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烧锅营子金矿区按含金矿脉排列、矿脉构造、产生条件、矿石组合和建造,可将矿脉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复合脉型和复脉带型等四种矿化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带趋势和矿化地质特征.矿区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分带因矿化类型不同,其发育程度各异,复合脉型金矿系矿区最重要的金矿类型,其蚀变分带模式,以含金石英脉为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黑云母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状黑云母花岗岩→碳酸盐化黑云母花岗岩→钾长石化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蚀变作用期次可划分为成矿前钾长石化,成矿早期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成矿期硅化、黄铁矿化,成矿晚期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者乃是硅化、黄铁矿化.  相似文献   

2.
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南部,夹皮沟本区金矿床西南侧。矿体产于夹皮沟群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中,以石英脉型矿体为特征,两侧和深部见有细网脉浸染型矿化。研究认为,二道沟金矿成矿与夹皮沟群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钾质花岗岩密切相关;北北西向矿化蚀变韧性剪切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绿泥石化、黄铁绢英岩化为蚀变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u与S、Bi、Ag、Cu、Pb、Zn、Hg、Sb、Te、Mo等成矿元素构成稳定组合,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3.
彭家楼金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核部大崎山穹窿的南缘,矿体呈脉状、透镜体状赋存于北西向断裂构造中,膨大狭缩、尖灭再现、舒缓波状产出特征明显,工业类型属于石英脉型。围岩蚀变主要有钾化、(烟灰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且具有对称带状分布特征,其中(烟灰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根据含金石英脉充填穿切二长花岗岩的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09. 53 Ma±0. 91 Ma,从而限定了彭家楼金矿床成矿时代,金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
韧性剪切带控制的“焦家式”金矿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州北部的金矿主要受三山岛和焦家两大断裂控制,断裂内发育诸多的糜棱岩、SL构造岩,石英丝带(L线理)、旋转碎斑和S面理,宏观、微观特征都证实其属于脆—韧性剪切带。研究证明,韧性剪切作用发生在郭家岭岩浆结晶分异的脉岩侵入之后,其时间推测约在126~122 Ma之间。当被主成矿期含金热液充填交代后,糜棱岩、SL构造岩相应形成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矿石和脉状黄铁绢英岩化矿石。韧性剪切作用的深度较大,推测这2条脆—韧性剪切带约在地下5 500 m的深度交会。沂沭断裂带东侧的次级构造——早白垩世形成的NE向脆—韧性剪切带与郭家岭花岗岩的复合部位,是形成世界级蚀变岩型金矿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表明:含金蚀变带与金牛山破碎带形成的次级韧脆性断裂带有关,并普遍发育浸染状、斑杂状黄铁矿化;矿体主要赋存于含金蚀变带下盘,矿体产状、含金蚀变带产状均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从矿化中心至两侧具有"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钾化花岗岩带→未蚀变二长花岗岩"的演变规律;岩浆岩、构造和围岩蚀变是主要的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之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内。古远古代吕梁运动,区内发育大面积岩浆弧花岗岩,该酸性侵入岩携带含矿热液形成初始矿源层,晚志留-早泥盆世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对初始矿化进行了叠加改造,形成了区内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及断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岩矿石及含金石英脉矿石。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为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萤石。岩石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是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类型,其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碎裂岩化、绢英岩化、褐铁矿化。经研究该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区域侵入岩标志、矿床蚀变特征、构造及化探异常标志等可以作为矿区及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胶东型金矿是指产于胶东地区,在同一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下,由相同的热液成矿作用在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不同围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成因相同、形成时代相近的一系列金矿自然类型组合,它不是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反映构造环境、成矿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规律的金矿成因系统。胶东型金矿是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岩和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类型的统称,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涵盖了构造破碎带蚀变交代型、裂隙充填石英脉型、裂隙充填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碳酸盐岩中裂隙充填蚀变型等胶东所有金矿成因类型,由于成矿时所处构造位置和容矿空间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金矿类型的集合体。胶东型金矿特征集中体现在3期成矿热事件、3个成矿系列和3期成矿作用上,与金矿关系密切的是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3个构造—岩浆热事件,即与胶北地区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有关的钼(钨)—金矿成矿系列、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金(银)矿成矿系列和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铜—铅—锌—钼—金矿成矿系列,对应于胶东金矿的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叠加成矿期。胶东型金矿表现形式为北东成串、东西成带,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形式,具有脆性断裂控矿、金矿床等间距性分布和侧伏特征等规律。胶东型金矿具有全新的金矿成因内涵,它反映的既有矿床类型的组合又有成因特征的鲜明特色,是对金矿成矿理论的提升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隋风春 《甘肃冶金》2012,(1):95-97,101
瓦屋沟金矿床是李岷金矿带上李坝金矿田内中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南测毗邻李坝金矿床,北侧与赵沟金矿床接壤。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体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等对瓦屋沟金矿床进行了论述。矿带总体呈86°~115°方向延伸展布,受F3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特征显示:断裂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程度的高低与蚀变的强弱呈正相关,蚀变越强,矿化程度就越高;蚀变越弱,矿化程度就越低,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最不密切的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  相似文献   

