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西分  常红 《黄金》2016,(1):52-55
甘肃某金矿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属于典型的高砷高碳难处理类卡林型金矿。对该矿石采用单一浮选工艺进行处理时,金回收率仅为21.37%;直接全泥氰化时,金浸出率仅为34.62%。根据矿石的性质及探索试验结果分析,确定采用浮选碳金精矿—碱浸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进行处理。通过优先浮选可浮性较好的碳,消除碳对氰化浸出"劫金"的影响;利用高浓度氢氧化钠对砷黄铁矿及硫化矿进行化学分解,打开包裹金;再利用氰化炭浸工艺浸出回收金。该工艺在1 000 t/d炭浸厂应用时,可以获得金品位130.21 g/t、回收率12.18%的碳金精矿,尾矿氰化炭浸金作业浸出率72.16%,原矿金综合回收率达到74.34%;这对中国西部类卡林型金矿的生产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吉友  赵喜民 《黄金》2014,(4):67-69
针对某高硫高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采用常规浮选法、全泥氰化炭浆法和全泥氰化炭浸法进行处理,金浸出率均很低。最终,通过采用钝化—全泥氰化炭浸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较好指标,金浸出率达到82.83%。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金矿浸渣金品位高的问题,本文研究探索降低浸渣中金含量的多种方案。试验进行了原矿直接全泥氰化富氧强化浸出,原矿预氧化—全泥氰化浸出,边磨边浸—全泥氰化浸出,原矿浮选—氰化浸出4个试验方案,为提高该金矿浸出率找到合适的浸出工艺。  相似文献   

4.
梁泽来  薛臣 《黄金》2022,(6):70-72+76
针对老挝某含碳含砷金矿石性质,探索了炭浆浸出、原矿焙烧—焙砂浸出、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浸出、浮选碳精矿焙烧脱碳—生物氧化—浸出工艺。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工艺流程,该矿石适宜采用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浸出联合工艺处理,在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浮选精矿金回收率为95.16%,焙砂金浸出率为88.60%,全流程金总回收率为84.31%。  相似文献   

5.
安徽全椒金矿矿石金的嵌布粒度极细,属于典型的类卡林型金矿。对该矿石采用单一浮选工艺,金回收率仅为10.40%;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仅为23.55%;采用原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仅为37.43%。根据矿石性质,对原矿进行了酸浸预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盐酸酸浸后,再进行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可达到82.03%;酸浸液采用硫酸进行盐酸再生,可获得高品质的氢氧化镁、二水石膏和盐酸,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钙、镁矿物。酸浸预处理可大幅改善提金效率,对中国类卡林型金矿的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晶  任金菊 《黄金》2008,29(4):38-41
对某碳质微细粒金矿石研究采用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降低了矿石中碳质矿物活性,抑制了碳质矿物对已溶金吸附,使金浸出率达88.49%,活性炭对金的吸附率为99.71%。预处理—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比直接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某矿区产出的高碳微细粒金矿矿石含Au 5.43 g/t,经矿石性质分析可知,矿石中的金主要以次显微及晶格金被黄铁矿、含砷黄铁矿包裹,同时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碳,不利于直接氰化浸出。结合矿石性质,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浮选尾矿单独浸出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该原矿矿石,推荐浮选工艺产出的金硫总精矿含Au 28.49 g/t,总精矿中Au回收率为80.52%,浮选精矿可直接外售,总浮选尾矿含Au 1.25 g/t,可采用常规的氰化堆浸工艺对尾矿中的金加以回收,原矿矿石中大部分的有机碳富集于浮选精矿中,为后续的氰化浸金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洛南某高碳难处理金矿石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尾矿焙烧—水淬—氰化浸金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试验指标;浮选闭路流程获得金粗精矿金品位42.14 g/t、金回收率61.88%,金精矿金品位16.26 g/t、金回收率11.49%;尾矿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为75.68%,金总回收率达到93.52%。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海某金矿矿床深部原生矿石性质,对其进行了选冶工艺流程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金精矿焙烧—氰化炭浸工艺提金较为适宜。在磨矿细度-200目占70%的条件下,得到产率8.50%,金品位43.07 g/t,金回收率86.27%的金精矿;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提取金,金的作业浸出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10.
某金矿石含砷、含碳,且金嵌布粒度细,部分包裹于黄铁矿、毒砂、脉石矿物中,属于典型的难处理金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开展了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金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选冶试验研究,并详细考察了磨矿细度、pH调整剂、捕收剂等对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金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工艺,金总回收率为73.03%。研究结果可为含砷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西凤山某含砷含碳微细粒难选冶金矿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采用原矿浮选—浮选金精矿热压氧化—氰化炭浸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浮选粗精矿金品位12.32 g/t,金浮选回收率91.36%,砷、硫的氧化率均为98.68%,金的氰化浸出率92.42%,金的总回收率为84.43%。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某含砷含碳微细粒嵌布难处理金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试验采用了原矿细磨后直接氰化浸出,浮选预处理后尾渣氰化浸出,氧化焙烧预处理后烧渣氰化浸出工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焙烧-烧渣氰化浸出工艺可获得83.45%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含碳砷微细粒难处理金矿石为对象,浮选获得金精矿品位37.97g/t,金回收率93.04%;原矿直接氰化浸出率很低;原矿焙烧氰化金浸出率94.82%;浮选精矿焙烧氰化金浸出率97.00%;浮选+氰化总回收率90.25%。  相似文献   

