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青山硫铁矿属 中小规模,主要有用矿 物为黄铁矿(占36%),脉 石矿物中白云石和方解石占61%,还有少量的石英(占1%)。主要有害元素Pb、Zn、As均低于硫铁矿制酸的质量标准,但矿石碱度较高,已超过制酸最高允许值(<0.8),需进行选矿。分别进行了中性矿浆和弱酸性矿浆的浮选试验,跳汰浮选试验,跳汰试验,所得工艺指标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2.
苹果酸(下)     
生物合成:S(一)—苹果酸,即天然形的苹果酸有趣的制备方法是以富马酸酶催化“横结晶”反应的应用为根据的。富马酸酶富马酸盐+H_2O——→苹果酸盐当供给钙盐时,富马酸钙盐比苹果酸钙盐有更大的可溶性使反应趋于完全。酶源是乳酸杆菌类细胞。借助L.brevis,24小时内,富马酸转变为苹果酸的转化率99%。当反应用L.brevis 两天老培养液处理时,其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5氟-尿嘧啶毫微粒,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5氟-尿嘧啶毫微粒的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毫微粒的形态,并对所制得毫微粒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重现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5-氟尿嘧啶毫微粒为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85.4 nm,载药量为(12.4±0.7)%,包封率为(64.1±5.3)%,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2013年云南省硫酸总产量(以H2SO4计)为13.19 Mt,其中硫磺制酸产量为9.19 Mt,冶炼烟气制酸产量为2.30 Mt,硫铁矿制酸产量为1.70 Mt;2010—2013年云南省硫酸产量年均增长率为6.7%。2013年云南省磷复肥消耗硫酸11.34 Mt,约占硫酸总产量的86%;饲料级磷酸钙消耗硫酸1.60Mt,约占硫酸总产量的12%。2013年云南省磷肥总产量(以P2O5计)为4.53 Mt,创历史新高。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在磷肥总产量中占比稳定在84%以上。针对云南省硫酸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预测磷肥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重组α-2b干扰素缓释微囊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为囊材,对制备a-2b干扰素缓释微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不同PLGA浓度、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缓释微囊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LGA浓度为0.7gmL-1,搅拌速度2100rmin-1,搅拌时间4min条件下,制备的微囊平均粒径为2.8721m ,表面平滑、形态规整且不聚集,载药量为3.91%,包封率为85.8%,体外可连续释药10天,没有明显突释效应,释药量达93.3%,符合临床药用标准。  相似文献   

6.
苹果酸(上)     
苹果酸(羟基琥珀酸,羟基丁二酸,1—羟基—1,2—乙烷二甲酸)为白色或近白色粉末、粒状或晶状物。左旋异构体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界。由于较难制得及成本高,至今未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最近,大规模生产苹果酸异构体外消旋混合物设备的出现将允许这一酸商业潜力的充分发挥。羟基以及两个羧基的存在,产生高可溶性分子,它通常能进行这些基团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安东帕Monowave 300单模式密封微波化学转化合成反应器,以苹果酸、异戊醇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酸二异戊酯,经Agilent GCQQQ7000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确定目标产物。实验中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及辐射时间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苹果酸)/n(异戊醇)为1∶4,浓硫酸0.8g(苹果酸为0.02mol),微波温度为110℃微波辐射时间为20min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6%。  相似文献   

8.
以分子包覆材料β-环糊精为囊材制备杜鹃花酸微胶囊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杜鹃花酸的摩尔投料比为1︰2,包合时间为5 h,包合温度为70℃。制得的包合物最佳包合率为55.0%,载药量也达到43.6%;对β-环糊精杜鹃花酸微胶囊包合物与原杜鹃花酸进行了功效对比,其杜鹃花酸微胶囊包合物具有水溶性好、刺激性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作为光敏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光响应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纳米囊。以纳米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纳米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其热流变性能,并以累积释药量研究其光控释行为。优化的PEGPLGA、眼镜蛇神经毒素及光敏剂脱镁叶绿酸质量配比为40∶12.5∶1,获得的纳米囊包封率为72.3%±3.6%,载药量为15.1%±1.3%,平均粒径为(862±23)nm,电位为(-46.5±3.8)m V,呈紧密球形,光敏剂分布在囊壳;在65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30 min,体外释放明显加快。该纳米囊在不光照时具有增强药物稳定和缓释作用,而红光可促进药物释放,因而可实现光控靶向。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采用复乳法制备红光响应溶菌酶纳米囊。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纳米囊粒径为指标优化配方,对其结构、热流变性和光控释测定。获得优化的PLGA、溶菌酶及脱镁叶绿酸用量配比为55:10:1,纳米囊包封率为81.3%±4.5%,载药量为13.1%±1.6%,平均粒径为(667±35)nm,电位(-39.6±4.6)m V。纳米囊呈紧密球形,光敏剂分布在囊壳,650 nm光照30 min药物释放明显加快。此新型纳米囊在不光照时具有增强药物稳定和缓释作用,而红光可促进释药,因而可实现光控靶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锐孔/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89 mm、负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纤维素硫酸钠(NaCS)-壳聚糖微胶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考察了内、外水相pH值和NaCS浓度、多聚磷酸钠(PPS)浓度对微胶囊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内水相pH值对负载5-ASA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起关键作用. 最佳制备条件为内水相pH 4.25,外水相pH 6.0,NaCS浓度14 g/L, PPS浓度5 g/L,该条件下所制微胶囊最大载药量为59.02%,最大包封率为89.96%..  相似文献   

