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秋芬  石显新 《煤炭学报》2008,33(7):770-774
基于探地雷达信号直达波的特点,应用二维物理小波作为基本小波对探地雷达信号进行小波变换,选择合适的小波尺度估计直达波干扰进而去除直达波.通过对两个实测探地雷达资料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二维连续有向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对比具有占用内存小、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探地雷达终端必须能够对雷达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对从雷达获取的数据信息以直观、有效、准确的方式呈现给雷达控制者.而将探地雷达应用于煤矿领域又要求雷达具有防爆性能.论文介绍了探地雷达终端的软件设计是基于嵌入式系统和Qt/Embedded GUI平台库上实现的,该软件有良好的操作界面,实现了终端的显示与控制功能,同时降低了雷达终端的功耗,从而达到防爆标准.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探地雷达在工程应用中的指导规范,为公共设施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地下空洞给交通出行、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探测技术,通过采集和分析电磁波反射信号,可探测地下空洞的位置、尺寸和介质特性等,进而为工程地质勘察和结构无损检测提供重要信息。该文将地下含水及不含水空洞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雷达剖面图及单道波形对比结果,并分析了反射信号的时频特征差异。由于电磁波在水中传播时的衰减,含水空洞下界面反射信号的瞬时频率会出现明显向下偏移,时频分析方法能够为识别地下空洞是否含水提供参考依据。将时频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道路空洞的雷达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时频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判定地下空洞的尺寸及是否含水。  相似文献   

6.
煤厚探测新方法—探地雷达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电磁波传播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充分阐述了探地雷达方法的仪器特点及其探测原理,论证了该物探手段应用于煤矿井下煤层厚度探测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并在腾州市留庄煤矿14层煤的实际探测中了很好的验证,从而拓殿了探地雷达在工作程探测中的应用,对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现场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探地雷达的目标识别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大量的正演模拟对影响雷达反射信号的主要两个物性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由最终所得到的各个雷达剖面图找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曲线表象,从而反推出不同介质两个物性参数的差异,进而根据这种差异判断出是否为所要识别的目标体.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述了在反射系数为白噪声条件下探地雷达记录道中零相位子波的提取 ,并用提取的子波对探地雷达信号进行互相关滤波的方法原理及编写的相应的程序。应用所编程序对合成的水平层状探地雷达剖面和弯曲层状探地雷达剖面进行子波提取及互相关滤波处理。结果表明 :应用该文所介绍的处理方法不但能有效压制探地雷达信号中的随机干扰而且能精确确定反射波的起跳点。  相似文献   

9.
探地雷达是目前进行无损探测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作者使用意大利IDS公司生产的RIS高精度探地雷达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对河南理工大学馨月湖南侧地下排水管道分布进行预见性揭示。通过对管道与其周围介质的物性差异分析,设置相关参数,进行数据采集,经过数据处理和解释,最终定出排水管道的空间位置和埋藏深度。经过实际验证,探地雷达的解释结果与工作区实际管道分布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作为工程质量检测的一项新技术,既能准确地提供面层和基层的厚度参数,同时又可以探测混凝土内存在的隐患及其结构缺陷,将探地雷达用于矿井井壁质量检测有着其他物探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放顶煤开采是为解决特厚煤层高产与高效开采的新型方法,是我国特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但特厚 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堵塞放煤通道的技术难题影响了煤炭的回收率。 本项目结合塔山煤矿 3-5#煤层的实际赋存条件, 采用三维洞穴激光扫描仪和运用现场实测以及数值模拟等科学方法对其顶煤运移规律及采空区顶垮落形态等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顶煤位移量发生变化,且工作面到达一定位置后,位移量变化明 显;当处于顶煤体破坏的过程中,采空区方向的水平位移量与速度增长速率增加;顶煤和顶板运移量呈现 2 种截然不 同的运移特征,前者壁前高于壁后,而后者为壁后高于壁前。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开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水系沉积物实际采样分析的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结合GIS技术研究某铜矿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时空演化机制。首先通过GIS插值分析Cu元素的空间分异,然后通过矿区水系剖面和小流域及缓冲区分析可知:1985—2015年间三条水系沉积物中Cu含量总体趋势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下游矿区附近环境影响较大。挖金沟水系和海底沟水系沉积物Cu元素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先增大后减小,因为中游靠近挖金沟矿山,所以含量先增加,随着与矿山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少。江浪沟下游靠近矿区本部,所以含量逐渐升高。说明水系沉积物中Cu含量在矿区附近含量较高,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会随着水流方向影响逐渐变小。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在金属含量较高的区域用更少的采样点来对矿区环境的响应程度进行分析,从而节省采样和化验的费用,符合经济效益。最后根据矿产资源开发产生污染分布演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康  王金安 《金属矿山》2011,40(6):46-51
