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苯丙烯醛(CAH)对多氨基化合物RSD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紫外吸收剂(RSD-CAH)。利用RSD-CAH对真丝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与分析了整理织物的抗紫外抗菌性、耐洗性及吸湿吸水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真丝织物的UPF值由6.01提高到65.68;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1.4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3.43%;在经过30次洗涤后,织物的UPF值仍然达到51.82,且其抑菌率均在88%以上,说明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及抗菌耐洗性能;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吸水性。  相似文献   

2.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O)、三聚氯氰(TCT)为原料合成了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4-(4,6-二氯-1,3,5-三嗪-2-氧基)-2-羟基苯基苯甲酮(UV-DTHM)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紫外整理。探讨了织物在UV-DTHM整理液中的浸轧温度、汽蒸时间及紫外吸收剂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得整理工艺条件。在对织物重2% (o.w.f)UV-DTHM整理液中60℃下浸轧,汽蒸60 min后棉织物具有了很好的抗紫外效果,紫外线防护因子(UPF)值达46.5,且皂洗30次后UPF值基本恒定为34.2,显示了优异的耐皂洗性能。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锌抗紫外和抗菌棉织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整理剂,对氧化锌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表征.用浸轧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工艺条件为:织物二浸二轧(70%~80%)→烘干(80℃×3 min)→焙烘(160℃×30 s);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UPF等级达到50+,抑菌率达99.97%;成品具有很好的皂洗牢度,且不影响整理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和透气性等.  相似文献   

4.
为赋予真丝制品新的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采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测试其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研究表明,采用植物芦荟可成功制备纳米银,整理的真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71%和99.54%,且耐洗性良好.真丝织物的UPF值由处理前的6.52提高到处理后的36.62,且洗涤50次后UPF值仍可达24以上.芦荟纳米银整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5.
亚麻纤维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后再接枝HBP-NH2,制备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HGLF).研究了HGLF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结果显示:HGL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0.74%和93.12%,且经20次洗涤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0%左右;HGLF的UPF值从3.44提高到13.19,说明HGLF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6.
棉织物纳米TiO_2抗紫外线整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纺织品整理时直接使用纳米粒子存在易团聚、分散较困难的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溶胶,再将其制成织物整理剂。用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浸轧法),用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对制得的TiO2及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表征,并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及其他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TiO2为锐钛矿晶型;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UV性能;UPF值达到50+级别。标准水洗(皂洗)实验结果显示,50次洗涤后织物的UPF值稍有下降,但仍可保持在50+水平。整理后棉织物的断裂强力没有下降,透气性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茶多酚(TP)对真丝织物的抗菌功能,茶多酚为环保型化合物,用于真丝的抗菌整理效果良好,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可达81.9%和84.3%.茶多酚抗菌整理最佳工艺为:茶多酚用量5%(omf),p H=3.5,90℃恒温处理90 min后再用硫酸铝钾(3 g/L)90℃恒温处理30 min,水洗,烘干.茶多酚用量和整理织物的K/S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但用量大于5%(omf)时,抑菌率增加不明显.处理后的真丝织物在水洗20次后仍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2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2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0%(owf)TiO2负载白色涤纶针织物时,织物UPF值从14.76提升至50+。3种颜色织物防紫外线能力排序依次为蓝色>红色>黄色。分散黄23和纳米TiO2染色负载涤纶针织物时,一浴法染色负载织物UPF值提升至37.13,两浴法染色负载时织物UPF值提升至40以上,两浴法染色负载织物经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工艺后,其UPF值仍在40以上,耐水洗色牢度评级均为4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现有甜菜碱抗菌剂在棉织物整理中抗菌效果不足的问题,制备了一种聚磺酸甜菜碱(PSPB-Am-AGE)抗菌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合成抗菌剂的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反应单体配比对其抑菌率的影响;采用活菌计数法测试了抗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抗菌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及耐洗牢度。试验结果表明:合成该抗菌剂的最优工艺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4 h,甜菜碱与丙烯酰胺的量比为 2∶1,引发剂2%;PSPB-Am-AGE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2.625 g/L;红外谱图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PSPB-Am-AGE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25%和99.79%,经30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超过90%,耐洗涤性能优于AAA级抗菌纺织品。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5,(3)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与降解壳聚糖(JCH)复配体系作为阻燃剂,对亚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考察了阻燃剂用量、HCCP与JCH复配质量比、阻燃液p H值及皂洗次数对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优化的整理工艺为:阻燃剂7%、m(HCCP)∶m(JCH)为1∶2、p H值为5,此时织物的垂直燃烧性能可达到GB/T 5455—1997中B1级标准,皂洗5次后满足B2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吕小兰  肖珍 《印染》2020,(4):49-53
应用高牢度酸性固色剂DM-2539D对锦氨纶织物进行固色处理,优化的整理工艺为:DM-2539D质量分数4%(omf),浴比1:10,调节pH值至4.5,于80℃浸渍固色20 min。与市售同类产品对比,DM-2539D处理的锦氨织物经高温定形后的固色效果更优异。织物固色后经高温定形,其耐皂洗、耐汗渍、耐水渍、耐海水色牢度均能达到4?5级,且固色变色小,不影响手感。  相似文献   