12.
<正>在骨明胶生产中,骨粒通过浸酸工艺流程转换成制们所需的骨素,骨素得率与骨素的成熟均匀度直接关系到明胶的产量与质量。提高骨素的得率及均匀骨素的成熟度是明胶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在浸酸过程中,由于受骨粒的不均匀度与乏酸水的终端控制,每次所需反应时间是不等的。以一些文献所述,0~24h溢出的矿物质占45%,24~48h溢出的矿物质占25%,48~  相似文献   

13.
美国Nutra Sweet公司的天冬甜素专利在美国将于1992年12月14日到期,荷兰甜味剂公司(HSC)已开始将其天冬甜索生产能力扩大3倍,以期成为向全世界供货的生产公司。 IISC公司还企图打入天冬甜素总需求量近80%的美国市场。特种软饮料是美国天冬甜素用量最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正> L—苹果酸产生菌选育有突破 L—苹果酸广泛用於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国内尚无商品生产。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已选育出米曲霉变异株BUV—10,其摇瓶产酸(转速225r/min,4~5天)产酸率达7.34%,转化率达65%以上,菌种产酸性能经15代传代证明遗传特性稳定,原辅料易得,发酵条件较粗放,易操作,不易染杂菌,系工业生产用优良菌株。 稀碱水溶液直接提取法制叶绿素铜钠盐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开发出的此种新工艺的特点是:首先铜代皂化,用稀碱液铜提出粗制叶绿素铜钠盐,再精制提纯得成品,避免了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投资,得率与溶剂法相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植物源腐殖质中提纯的富里酸对Sb(Ⅲ)进行等温吸附及动力学吸附,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富里酸与Sb(Ⅲ)作用前后的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富里酸对Sb(Ⅲ)的最大吸附量(Q_m)为2.985 0 mg/g,最大吸附率为90.36%,对不同浓度Sb(Ⅲ)的吸附率均为62%以上;Langmuir模型是最佳等温拟合模型。富里酸对Sb(Ⅲ)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2 h,吸附率达到51.30%,Elovich方程为最佳动力学拟合模型。富里酸与Sb(Ⅲ)的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富里酸分子内和分子间的O—H、N—H、C—H、COO—、C=O官能团。富里酸对Sb(Ⅲ)吸附效果明显,且吸附行为易于发生,可为富里酸改性、植物有机物料制备富里酸吸附剂、富里酸淋洗、富里酸纳米材料等方法修复环境中的Sb(Ⅲ)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苹果酸是一种重要有机酸,有D—型与L—型两种几阿异构体。L—型苹果酸广泛存在于蔬菜及水果中,尤其是苹果、香蕉、桔子、豆类、马铃薯和胡罗卜中。由于体内只有L—苹果酸脱氢酶,所以人体只能利用L—型苹果酸。D—型苹果酸不仅不能为人体所利用,而且还会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化学合成dl—苹果酸是L—型与D—型的等量混合物,所以只有一半能被人体所利用,其生理价值也就远不如天然存在的L—型苹果酸。“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生物工程实验工厂”在国内首创应用近代酶工程技术大量生产L—苹果酸。产品特性与天然品L—苹果酸完全一样,结构式是(?)。  相似文献   

17.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的原生结构煤、糜棱煤和三级酸(HCl-HF-HCl)脱灰处理后的煤镜质组分差异进行了分析,运用origin9.1软件对不同类型煤的红外光谱曲线进行了分段分峰拟合,并计算了红外光谱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经过三级酸脱灰后,灰分脱除率达96%;脱灰后原生结构煤对称的CH2相对含量减少,不对称的CH2增加,糜棱煤呈现相反的趋势,说明脱灰处理对煤的脂肪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原生结构煤的结构参数I1(脂肪结构)值、I2(芳香结构)值和A(生烃潜能)值均比较大,说明其含有大量的脂肪烃并具有良好的生烃潜能;芳香烃CC含量较高且脱灰前后变化不明显,说明煤有机键的主要部分为CC,且结构相对稳定;糜棱煤的五取代芳环含量和I1值低于原生结构煤,说明原生结构煤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脂肪侧链脱落,缩合程度增加,导致糜棱煤具有超前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9):2190-2194
采用植物源腐殖质中提纯的富里酸对Sb(Ⅲ)进行等温吸附及动力学吸附,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富里酸与Sb(Ⅲ)作用前后的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富里酸对Sb(Ⅲ)的最大吸附量(Q_m)为2.985 0 mg/g,最大吸附率为90.36%,对不同浓度Sb(Ⅲ)的吸附率均为62%以上;Langmuir模型是最佳等温拟合模型。富里酸对Sb(Ⅲ)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2 h,吸附率达到51.30%,Elovich方程为最佳动力学拟合模型。富里酸与Sb(Ⅲ)的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富里酸分子内和分子间的O—H、N—H、C—H、COO—、C=O官能团。富里酸对Sb(Ⅲ)吸附效果明显,且吸附行为易于发生,可为富里酸改性、植物有机物料制备富里酸吸附剂、富里酸淋洗、富里酸纳米材料等方法修复环境中的Sb(Ⅲ)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植物纤维向日葵壳为原料,采用水解—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乙二酸)的新工艺。与用同类原料、其他方法制草酸相比,本工艺在提高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易于工业化方面有很大突破。在H2SO4质量分数为70%,原料浸泡时间3h以上,m(HNO3):m(向日葵壳)=2.1∶1.0,氧化—水解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65~70℃的条件下,草酸二水合物收率可达78.5%。  相似文献   

20.
《化工中间体》2002,(22):44-44
PTT主要是由1,3—丙二醇(1,3—PDO)和对苯二甲欧(PTA)聚合制得,它属半结晶状热塑性聚酯,主要通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酯交换法和PTA直接酯化法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