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某金矿石的浮选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长东  苏志远 《黄金》2004,25(5):34-36
针对矿石性质研究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浮选药剂制度等条件对选金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矿石金的回收率可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3.
广西金牙金矿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普金  邹积贞 《黄金》1993,14(10):48-50
广西金牙金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石中含砷、碳、泥质较高.矿石特性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石类同,属于难处理金矿石.从七十年代中期起,我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发现了这类金矿床,埋藏较浅、储量较大,发展远景更可观.研究从该类型矿石中回收金的方法,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增加黄金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镇沅金矿难处理混合金矿石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东 《云南冶金》2003,32(Z1):78-81
介绍了镇沅金矿难处理混合金矿石提金工艺研究结果.该矿石难处理的主要原因在于金嵌布粒度极微细,除有60%左右的裸露自然金外,其它为硫化矿物包裹金和致密氧化矿物包裹金.采用单一的选矿或氰化浸出工艺均难以获得好的选冶指标.本试验采用浮选-氰化浸出(树脂吸附)-重选的原则提金工艺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83.12%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石吉友  赵喜民 《黄金》2014,(4):67-69
针对某高硫高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采用常规浮选法、全泥氰化炭浆法和全泥氰化炭浸法进行处理,金浸出率均很低。最终,通过采用钝化—全泥氰化炭浸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较好指标,金浸出率达到82.83%。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镇源金矿难处理混合金矿石提金工艺研究结果。该矿石难处理的主要原因在于金嵌布粒度极微细,除有60%左右的裸露自然金外,其它为硫化矿物包裹金和致密氧化矿物包裹金。采用单一的选矿或氰化浸出工艺均难以获得好的选冶指标。本试验采用浮选氰化浸出(树脂吸附)重选的原则提金工艺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83.12%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微细粒含砷难处理金矿石性质,进行了金回收工艺试验研究。矿石中金品位4.14 g/t,砷品位1.80%,金属矿物以赤褐铁矿、毒砂为主。矿石中金的粒度较细,以显微金为主,约占矿石中金的66.67%。通过对单一浮选、浮选—氰化浸出、全泥氰化浸出等工艺流程进行探索试验表明:采用浮选—氰化浸出流程处理该矿石,金总回收率达84.82%,但金精矿中砷含量超标,可采用冶金方法进行后续金精矿降砷试验;采用原矿全泥氰化浸出流程,金回收率73.61%,浸渣中砷质量分数1.71%左右,指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难处理金矿石提金预处理工艺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融  杨旭升 《黄金》2015,(2):57-63
以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为依据,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技术对难选冶金矿石的适应性。通过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了难选冶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的选择依据和方法。针对难选冶金矿石的工艺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预处理提金工艺,可最大限度地提取金并综合回收多种有价元素,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实验研究。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为:金精矿粒度-0.043 mm 52.85%、一段焙烧温度450℃、时间1 h(炉门关闭),二段焙烧温度700℃(炉门稍开),焙烧时间0.5 h;初始氰化钠浓度0.5‰、L/S=4、氰化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硫、砷的脱除率分别为99.99%、52.56%,金的浸出率为88.92%。  相似文献   

10.
某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金精矿粒度为-0.043 mm占52.85%,一段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1 h(炉门关闭),二段焙烧温度为700℃(炉门稍开),焙烧时间为0.5 h;初始Na CN浓度为0.5‰,L/S=4,氰化时间为24 h。在此条件下,硫、砷的脱除率分别为99.99%和52.56%,金的浸出率为88.92%。  相似文献   

11.
朱幸福  张文平 《黄金》2021,42(4):71-75
为探索某金矿石特性,采用BPMA自动测试系统、显微镜、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等,并分析了影响金、银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该矿石为高硫、高砷、高钙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为6.62 g/t、银品位为58.90 g/t;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多呈粗—中...  相似文献   

12.
马晶  任金菊 《黄金》2008,29(4):38-41
对某碳质微细粒金矿石研究采用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降低了矿石中碳质矿物活性,抑制了碳质矿物对已溶金吸附,使金浸出率达88.49%,活性炭对金的吸附率为99.71%。预处理—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比直接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灰岩型含碳微细粒金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泥氰化及添加助浸剂强化浸出的试验研究,试验确定添加Pb( NO3)2作助浸剂,能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72.57% ~ 73.14%.浸渣中的金大部分系有机碳吸附劫留,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必需采取措施消除有机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外某含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某选矿厂浮选所得金精矿,其中杂质元素砷、硫、铁主要以毒砂和黄铁矿的形式存在于金精矿中,多数金被包裹在硫化物中。该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有70.89%。对比通过碱浸、细磨和热压氧化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后金的浸出率,最终选定酸性热压氧化浸出。在氧化矿浆浓度20%、氧分压0.7MPa、搅拌速度600r/min、温度160℃、氧化反应3h的预处理后进行氰化浸出,金浸出率达到97.49%。  相似文献   

15.
某难选金矿石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红梅  杨金林 《黄金》2006,27(5):39-41
根据矿石性质及生产实际情况,试验从常规浮选、抑碳浮选和粗精矿再磨浮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现场生产改造推荐了试验指标较好的粗精矿再磨浮选工艺。  相似文献   

16.
17.
某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5.08 g/t,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且粒度分布不均匀。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重选、浮选、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金回收指标不理想;采用重选—重选尾矿浮选工艺,金综合回收率为86.45%;对重选—重选尾矿浮选得到的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综合回收率可提高至94.55%;采用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是可行的,可获得较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刚  姚永楠  邢志军  郑晔 《黄金》2012,(10):37-40
陕西某金矿原生矿石为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矿石,金矿物的粒度细小,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且含有砷、碳等有害元素,常规选冶方法金回收率较低。采用强化浮选—精矿压热氧化—氰化浸出提金工艺,金的浮选回收率为82.73%,浮选精矿金的氰化浸出率可达97.27%,金总回收率为80.47%,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提金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直接氰化法、浮选—氰化法和碘化法处理某含铜难处理金矿,并考察了搅拌强度、浸出时间和矿浆温度对碘化浸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法在氰化钠用量为10kg/t时,金浸出率为82%左右,铜浸出率为40%左右;利用浮选—氰化法得到的浮选精矿中金、铜品位分别为36.9g/t和4.69%,金、铜回收率分别为57.41%和62.35%,浮选精矿中砷品位达到4.2%,浮选尾矿氰化金的浸出率为65.96%;碘化试验中金浸出率达到85.3%,铜浸出率低于1%。碘化法比较适宜处理该金矿,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强度400r/min、浸出时间2h、矿浆温度298K。  相似文献   

20.
杨凤  高玉玺  胡春融  范晓峰  王宁 《黄金》2013,34(4):56-59
阐述了极难处理金精矿的特点以及提金难点。对含砷、高碳型金矿石进行了提金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金回收效果并不理想,金浸出率为80.26%;而采用生物氧化—焙烧—氰化联合工艺提金,能获得较佳的金回收指标,金浸出率可提高到91.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