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特种活性炭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日本近年来研制,开发,生产包括特殊形状,特殊种类及特殊性能的活性炭,文中介绍了15种新品种活性炭。  相似文献   

2.
由于活性炭具备非常好的吸附性能、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茂盛的孔隙结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而在化工、医药、食品及环保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活性炭作为固体吸附剂的性能,以及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木棉基活性炭纤维的结构与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渍磷酸氢二铵及化学活化法制备了3种木棉基活性炭纤维,其中AK-1没有经过预氧化处理,AK-2先浸渍再经预氧化处理,AK-3先经预氧化处理再浸渍;表征了3种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及吸附性能。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纤维的平均孔径均约为2nm;预氧化处理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纤维表面的含氧基团含量。AK-1具有最大的苯酚吸附量为65.8mg/g;AK-3具有最大的亚甲基蓝吸附量为156.7mg/g;AK-2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为1518m2/g和最多的表面含氧基团,对苯酚和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均不高,说明表面含氧基团降低了纤维对苯酚和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木棉基活性炭纤维吸附苯酚和亚甲基蓝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椰壳为原料,经过低温干馏、活化,制备了椰壳活性炭。以苯作为吸附质,对制备的椰壳活性炭进行了吸附实验,探索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微观吸附机制,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对椰壳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0℃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苯的饱和吸附量为437.0 mg/g,合适的再生温度为150℃。所制备的椰壳活性炭最大比表面积为1 860 m2/g, BJH孔径为48 nm。吸附曲线表明,椰壳活性炭吸附属于BDDT分类中的Ⅱ型;在温度(T)<40℃或压力(P/P_0)>0.5时,椰壳活性炭对非极性苯分子的吸附类型由初始的单分子层吸附转变为多分子层与毛细管凝聚相结合的物理吸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对苯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5.
闫高俊  宋志伟  杨治广  刘雪平  白志辉 《应用化工》2021,(9):2432-2434,2439
以椰壳为原料,经过低温干馏、活化,制备了椰壳活性炭.以苯作为吸附质,对制备的椰壳活性炭进行了吸附实验,探索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微观吸附机制,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对椰壳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30℃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苯的饱和吸附量为437.0 mg/g,合适的再生温度为150℃.所制备的椰壳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以中温沥青作为粘结剂,研究了石油焦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成型工艺对其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粘结剂添加量的增大,成型活性炭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逐渐减小,而体积吸附量差别不大。成型压力对成型活性炭的甲烷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活化温度的提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成型活性炭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逐渐增多,而体积吸附量的变化不大;添加粘结剂沥青38%,800℃下炭化1.0h后于800℃下活化1.5hr所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闫联生  孟昭富 《炭素》1999,(4):27-30
采用预氧丝碳化、活化制备活性炭纤维,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活化效率的影响,并对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和物理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化后纤维表面微孔增加,平均孔径变小,纤维中炭含量减少、氧含量增加。CO2N2 活化处理更容易得到微孔丰富的活性炭纤维。  相似文献   

8.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超级活性炭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比表面积高、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等特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推广,概述了超级活性炭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功能化活性炭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活性炭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组分的种类、数量、粒径、活性炭的基体性质、活性组分的负载方法以及负载次序等诸多因素对功能化活性炭性能的影响,从中发现了成品活性炭负载活性组分时的固有缺陷,提出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活性炭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椰壳纤维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NHe)2HPO4作为活化剂,经预处理、炭化和活化过程制备活性炭纤维,其比表面积达到1268.1 m2.g-1,含有一定量的中孔孔结构,主要集中在2~4nm.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各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对活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石油焦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处理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HSAAC)吸附水中苯酚时,活性炭用量、p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SAAC用量越大,去除效果越好。当HSAAC用量为0.2g.L-1时,去除率达94%以上;在酸性条件下HSAAC对苯酚的去除效果较好,当pH值小于6时,HSAAC对苯酚的去率可达95%以上;HSAAC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十几小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和残余质量浓度均随废水中苯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碱再生HSAAC,一次再生率达93.3%,二次再生率达到了86.7%,说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适宜条件下对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比表面积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煤基活性炭,着重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碱炭比为4、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时,可以制得比表面积达3215m^2/g,碘吸附值达2884mg/g,亚甲蓝吸附值达548mg/g的高比表面积煤基活性炭。  相似文献   

13.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超级活性炭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比表面积高、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等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推广应用.概述了超级活性炭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物理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甲烷性能上的缺陷和化学活化法制备条件和工艺上的弊端,创新性地提出物理化学耦合法合成活性炭。所得样品的物理结构性能分别用XRD、低温N_2吸附法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新的合成方法不仅在相对温和的合成条件下能制得大比表面、发达结构并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而且使生产过程的操作弹性增大,并有效地降低纯化学活化法合成过程中碱的使用量,从而显示出该法在合成活性炭方面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炭化活化一步法工艺制备酚醛树脂基活性炭.采用TG-DTA、FTIR、N2-BET等表征手段对炭化活化过程、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碱脂比为2:1,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60 min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值分别为186 mL·g-1和1 417.96 mg·g-1;所制备的活性炭以微孔为主,其比表面积为1 667 m2·g-1,孔容1.182 cm3·g-1.平均孔径1.835 nm.  相似文献   

16.
李玉甫 《辽宁化工》2010,39(9):916-917,920
以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建立了静态吸附装置,并通过该装置研究了90#汽油在不同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性能。在制备过程中,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脱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活性炭对汽油饱和蒸气的吸附性能受多个参数的影响,其中BET比表面积影响最大,另外较大的孔、较宽的孔径分布,有利于脱附。同时得到最优的制备条件,碱炭比为5: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17.
国外石油焦研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石油焦研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进展邹勇,吴肇亮,陆绍信,朱亚杰(石油大学化工学部北京100083)1前言以石油焦为原料研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始于本世纪70年代[1],美国工业化于80年代中期;其商品代号为Ax系列[2],日本工业化于90年代初期,其...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这使其在净化工业烟气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普通活性炭孔容偏小、微孔分布较宽、比表面积较小,导致其吸附性能无法较好地满足烟气深度净化需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可优化孔容孔径,提高孔隙率,改善表面酸碱性,进而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条件下改性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并基于活性炭改性现存的不足和瓶颈问题总结了未来活性炭改性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石莼基微/中孔复合结构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海藻废弃物石莼为原料,通过热解预炭化,KOH活化制备活性炭。以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为吸附性能评价指标,探究了活化工艺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与石莼半焦质量比(碱炭比)为3.0∶1.0、活化时间为45 min、活化温度为800℃时,活性炭吸附性能最优,其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最大,分别为1824.19 mg/g、914.98 mg/g。FTIR测试表明,活性炭含有大量羟基等官能团。SEM测试表明,活性炭表面粗糙、存在大量孔结构。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2616.3 m2/g,Langmuir比表面积高达4883.5 m2/g,平均孔径为2.73 nm。石莼基活性炭的孔结构为微/中孔复合结构,有作为储能、环保材料的潜质。  相似文献   

20.
以自制改质煤沥青为原料,制得2377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活化工艺参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