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脂肪酸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污染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在脂酶作用下可水解释放出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氯丙醇类物质,食用油中氯丙醇酯污染已成为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建立准确、可靠、高灵敏的检测食用油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不破坏氯丙醇酯结构直接检测,间接法将氯丙醇酯转化为游离氯丙醇,以测得的氯丙醇含量反推计算出样品中氯丙醇酯的含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氯丙醇酯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仪器条件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展望了氯丙醇酯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和检测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絮凝剂法及控制反应温度法两种沉降-分离方法除去水氯镁石-氢氧化钠法制备氢氧化镁中的氯.  相似文献   

3.
综合论述了含氯漂白废水的污染状况,从物化法、生化法两个大方面出发,对含氯漂白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介绍了各种方法在处理含氯漂白废水方面的优势,为以后含氯漂白废水处理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了活性染料耐氯提升剂DM-2531在棉染色织物上的应用,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浸轧法对棉针织和棉梭织染色织物进行整理,分析了DM-2531用量对织物色差及耐氯牢度提升效果的影响,与性能优异的市场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并用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DM-2531在浸渍法中用量2%~4%、浸轧法中用量5~15 g/L,经处理后的染色织物耐氯色牢度可提高1~2级,耐氯牢度提升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且色差较小,ΔE小于1;生产实践中,DM-2531的耐氯牢度达到3~4级,耐氯牢度提升效果明显好于工厂现用活性染料耐氯牢度提升剂RX-202,且织物色差较小,能满足客户对耐氯色牢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羟基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实验基于氯胺T法测定胶原酶水解胶原后水解液中羟基脯氨酸浓度,表征胶原酶活力。确定了基于氯胺T法的Ⅰ型胶原酶活力的最适反应条件:以10 mg不溶性胶原为底物,反应pH 7.4,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中,最适反应温度40℃。氯胺T法最低检测值为羟脯氨酸2μg/m L,线性范围在2~7μg/m L。与茚三酮法比较,氯胺T法适合于较低浓度样品的测定,但茚三酮法比氯胺T法测定的浓度范围广;测定同一种胶原酶的活性,茚三酮法测定结果低于氯胺T法测定结果,这是因为胶原水解产生中羟脯氨基含量较高,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显色后在570 nm无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芦苇碱法置换蒸煮纸浆的打浆和强度特性,同时研究了芦苇碱法置换蒸煮浆的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氯钾元素对碱回收系统飞灰的影响,分析了氯钾元素在黑液和飞灰中含量较高的原因,并介绍了4种去除碱回收炉飞灰中氯钾元素的方法——析滤法、蒸发/结晶法、冷却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  相似文献   

8.
氯羟吡啶人工抗原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忠良  李文  何计国 《食品科学》2009,30(1):228-231
目的:将氯羟吡啶的衍生物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白蛋白(OVA)制备人工抗原。方法:采用威廉森合成法合成了氯羟吡啶的衍生物(CLOP-2C),再分别经活泼酯法和氯甲酸异丁酯法合成氯羟吡啶的人工抗原CLOP-2C-BSA,CLOP-2C-OVA)。结果:通过TLC、质谱、红外光谱等方法鉴定表明成功制备了氯羟吡啶衍生物。紫外扫描图谱表明人工抗原偶联成功,且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8.26 和4.7。结论:成功的制备了氯羟吡啶人工抗原。  相似文献   

9.
碱回收炉飞灰中氯钾元素的影响及其去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氯钾元素对碱回收系统飞灰的影响,分析了氯钾元素在黑液和飞灰中含量较高的原因,并介绍了4种去除碱回收炉飞灰中氯钾元素的方法——析滤法、蒸发/结晶法、冷却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氯盐类融雪剂对基础设施的金属腐蚀严重问题。该研究针对旋转挂片法和周期浸润法2种试验方法,对氯盐类融雪剂碳钢腐蚀率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对科学合理地检验、评价氯盐类融雪剂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浓海水-钙法制取氢氧化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海水—钙法(轻烧白云石、石灰)制取氢氧化镁具有生产成本低、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传统钙法生产的氢氧化镁存在杂质含量高、产品纯度低等缺陷。文章以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为基础,从原料预处理、氢氧化镁合成、硫酸钙沉降、沉淀洗涤等方面对浓海水—钙法制取氢氧化镁的工艺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得到高质量的副产硫酸钙。  相似文献   