12.
将自制阳离子蛋白衍生物助剂WLS-20应用于4种活性染料和2种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后处理工艺中(固色和皂洗),研究了WLS-20助剂对皂洗后处理时色布和白布K/S值的影响,以及对处理后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评价了WLS-20助剂在活性和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后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WLS-20助剂不仅可以应用于染色织物的固色阶段,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皂洗后处理中,该助剂应用于此2个阶段均可以提高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固色效果,减少皂洗时对白布的沾色,并有效提高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尤其对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固色、防沾色效果提高幅度更大。而且在染色织物的固色阶段和皂洗浴中均使用WLS-20助剂,固色、防沾色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影响涤棉或纯棉磨毛织物翠蓝类颜色色牢度的因素,包括前处理工艺、染料结构、碱剂、食盐和皂洗条件的变化,以及后整理中固色剂/粘合剂的添加;提出了解决办法并进行了大车生产,即染色后采用两格水洗槽添加不同皂洗剂的皂洗工艺,后整理工作液中固色剂和粘合剂混合使用,可将中深色翠蓝色牢度提高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双酚A、2-萘酚、甲醛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含有磺酸基团的酸性染料固色剂SBNF,研究了反应物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固色剂用量、固色时间、固色液pH等因素对固色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和应用工艺.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m(磺化中间体Ⅰ)∶m(中间体Ⅱ)∶m(甲醛)=2.0∶1.0∶1.0,100℃,6 h;优化的应用工艺条件:固色剂SBNF 2.5%(owf),甲醛捕捉剂10%(owf),pH=3.0,80℃对酸性染料染色的锦纶织物进行固色处理30 min,湿摩擦牢度可达3~4级,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皂洗沾色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15.
以萃取活性染料染色织物浮色的方式,探究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色泣牢度与浮色之间的关系。结合染色原理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经储存后色泣牢度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尝试使用加强皂洗和固色处理的方式提高织物色泣牢度。结果表明,浮色是影响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色泣牢度的重要因素,已上染的活性染料经一定时间储存后发生水解断键可能是导致色泣牢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增加1~2次皂洗可以提高色泣牢度,固色剂JAL-01和固色剂JAL-02均可以显著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色泣牢度,但其中固色剂JAL-01对织物的色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李亮  方涛 《印染》2013,39(12):32-34
探讨环保型防沾色剂DM-1574在棉织物和涤棉织物染色,以及棉织物印花工艺中的防沾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防沾色剂DM-1574具有良好的防沾色性能,对染料的上染具有抑制作用,在用量为1 g/L的条件下,防沾色性等级可达到5级,皂洗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紫草色素的提取方法以及提取工艺对色素溶出量的影响,并对紫草在棉织物上的媒处理及染色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0%乙醇提取紫草色素,提取浴比(紫草的质量/无水乙醇的质量)1∶20~1∶30,提取温度40~50℃,提取时间2~4h;采用硫酸铝钾前媒法处理棉织物,硫酸铝钾质量浓度5g/L,媒处理温度70℃,时间30min,pH值为3~4;优化的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60℃,pH值4,时间30~50min,紫草染液可重复利用1~2次;染色织物干摩擦牢度4~5级,湿摩擦牢度3~4级,皂洗牢度4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涤纶/棉混纺织物水浴染色能耗大、水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并拓宽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助剂用量和CO2流速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100 ℃,压力为20 MPa,染色时间为80 min,CO2流量为20 g/min,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80%。结果表明:与天然染料相比,利用活性分散黄可以显著提升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色牢度;同时,二甲基亚砜处理与“乙醇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预处理”法相比,K/S值提升了2倍以上,色牢度达到4~5级,获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9.
色牢度是喷墨印花织物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其级别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喷墨印花织物的质量.为了得到具有较好色牢度的喷墨印花织物,本实验分别使用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固色剂制备颜料型喷墨油墨,探讨固色剂种类和含量对织物皂洗、沾色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通过改变焙烘条件,探讨了不同固色剂的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织物皂洗、沾色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色剂FK-500对织物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影响较大,可有效的改善油墨的固色效果;当FK-500的含量为3wt%,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为2min时,皂洗色牢度可达4级,沾色色牢度为4.5级,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3.5级和3级,总的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match the non-aqueous reactive dyeing process of cotton fabric in decamethyl cyclopentasiloxane (D5), the water-saving aftertreatment process in D5 was projected and investigated. Taking the dy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water-extracting solution of soaped sample as the evaluating index,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type and dosage of soaping agent, the amount of water in bath, soaping temperature, and duration of the novel soaping process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factor tests. The optimal soaping process was figured out as: 2.2?g?L?1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dissolved in water (300% o.w.f), then mixed with D5 (bath ratio 1:30), and soaping the dyed fabric in the mixed solution for 10?min at 95?°C. The rinse procedure can be omitted by adopting the second soaping procedure. The color fastness of soaped samples wa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