为研究不同大小尺寸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及其对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的影响,以某矿山岩石力学参数为依据,利用数值软件对相同高径比、不同大小尺寸的6组岩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当岩样尺寸小时,大的声发射事件主要出现在岩样大破裂贯通前后,声发射在岩样中从当初的随机性分布,到过峰值载荷之后大量集聚在岩样中部。试样尺寸较大时,未达到峰值应力前声发射较少出现,且分布弥散,大的声发射事件仅在峰值载荷后出现1次,其能量和数量均是声发射历史上最显著的,在试样中两处聚集成核,这与不同尺寸岩样内部包含不同缺陷强度离散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预测未采工作面的涌水量为目的首次将涌水量预测中具有时间特征的灰色理论GM(1,1)模型和具有空间特征的水文地质比拟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具有时间空间特征的计算方法——GM(1,1)-水文地质比拟法,并对未采工作面进行涌水量预测,预测结果为1 371.4m3/h。采用解析法预测的该工作面涌水量值为1 369 m3/h,二者相对误差为0.175%。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于未采工作面的涌水量预测,为未采工作面设计临时水仓的大小以及确定排水能力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简介了反射波测桩记录的时间域、频率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质 ,并应用这一原理对几个工程的实测记录进行了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分析 ,说明这两种分析是可以互相补充验证的 ,从而可以提高对桩检记录判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GIS技术,目前已经积累了体积庞大的空间数据,从而带来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必要性。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它包含3个部分:用于输入和输出的图形用户界面,处理空间数据挖掘功能的数据挖掘模块,通过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型。数据挖掘模块提供主要的空间数据挖掘功能,如空间聚类,空间分类,空间表征和时空关联规则挖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人口与耕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其中,耕地是土地利用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类。目前,国内正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等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系列问题,而人口数量是土地利用变更尤其是耕地变化的直接因素之一。为此,通过分析中国2001-2005年间耕地变化与人口的关系,即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各类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元、二元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研究人口与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验证了人口是耕地变化的活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介绍GPS-RTK技术及其同地质雷达GPR集成技术用于地上及地下矿产资源测算的原理与方法。这对当前大型企业的矿源资产的测算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坤 《煤炭技术》2012,31(9):198-200
在计算机取证领域,许多取证技术在实际的取证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成功有效的应用。但对所得到的电子证据的有效性或可信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问题,文章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电子证据的可信取证理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流技术及时序逻辑知识构建基于时序逻辑的可信取证工作流模型。研究了构建该取证工作流体系所需用到的关键技术、取证工作流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原理,对于可信取证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准东地区大规模的露天煤矿开采及工业活动和交通活动使得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大气环境恶化,通过分析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及数量和即时的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数据,探讨PM2.5和PM10污染特征,确定其时空差异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了解我国大规模工矿产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可以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PM2.5、SPM10是非均匀化分布,浓度均值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颗粒数间相关性高,PM2.5浓度与颗粒数的相关系数为0.99,PM10的为0.77;PM2.5与PM10浓度间的相关性高达0.84。3.)各样点夏秋两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水平较为接近,冬季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两季4)IDW插值结果显示颗粒物污染浓度的高值区夏季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东南部存在小范围高值区;秋季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冬季主要聚集在五彩湾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及研究区东部。5)研究区PM2.5、PM10的浓度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相关性显著,受相对湿度影响更大。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非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