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综合录井色谱气测显示的成因分为钻进气、停钻气、起下钻气和污染气 ,其中钻进气显示是发现油、气、水层的重要依据 ,停钻气、起下钻气均对钻进气有干扰的作用 ,污染气产生高的背景值 ,在录井过程中 ,认真注意钻进气的出现 ,排除其他气显示的干扰 ,才能对油气层作出正确的判别。在色谱气测显示类型分析的基础上 ,介绍了中浅层气层的判别方法、深层气层的判别方法、重质油油层与水层的识别方法及轻质油油层与水层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5.
录井神经网络油气层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开发了神经网络油气层解释软件。通过对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和焉耆盆地已试油层的原始资料进行学习、训练,建立了油气层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运用该模型可完成储层流体类型的划分和识别,结合录井、测井等原始资料,可实现计算机处理自动化,其预测符合率达84.2%。 相似文献
6.
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引入综合录井油气层评价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算法。采用层次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塔里木油田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试算,以识别油层、气层、含水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气水同层、油气水同层、水层、干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不受气测参数有效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8.
麦3井石炭系顶部油气层气测录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于可能油气层中钻井仅1.01m厚度(4299.5~4300.51m)而被迫终孔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气测录井测试数据,肯定了新区新层组的含油气性,对新区新层组远景评价及补偿钻探损失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遗传算法应用于录井过程中的油气层评价,对综合利用录井信息提高油气层解释符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从遗传学角度阐述遗传算法的概念、操作过程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应每一参数解释模板的结构形式、形成过程及验证途径;探讨了遗传算法油气层评价录井解释模型的建立过程与应用验证方法。该解释模型对所选录井参数不加限制,根据用户需要而定,具有灵活性强、适用面广的特点,在青海油田马仙地区和河南油田泌阳凹陷与南阳凹陷的实际应用表明,解释符合率达到86.7%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复杂程度逐年增加,寻找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为提高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符合率,该文对华北油田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快速色谱录井技术、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地化录井评价技术、气测图版评价技术等多项油气层录井单项评价技术进行了概要介绍;详细阐述了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与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①影响油气层评价的主要因素有油气丰度、油气性质、储集层物性及其相互关系;⑦单一录井项目不能完成储集层各项参数定性定量描述,必须充分发挥各项录井的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为如何合理利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利用特种录井技术识别与评价特殊油气层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吉林探区西北、西南物源体系地质和油藏状况十分复杂,储层原油性质和物性的变化给常规录井油水层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常规录井出现的疑难问题,对利用特种录井技术识别原油性质的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物性参数研究出识别评价特殊油性、物性油气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开展录井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建立新型解释图版的研究。探索受影响较明显的各项录井参数校正方法,进行录井数据归一化处理.尽可能减少或排除环境因素对录井分析评价影响。分析录井参数采集和解释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的规律,获得剔除影响的校正系数。进而建立定量评价方法与含油性一物性双因素解释图版和计算机评价软件。新方法应用为油气综合评价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带来的油气显示识别不准确和缓解复杂油气层导致的解释符合率降低的难题,引进一系列评价录井新技术并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工作.通过定量荧光和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应用解决了复杂工况条件下油气显示的准确识别难题;通过轻烃组分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复杂油水关系层和复杂油气显示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通过轻烃组分、核磁共振、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在古潜山勘探中储层物性评价、油气显示评价及油水界面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评价录井新技术近3年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效果显著,确保了录井油气显示识别率100%和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影响气测录井发现和准确评价油气层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通过钻井液实时连续检测烃类气体为目的的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一直起着其它录井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该通过对气测录井检测分析手段以及钻井过程中一些尚不可控条件的分析,阐述了影响气测录井发现和评价油气层准确性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钻井工程,脱气器、仪器标定及取值方式权及气测后效对气测录井的影响,结合因素分析,探讨了消除部分影响因素的方法。为加强气测录井技术深入研究,使其真正实现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提出了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B-P算法,把综合录井的多种数据综合起来,来解决过去油、气、水层判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该软件系统经45口井359个层位的数据训练,达到了预想的目标,通过实际验证和试生产,总体解释符合率达到94.5%,能够更有效地体现录井手段在现场快速评价油、气、水层方面的优势。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录井资料解释、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低孔低渗储层测录井资料油气识别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青海乌南油田上油砂山组(N22)和下油砂山组(N21)储集层平均孔隙度分别为13.0%和13.6%,平均渗透分别为3.88×103μm2和2.93×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油田。在低孔、低渗储层,由于油气储层中测井资料受储层岩性、地层水性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较大,造成含油气储层测井曲线异常特征不明显,单一应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困难。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乌南油田低孔、低渗储层的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利用测井信息的丰富性和高分辨率的优势与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的直观准确性互相结合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油气识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