12.
以六水合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和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双滴加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粒径50 nm且分布较为均匀的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经离心烘干后,通过浸渍法整理到真丝织物上,优化的整理工艺为:纳米氢氧化镁用量40.6 g/L、温度80℃、浴比1∶50、时间1 h。经优化工艺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1.7%,损毁长度为11.0 cm,烟密度为13.71,比市售氢氧化镁整理的织物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   

13.
曾庆帅  李小定 《食品科学》2009,30(8):111-114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NaoH浓度等对用碱法提取吴茱萸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NaoH浓度0.6mol/L、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此时多糖提取率为12.58%。比较两种脱蛋白方法,Sevag法的优点在于多糖损失率较低,但比较复杂费时,TCA法优点在于其可溶性蛋白脱除相对较为彻底,同时节约大量试剂和时间。综合考虑,TCA法优于Sevag法。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镁的生产及应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氢氧化镁的性质、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方法及应用技术进展,并对国内外氢氧化镁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氢氧化镁的性质、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方法及应用技术进展,并对国内外氢氧化镁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海水淡化获得的浓盐水为原料,进行石灰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陈化时间、Ca(OH)2与Mg2+摩尔比、Ca(OH)2加料速率和反应器搅拌速率对氢氧化镁纯度及钙含量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氢氧化镁纯度及钙含量的各因素大小依次为:Ca(OH)2与Mg2+摩尔比、Ca(OH)2加料速率、反应陈化时间。并确定了氢氧化镁制备的优化条件为:Ca(OH)2与Mg2+摩尔比0.9、Ca(OH)2的加料速率10 mmol/min,反应陈化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如何加快氢氧化镁的沉降速度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灰乳沉淀法 ,选取最佳反应条件。在晶种法的基础上 ,再以絮凝剂聚沉。寻求此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 ,实现了料浆的快速沉降  相似文献   

18.
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分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硬脂酸在线修饰沉淀法制备的氢氧化镁颗粒,并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加料方式和硬脂酸添加量对氢氧化镁颗粒分散效果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红外、热重、扫描电镜以及活度分析等手段对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加到氯化镁(正加方式)更有利于氢氧化镁晶体的生长,减少团聚;当反应温度为70℃时能有效促进硬脂酸的溶解,加强硬脂酸分子的扩散,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常温;当硬脂酸的添加量为1%(相对于氢氧化镁)时改性效果最佳,颗粒平均尺寸减小至10μm。红外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通过化学键合吸附在颗粒表面;且扫描电镜和活度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通过硬脂酸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分散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硬脂酸钠与水溶性钛酸脂对超细氢氧化镁进行湿式复合改性,在改善超细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能的同时提高过滤性能,并考察表面改性对氢氧化镁料浆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含率为15%(w/v)的超细氢氧化镁悬浮液为原料,当硬脂酸钠与水溶性钛酸脂的加入量均为1.0 g/100 g Mg(OH)2,可以明显降低滤饼比阻、提高洗涤氯离子的效果,同时吸油值仍可降至42 mL/100 g Mg(OH)2。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纸张老化的现状以及近代各种脱酸方法,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液相脱酸法对老化纸张进行脱酸实验,对脱酸前后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pH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a(OH)2水溶液法在质量浓度0.20%、温度70℃、反应30min时脱酸效果最优,有机溶液法在浓度0.20mol/L、喷淋量165g/m2时脱酸效果最优。严重老化的纸样宜选用水溶液法,轻微老化的纸样宜选用有机溶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