.文中提出了将Minkowski分形天线应用于多输入输出(MIMO)天线中.  相似文献   

6.
李寿林  李秀萍  张鹰   《电子器件》2007,30(4):1285-1288
提出了一种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进行天线设计的方法.以印刷偶极子天线为例,通过对3个主要的天线参数进行训练以捕捉天线结构尺寸和天线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该模型在保证快速计算的前提下显示出比神经网络模型更高的计算精度,从而节省天线设计和优化时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多天线系统的设计中引入了更多5G天线,MIMO技术的复杂性使得多天线用户设备在性能评估与测试验证中面临更大挑战.介绍了 5G移动终端FR1频段MIMO OTA测试技术,对比了与LTE MIMO OTA测试方法的关键差异,在实际多探头全电波暗室(MPAC)环境下采用多款5G商用终端开展了 4×4及2×2 MIMO OTA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R1 MIMO OTA测试方案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用户设备(UE)的多天线性能差异,且现有5G终端产品在不同测试姿态、测试角度下多天线性能差异较大.文章还从实测与标准化角度解读了 3GPP、CCSA、CTIA在5G终端FR1 MIMO OTA测试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机载雷达的天线座结构刚强度性能进行了评估.考虑载机的实际环境条件,分别对天线座组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冲击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线座结构在雷达整机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开展实际环境条件下天线座结构的强度可行性研究,可以为天线座结构的改进设计和减重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平面柔性天线。该天线的设计采用厚度为127μm 的聚酰亚 胺薄膜作为天线的印制板,利用电容加载的单极子天线结构,使其获得了柔性和双频宽带的性能。整个天线被 10μm 厚度的Parylene-C 保护涂层所覆盖,使天线具备了良好的防潮、防水等性能。对天线在平面和各种弯曲状态下 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工作频带内的回波损耗优于10dB,具有较好的全向辐射特性,实验结果 表明该天线可以应用于柔性通信设备中。  相似文献   

10.
RFID标签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传统制作方法及偶极子结构使天线在尺寸、增益等重要指标上很难有所突破.依据所涉及的UHF RFID系统的设计参数要求和标签天线高性能、小尺寸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新型片式天线结构.它由两层嵌入在LTCC基板中的金属线构成,平面尺寸仅为0.89 cm×1.018 cm.测试结果证明,天线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此外,该天线具有全向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LTCC技术也为实现UHF RFID标签的全集成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以空气为基板的超高频(UHF)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该天线通过在微带贴片四周与中心开槽,减小了天线尺寸,实现天线圆极化的性能。进一步研究了天线的参数对圆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天线参数的优化,使天线达到了良好的圆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型共面双波段单脉冲天线设计方法, 分别给出了两个频段的驻波曲线和辐射方向图的测试结果.该天线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小型化边缘馈电的微带天线阵列与波导缝隙天线阵列复合, 实现了两个频段的单脉冲天线共口径排布, 天线厚度29 mm, 重量小于1 kg.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双波段单脉冲天线能够在X、K两个特定频段下分别得到-19 dB和-22 dB的副瓣性能及38%和45%的辐射效率, 实现了与单模相当的单脉冲方向图性能, 满足了未来复合制导系统对高性能天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二阶Hilbert分形曲线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缩小了天线尺寸,加宽了频带,简化了制作工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了天线性能,使天线相对带宽由11.8%提高到87.3%,且谐振频率分别减小1.49GHz和2.14GHz.经过实物测试与仿真的结果比较可见,该天线具有频带宽,结构简单、易制作加工、性能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抑制多用户分布式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的同道干扰(CCI),使系统同时服务于更多用户,提出一种发送天线选择与预编码的联合设计方法。该方法立足于分布式MIMO系统基站端天线较多的特点,将下行发送天线选择与信漏噪比(SLNR)预编码相结合,通过为用户选择不同天线,从根本上减少CCI;在为每个用户选择天线时,先以信道子矩阵的迹为依据进行端口选择,再采用逐减的方法选择使SLNR损失值最小的天线,以保证每个用户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尽量小,从而达到进一步抑制CCI的目的。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具有较低复杂度同时,其容量性能仍可逼近最优算法;较之单纯的SLNR预编码,在相同的容量性能约束下,其能够有效增加系统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相似文献   

15.
从全息天线的理论出发,对源天线与目标天线的干涉场进行了分析,根据设计需求创建了椭圆族全息结构.进一步地,基于对全息结构上电磁能量分布的计算与分析,对原型全息结构进行截取,设计了小型化微波全息天线,并采取电磁调控方法解决了方向图主瓣分裂的问题.借助于匹配结构加载方法,解决了天线端射的问题,改善了全息天线的辐射性能.在小型...  相似文献   

16.
超宽带通信系统由于GHz级的瞬时脉冲带宽,天线的设计和用于天线性能比较的参数与传统窄带天线有很大区别.本文评述了天线的时域和频域性能参数,论述了超宽带天线设计的方法,最后给出两种典型应用的UWB天线,讨论了未来超宽带天线研究的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方伟  李燚 《电讯技术》2012,52(9):1528-1531
透波隔热装置是高超音速导弹用天线设计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物陶瓷透波材料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的选用,采用合理隔热装置结构设计,经样件热防护性能测试,有效的降低了天线体及馈线温度,证明该方案满足高超音速导弹天线设计需求,可在后续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用于天线RCS减缩的分形微带贴片天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英  龚书喜  郭晖  傅德民 《电子学报》2004,32(9):1530-1531
本文给出一种分形微带天线在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中应用的示例.分形结构具有独特的空间填充性能,利用该性能可以探索分形天线在天线RCS减缩中的应用.设计出的分形天线与常规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分形天线基本保持了原辐射性能.同时比较了两者的散射性能,可以看出分形天线有一定的RCS减缩效果.本文的内容对天线隐身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ELM和MA的微型四频天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启明  纪震  李琰  俞航 《电子学报》2014,42(9):1693-1698
提出一个基于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和文化基因算法MA(Memetic Algorithm)的微型四频(0.92/2.4/3.5/5.8GHz)天线设计算法AntMA-ELM.为了提高天线的性能,算法在MA框架下引入基于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CLPSO(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全局搜索和DSCG(Davies,Swann,and Campey with Gram-schmidt)局部搜索,用于确定天线的几何参数.同时,建立ELM回归模型用于直接评估MA优化的适应值函数.实验结果表明,ELM回归模型能够根据输入参数正确估算天线的回波损耗,使MA算法有效提高设计性能和加速优化过程.天线在四个目标频段的回波损耗值均优于-10dB,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徐中庸 《电子技术》1992,19(1):14-18
本文提出一种全方向全频道收音电视有源接收天线的设计实例。在天线设计方法中采用有源技术把天线的工作频带展宽到0.1~900MHz,并使整个天线趋向小型化。在天线设计时,采用组合型印刷天线阵作为UHF全向天线,采用兼用型局部折合振子作为VHF频段的全向天线,并采用有源技术展宽天线的阻抗带宽和提供必要的增益。在长、中、短波收音天线中,将直立电小天线作为有源放大器的输入回路,网络形式用互补推挽放大电路,以便得到线性优良、工作动态范围大的接收性能。在天线的结构中采用印刷电路技术,将部分变换器、天线振子、移相器直接制作在印制板上。整个天线性能稳定,体积小巧,便于加工生产。该全向天线适宜在各种移动场合下接收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节目,尤其适合于小型船只在各种场强条件下接收信号用。当该天线配上宽带分支分配器后能构成收音、电视共用天线接收系统。该天线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