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增粘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成分含有: (1)一种加氢的天然存在的树脂,分子量为500至5000,芳烃含量至少为10%重量,以及 (2)可聚合单体混合物在水溶液介质中乳化,通过自由基引发聚合,生成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说单体混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每百份可聚合单体中溶解了10至100份树脂,所说可聚合单体混合物包括有效量的交联单体。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为单体,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不同的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高吸油性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并且考察了高吸油树脂对不同油品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当DVB、BPO、PVA占单体混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0.8%时,所合成的树脂的吸油性能较好,树脂对四氯化碳(CC14)的吸收性能最好,其饱和吸油率达到36.6g/g。  相似文献   

3.
根据聚合物混合状态在线监测的要求,研究了熔体状态下聚合物单体与不同填充料混合物、不同混合比混合物的超声回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常用的填充料与聚合物的混合物,都可以采用超声技术进行状态检测。论文的研究可为实际的在线监测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制备残存单体含量低、品质优良的颗粒状氯乙烯系糊树脂:以氯乙烯单体为主的单体混合物制造聚合物胶乳,进行干燥得到的颗粒状氯乙烯系糊树脂,进一步与20-60℃的温风接触。  相似文献   

5.
从综合利用重质油出发 ,以石油沥青为单体 ,对苯二甲醇为交联剂 ,在浓硫酸或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树脂 (COPNA树脂 )。考察了COPNA树脂的多种性能参数。结果表明 ,以沥青为单体合成的COPNA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差 ,在氮气中的热起始降解温度为 42 0~ 430℃  相似文献   

6.
提供了氯乙烯单体单独聚合及氯乙烯单体和与其能共聚的单体混合物悬浮聚合时聚合釜内不粘着结垢、制备孔隙率高、加工性能良好的氯乙烯系树脂的聚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性共聚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A、AMPS、DMDAA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K_2S_2O_8引发下,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基于两性共聚高吸水树脂(SAR)。讨论了AA、AMPS、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MPS 5 g,交联剂为单体量的0.05%,引发剂为单体量的0.7%,反应温度为70℃条件下合成的吸水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吸水倍率达420 g/g,吸水树脂完全分解温度为450℃,较普通吸水树脂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4):866-869
以AA、AMPS、DMDAA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K_2S_2O_8引发下,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基于两性共聚高吸水树脂(SAR)。讨论了AA、AMPS、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MPS 5 g,交联剂为单体量的0.05%,引发剂为单体量的0.7%,反应温度为70℃条件下合成的吸水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吸水倍率达420 g/g,吸水树脂完全分解温度为450℃,较普通吸水树脂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ChMI/MMA/St)三元共聚物聚合过程中加入微量的含氟单体丙烯酸六氟丁酯(HfA)进行共聚,在共聚物骨架上引入氟元素,生产出共聚物用于改性聚氯乙烯(PVC)树脂。试验证明,三元共聚物和四元共聚物均可提高PVC树脂混合物玻璃化温度(tg)和维卡软化温度(tVicat);耐热改性剂中HfA加入可提高PVC混合料的加工性能;四元共聚物加入量占PVC树脂混合物15%(质量分数,下同),相当于加入三元共聚物25%的效果,可大大降低PVC耐热制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阴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以丙烯酸为单体、氢氧化钠为中和试剂,加一定量的引发剂和交联剂,在适当的温度下恒温聚合反应、得 吸水们经达500倍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中和度、交联剂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