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介助老人特殊的居住需求进行了行为模式的分析,根据其行为特性,提出了依托于介助老人这一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的住宅改造方法.这即能使老年人顺利实现居家养老,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环境需求,也能为我国即将到来的高龄化热潮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压力.  相似文献   

2.
要构建老年人安心的生活环境,就必须真切地体会老人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文章以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为例,阐述失智老人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总结建筑设计中应采取的设计措施,以其能给失智老人的建筑设施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文章从老年人的自身需求出发,基于“共享居住”模式提出“共享养老、共享生活”的设计策略。改善当代老年人空巢现状,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提供新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632份问卷调查10个典型广州保障房社区的老年人行为需求,分析年龄组、自理能力、与子女合住情况等变量影响下的需求差异,建立广州保障房社区养老生活需求指标及需求指数。调查结果表明:66~75岁老年人是养老服务需求的主体,行动不便老人、空巢老人是社区托老服务和照料服务的核心;总体来看,居住于保障房的老人对养老照料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和文化活动方面的需求强度不高,看病陪护、体检、身体监测和吃药打针照顾等简单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即可满足这类老人群体的日常健康照料需求。本研究也证明了老人与子女合住对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彦 《住宅产业》2012,(9):55-56
现有住宅不能解决养老问题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方面提出了建设目标和任务。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大部分老人健康养老的主体养老模式。老年人对住宅依赖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它方面的需求,而居住社区则成为提供老年人全方位服务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就现状而言,我国城市住区居住条件尚不具备保障老年人养老的条件。这是因为:1.我国现状居住套型是不能适应老年人需求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日间照料中心存在服务内容供需失调、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状况。文章调查了绵阳市老年人对日间照料模式的养老意愿和服务需求,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养老意愿和服务内容需求度进行研究,发现有持续稳定收入、无主干家庭照料以及对日间照料了解程度高的老人选择意愿更强;高龄、失能、孤独程度严重的老人对能满足基本生活的服务需求较高;非高龄、孤独程度较轻的老人对精神层面服务有较高需求。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将日间照料中心依据不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董慧娟 《华中建筑》2012,(11):53-55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日趋突出。两代人分居毗邻居住已经成为老年人倾向的主要居住模式。针对这些情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该文提出住宅小区底层住宅老人化的规划模式。将多层、高层建筑的底层住宅专供老年群体,与楼上的子女毗邻居住。对底层住宅进行分割设计,使之适合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既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又减轻了底层住宅的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8.
以养老院高龄老人户外交往活动空间为分析对象,从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出发,通过对成都市内部分养老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探索研究高龄老年人的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中交往行为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以及空间环境对老人交往行为的影响,构建老人户外交往活动所需的生态空间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小规模多机能养老模式在不远的将来无疑会成为众多类型养老模式中最接地气、老人最能接受的护理方式。小规模多机能养老院是近年在日本兴起一种老年护理机制。伴随着日本老龄人口的日益增长,老年人的需求也更为多样化。功能单一的养老机构已经无法实现老人对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尽可能的自己打理生活"等想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日趋突出.两代人分居毗邻居住已经成为老年人向往的主要居住模式.针对这些情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本文提出住宅小区底层住宅老人化的规划模式.将多层、高层建筑的底层住宅专供老年群体,与楼上的子女毗邻居住.对底层住宅进行分割设计,使之适合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既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又减轻了底层住宅的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