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悉,在现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中国将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在以"低碳创新与碳市场建设"为主题的低碳减排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国内处处长蒋兆理表示,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是中央改革领导小组重点任务之一。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7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节能有我,绿色共享"。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下发《关于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安排》,根据要求,今年6月11日至17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3日为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全国低碳日"与"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安排,将突出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注重普及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宣传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讲清楚能源优化开发、能源节约使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重要抓手,在前期制度探索研究、试点示范基础上,通过政策发布等一系列举措,促使1045家重点用能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实现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是中国"十二五"期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探索低碳理念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径。2011年,国务院在《"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首次提出开展低碳社区试点。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低碳社区试点应争取达到1 000个左右,并择优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上海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之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要求,重点聚焦中心城区和郊区城  相似文献   

5.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市场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2年至2008年的探索、准备和基本建制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主要以"无悔减排"的节能目标为主,伴随着"巴厘路线图"进程开启和国内工作的起步,新的工作体制得以建立,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项目层、收益性的、单向的国际交易;二是2009年至2015年的过渡、培育和战略决策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正式过渡到以碳强度、能源强度并重的结构减排目标为主的体系,伴随着"德班平台"进程开启和国内试点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部署得以开展,决策支撑体系更为完善,碳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碳汇、峰值时间等多重新目标正式提出,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探索性的、自下而上的、基于配额的地方试点创新。随着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实施进入日程,中国当前正步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实施和市场建设的第三阶段,宏观政策施力点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将出现拐点、低碳能源投资将超过传统能源,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增长转型、能源转型、消费转型为主的低碳革命进入提速增效阶段。  相似文献   

6.
2017年作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元年,中国建设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话题再度升温.如何能保证成功地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为“碳圈”人更加关注的热点.在第三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表示,在深入研究7个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当前最大规模的欧盟碳市场研究之后,我国把主要的利益相关方或者参与方,分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从时间上,又把从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研究到完成碳市场前期筹备作为第一个时间段,从碳市场启动到2020作为第二阶段,2020以后作为第三阶段.目前,按照这样的路线图,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积极的推进.2017年,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7.
风向     
《风能》2011,(7):8-13
国内政策1发改委:继续鼓励风电发展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正式宣布,中国已不再实施风电补贴项目。针对"中国停止风电补贴后的风电政策方向"的问题,6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司长苏伟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重点鼓励、重点支持风电发展。专家认为,取消风电补贴政策主要将对中小风电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对大企业影响不大;目前,困扰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入网难。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在即,各碳交易试点城市都在利用试点优势支持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做好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稳妥衔接的各项工作。作为全国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北京也是如此。"八个率先"推进碳交易试点建设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北京为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9.
《广西节能》2022,(3):18-19
<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多年地方试点和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基础上,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取得标志性进展。全国碳市场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的有效方式。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本版特推出“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系列报道,采访权威专家,总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进展与成效,  相似文献   

10.
《节能与环保》2010,(9):3-3
<正>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8月18日正式启动。由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低碳试点省和低碳试点市是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试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二是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1月25日,从2017全国低碳技术大会释出信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准备和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批准后将适时在2017年内启动。据澎湃新闻11月25日消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碳市场管理部主任张昕在当天关于"全国碳市场建设与实践"的演讲中提及上述信息。张昕在大会上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意味着我们要从行政指令式的、经济补贴式的节能减碳政策,逐  相似文献   

12.
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爽 《中国能源》2014,(2):23-27
2013年被称为中国碳交易元年。截至2013年12月,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五个省市先后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并产生了地方配额交易和价格。预计2014年一季度,湖北和重庆也将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地方碳交易试点的运行标志着中国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开创性和重要意义的一步,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项重大的体制创新。本文详细描述了碳交易试点的进展情况,分析总结地方试点的成绩和问题,并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碳市场即将开启企业准备仍不足时至年末,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也进入了倒计时。近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2017全国低碳技术大会上获悉,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和技术准备基本就绪,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批准后将适时在年内启动。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碳市场管理部主任张昕在会上介绍,碳市场建设分为3个步骤。其中,在启动阶段(2017~2020年),政府要作为市场的监督者和指  相似文献   

14.
《浙江节能》2008,(1):12-12
全球性保护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天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了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在未来的几年里,WWF将助力上海与保定这两个试点城市,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在巴黎气候峰会上,峰值目标约束下低碳发展"宁波模式"受到全球500多个参会城市和地方代表的肯定和关注。《巴黎协定》各国承诺到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2℃之内,并向1.5℃温控目标努力。这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巴黎气候峰会上中国政府也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的峰值。"于是,峰值目标约束下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发人深思。而作为中国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宁波有责任也  相似文献   

16.
《上海节能》2020,(3):202-202
近日,黄浦区发改委组织召开黄浦区节能降耗"十四五"规划前期思路研究项目专家评审会,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委、市统计局、普陀区商务委、黄浦区统计局专家出席会议。会上,市节能减排中心对黄浦区节能降耗"十四五"规划前期思路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研究成果等内容的进行了专题汇报。专家组认为,黄浦区节能降耗目标超进度推进,外滩-滨江低碳发展示范区引领效应显著,智慧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发展取得突出成效,节能降耗管理体系更趋健全。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被列为全国第2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此青岛市已制定了《青岛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将重点推进33个试点项目,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86亿元。以城市公交、港口装备、路网优化、智能交通为重点。创建城市低碳交通。  相似文献   

18.
<正>气候变化问题既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两国加强交流合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点领域。目前中美两国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任务,这为两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中美气候领导峰会"的主旨之一,就是推进中美两国城市间的低碳合作与发展,打造大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典范。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  相似文献   

19.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能源系统转型提出了全新要求。城市是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城市能源的低碳化转型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展任务。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试点地区的能源低碳发展。本文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和构建低碳交通体系等方面,总结了试点城市能源需求侧转型取得的成果。结合试点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应尽早明确"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型目标;加强数据统计与信息披露,以更准确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绿色、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太阳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文章在回顾美国对华太阳能电池"双反"政策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加速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