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树琪 《中国酒》2011,(6):41-41
葡萄酒文化在葡萄酒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国内相比,国外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很成熟了,包括国外在宣传、营销产品的时候,都是将自己的文化融入到每个产品里进行营销,这样对消费者来说比较认可,也比较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酒文化视角探索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和财  程晓蓓 《中国酿造》2014,(12):163-165
葡萄酒是人类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区域性、开放性、导向性的文化特征.文章从营销特征中分析了文化营销对葡萄酒文化内涵的理解,阐述了产品文化、品牌个性、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核心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出了葡萄酒产品文化、产区文化、质量文化、消费价值观等文化营销策略,以期培养忠诚葡萄酒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产区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文龙 《酿酒科技》2006,(8):118-120,125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与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良性培育息息相关,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成功地实施产区营销,有助于树立产区品牌形象,可为产区内葡萄酒企业提供更多的品牌附加值,推动葡萄酒消费文化的逐步成熟,也有利于中国葡萄酒行业最终形成整体上的“中国个性”化发展,在葡萄种植基地产区营销策略上可采取绿色营销、文化营销、工业旅游和体验营销。(孙悟)  相似文献   

4.
中国葡萄酒企业文化营销模式探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唐文龙 《酿酒》2006,33(1):27-28
从广告宣传、事件营销、共同诉求、包装设计、产区营销、及工业旅游渠道培训等营销传播的绪多方面,探讨了如何对中国葡萄酒进行企业文化营销,说明了葡萄酒文化和文化营销是企业做大作强本土葡萄酒企业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新人类”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新消费群体"热情奔放、思想前卫、独特的群体特征和突出个性,注重精神享受、追求新颖时尚、消费方向不确定但消费热情很高的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新消费群体"的葡萄酒营销策略,分别是:葡萄酒子品牌/副品牌策略,葡萄酒产品个性化定制策略,葡萄酒产品个性化包装策略,葡萄酒推广渠道多样化策略,葡萄酒俱乐部营销策略和葡萄酒文化营销策略,以构建系统、有效的营销组合.  相似文献   

6.
李艳  牟德华  康明丽  李巧玲 《酿酒》2002,29(5):13-15
阐述了营销文化的构成与特征和我国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以及文化营销的内涵和葡萄酒的文化营销方式。提出葡萄酒是人类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人类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内涵,在营销活动中应突出独特的文化品位,并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以文化营销促进葡萄酒文化的发展和葡萄酒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进口葡萄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断在价格端与市场端下沉,中外葡萄酒博弈在2018年日趋凸显。配合本土文化、风土等概念进行产品打造及营销,正成为国产葡萄酒的重要选择。2018年12月18日,记者从长城葡萄酒方面获悉,以长城葡萄酒为代表的众多葡萄酒企业,  相似文献   

8.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张裕集团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建酒庄,为什么选址在密云? 孙洪波: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流的张裕公司必然会重视北京这个大市场,这里是我们高消费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有大量喜爱葡萄酒文化的潜力消费群.我们希望通过体验式营销模式,将高端产品及专业的葡萄酒文化传递给潜力消费群和领袖消费者,达到企业发展与培养领袖消费者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世松 《酿酒》2012,39(3):5-7
烟台作为中国近代葡萄酒工业的发源地,积淀了非常深厚的葡萄酒文化。首先介绍了烟台葡萄酒文化的现状,对烟台葡萄酒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从挖掘整理、地标建筑、葡萄酒庄、城市建设、营销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烟台葡萄酒文化重塑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2011,(4):64-65
商源集团作为行业内著名的酒类平台服务和价值链整合提供商,有着近20年酒类服务营销经验,也一直在探索一个适合中国经销商的进口葡萄酒通路体系。为传承商源集团的"共好"理念,商源国际酒业为经销商解决进口葡萄酒的产品选择、进口葡萄酒的销售人才培训、进口葡萄酒的营销方案以及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培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永 《酿酒科技》2012,(6):123-126
对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与企业生产的国际化发展状况及商标战略地位作了简要概述,进一步指出中国葡萄酒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所需实施的商标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构建有"中国印记"的葡萄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龙 《酿酒科技》2007,(4):133-134
通过介绍葡萄酒文化的范畴,分析了中国传统酒文化对于葡萄酒文化的影响,提出了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必将带有"中国印记",同时也是行业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回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生产、科学研究、教育,法规等4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认为:(1)葡萄栽培面积逐步扩大,葡萄产量快速增加.其中,酿酒葡萄面积比例较低,酿酒葡萄品种单一,约80%为赤霞珠.(2)葡萄酒生产经历了小规模增长、平稳发展、转型波动、加速发展等4个阶段.2007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前5位的产区分别是胶东半岛产区、新疆产区、昌黎产区、怀涿盆地产区、天津产区和贺兰山东麓产区,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82.9%.(3)构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科研平台,大量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葡萄与葡萄酒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使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4)形成了稳定的、高素质的葡萄与葡萄酒科研教学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5)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了葡萄酒标准,开展了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命名及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促进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尽管中国人均年消费葡萄酒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但葡萄酒市场每年5.38%的产量增长率和3.8%的年利润增长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前来“淘金”。 葡萄酒新军印象酒业以8000多万元的天价夺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酒类广告标王;而其他白酒、啤酒企业也不甘落后,茅台、古井贡等纷纷开始大力发展葡萄酒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朱济义 《酿酒科技》2011,(9):132-134
从发展速度、质量等角度分析了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从葡萄原料质量、产品质量、标签规范方面提出了我国葡萄酒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落实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加强葡萄原料基地建设,提高葡萄品质等方面给出了加强葡萄酒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酒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酒是中国民族特产和传统食品,与啤酒和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该文分析了黄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论述了黄酒的抗氧化、降血压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功能,提出了我国黄酒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黄酒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唐文龙 《酿酒科技》2008,(1):108-109,112
介绍了差异化的概念,分析了差异化战略在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差异化的品牌组合,包括行业品牌、产区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家品牌和酿酒师品牌.葡萄酒差异化发展,将促进酿酒品种、产区、品牌的差异化,进而实现葡萄酒品牌的差异化,促成整个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差异化,推动整个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华 《酿酒科技》2001,(2):63-64,68
葡萄酒的原产地域命名是根据某区域内能产出品质优良、独具风格的葡萄和葡萄酒的原产地域地理标志而取名的系统命名法。葡萄酒原产地域命名系统建立的基础因素主要有影响葡萄酒质量因素和葡萄栽培区划气候因素。我国的葡萄酒原产地域命名系统的建立必须首先以国际相适应的工艺标准、原料标准、添加物标准、分析和感官标准等为基础,建立强制性的《葡萄酒》标准。  相似文献   

19.
唐文龙 《酿酒科技》2006,(12):120-122
中国葡萄酒正在面临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就需要酿造出深具“中国个性”的葡萄酒产品。酿造“中国个性”葡萄酒应在规模化进程中种植“中国个性”的酿酒葡萄原料、调制“中国个性”葡萄酒产品、沟通“中国个性”的品牌形象,最终铸造出具有“中国个性”的国际高档葡萄酒。  相似文献   

20.
刘世松 《酿酒科技》2011,(10):110-113
以烟台市葡萄酒产区为例,对其发展葡萄酒庄的现状及优势进行梳理,分析了发展葡萄酒庄对产区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从政府主导、品牌建设、个性风格和营造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大力促进葡萄酒庄发展,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