14.
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炭浸法提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含砷、高碳的特点,采用生物氧化-氰化炭浸提金工艺,考察了矿浆浓度、氧化时间、溶氧量、搅拌速度、培养基用量等因素对Fe、As、S脱除率、硫化物氧化率及金浸出率的影响。氰化炭浸试验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由直接氰化炭浸时的15.53%提高到95.82%,同时分析了氧化过程Eh、pH变化及Fe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某高砷、高碳、贫硫、微细粒难浸型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42%左右。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6.3%,采用"中温中压预氧化—三段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9.66%。并对生物氧化、热压氧化、焙烧氧化3种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热压氧化、焙烧氧化相比较,细菌氧化工艺投资少、成本低,且金、银回收指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6.
细菌氧化—炭浸法处理含砷难浸金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崇阳金矿因金呈细粒或微细粒包裹在硫化物中,原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7~8%;经浮选富集除去大部分碳酸盐、石英和粘土矿物后,碳、硫混合精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也很低,仅为20%;而经细菌氧化预处理后再氰化,金浸出率则明显提高。细菌氧化过程中,随氧化时间延长,金浸出率升高,氧化至5d时,砷已基本氧化完全。细菌氧化过程中,砷黄铁矿的氧化程度直接影响金的浸出:砷氧化率越高,越有利于金的浸出。炭浸可有效解决矿物对已溶金的吸附。细菌氧化炭浸法可使崇阳金矿金浸出率从细菌氧化氰化时的70%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从广西某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中提取金,考察了矿浆浓度、体系pH、氧化时间、溶氧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金浸出率由直接氰化浸出时的16.35%提高到77.78%,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某含砷、碳的砷金矿、原矿焙砂以及氰化浸渣的物质组成研究表明,金在原矿中呈不可见-不可直接浸出的形式存在,该矿石属"难处理金矿石"。矿石焙烧后,其中所载的不可见金转化为可氰化浸出的不可见微粒金。浸渣中赤铁矿和脉石载金是构成渣中Au损失的2种主要因素。针对该砷金矿特点,采用原矿焙烧工艺流程提金,试验结果表明,砷金矿通过氧化焙烧-氰化浸出,金的浸出回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辉绿岩硫化矿进行全泥氰化浸出、浮选、柱浸浸出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0%的条件下进行全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3.5%;在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8%的条件下进行浮选,金的回收率为56.21%;经预氧化处理后进行柱浸浸出,金的浸出率为67.5%。经工艺方案比较表明,在黄金价格240元/克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堆浸工艺来处理该辉绿岩硫化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含砷锑金精矿砷、锑含量高难处理,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提高金氰化回收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碱浸预处理—两段焙烧—焙砂再磨—氰化浸出工艺,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获得金浸出率90.23%的较好指标,较直接氰化金浸出率提高57.46百分点,较金精矿直接两段焙烧后再磨氰化提高5.26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