9.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臣  曲少翠 《黄金》2006,27(2):17-20
大磨曲家金矿床为破碎带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矿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多金属矿化矿石及少量含金石英脉。矿床主要经历热液和表生2个成矿期及5个成矿阶段。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晶隙金、裂隙金,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二者占79%;金矿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占69%。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东堡子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 《黄金学报》2000,2(1):1-5
东堡子金矿床赋存于远离火山喷发中心的哨子河火山-沉积盆地南缘粗面斑岩中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矿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硅化岩型金矿。粗面斑岩中成矿前北东-东西断裂破碎带为矿化蚀变带的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成矿前及成矿期节理裂隙系统在矿化蚀变带基础上具体控制矿体的形成与分布。东堡子粗面斑岩即是成矿母岩又是矿体的围岩,粗面夺次火山期后热液和金矿流体,在粗面班岩中形成蚀变和金矿化,。金矿化与黄铁矿化、硅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雪峰山地区白岩垄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南华准地台过渡地带,即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白岩垄金矿床赋存于震旦系长滩组砂岩中,受溆浦-武阳和安化-黎坪等深大断裂的地质构造影响,其金矿体产出于硅化石英岩、黄铁绢英岩化强烈部位及硅化石英岩两侧有石英脉穿插的黄铁矿绢英岩蚀变带。本文详细分析了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型,为该矿床未来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峒岭金矿床位于胶东重要的牟—乳金矿成矿带内,受峒岭—小陶家断裂带及其次级的压扭性断裂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二长花岗岩,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充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在对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的总结后,认为,本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可对本区金矿的勘查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重要进展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4 500余吨。通过全面梳理并总结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成果,从典型矿床空间分布、控矿要素、矿床类型及规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区深部找矿工作。研究表明,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均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巨型金矿床,近年来在三山岛北部海域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470 t,在焦家成矿带的曲家、东季-南吕、南吕-欣木、朱郭李家、焦家深部和新城深部等矿段提交的金资源量均超过100 t,在纱岭矿段提交金资源量389 t。焦家和三山岛2个巨型金矿床分别沿2条大致平行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的对应位置分布,相向而倾,金矿体表现为“阶梯式”分布规律,现已揭露2个成矿台阶,断裂走向的拐弯部位和菱形格状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玲珑金矿田,近年来主要沿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探明破碎带蚀变岩型深部金资源储量逾500 t,致使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明显超过了石英脉型金矿,从而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矿化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有蚀变岩(主断裂带中)、下有石英脉(主断裂下盘)”的特征。在栖霞金矿田,拓展了沿主要断裂带开展深部找矿的新方向,在台前-陡崖断裂的栖霞笏山村探明了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蓬家夼金矿田开展的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近70 t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控矿断裂呈铲式阶梯状和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与胶东其他金矿床不同,主要为碳酸盐脉型金矿石,被命名为“辽上式”金矿。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成果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依然巨大,重点找矿方向有胶西北3条主要成矿带深部、栖霞金矿田和蓬家夼金矿田深部及三山岛北部海域,而在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深部空间找矿潜力不大。经初步推测,胶东3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不少于6 000 t,5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将会超过10 000 t。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栖霞市栾家沟金矿区位于胶东金矿富集区,金矿体赋存于郭家岭序列斑状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体内的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二长花岗质裂隙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细脉浸染原生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金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  相似文献   

15.
李清玉  向胤合  杨斌  王慧 《黄金》2016,(9):20-23
黄埠岭金矿床位于灵北断裂带南西段,主要控矿构造为灵北主断裂上盘次级断裂,直接赋矿围岩主要为黄铁绢英岩。红化蚀变在含矿断裂上、下盘的玲珑型花岗岩中均有发育。岩石化学分析显示,玲珑型花岗岩在红化蚀变中K_2O含量降低,红化蚀变过程中有碳酸盐矿物的聚集,且红化蚀变岩是黄铁绢英岩中铁质的提供者。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SO_4~(2-),阴离子质量分数SO_4~(2-)Cl~-F~-。黄埠岭金矿床的形成可以表述为电解成矿机制,红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阳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元素的活化区。含金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阴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矿物的聚集区,Au~+的沉淀与电极反应有关。水的电离反应是维系该成矿体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表明: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位于焦家—新城断裂破碎带下盘,展布特征与断裂面特征基本一致,且在走向上与倾向上具有分枝复合、膨大狭缩特征;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从矿体中心部位向两侧围岩具有"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带→花岗闪长岩带"的规律;矿体的形成与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具有良好的时空耦合关系,焦家—新城断裂带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17.
荆竹大山金矿位于湖南省临湘市北部,属于湘东北金矿矿集区。矿区处于扬子地台褶皱区的南部,新华夏系北东向沙湖-湘阴深切断裂的东侧,临湘山字型弧形构造的中心部位,区内构造复杂,有利于成矿。出露元古界冷家溪群地层,岩性较单一,岩浆岩不发育。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成矿条件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沿断裂带局部充填石英脉,并出现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该金矿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其中蚀变破碎岩型金矿是区内的主要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18.
刘日富 《黄金》1997,18(7):13-15
胶东西北地区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金矿床类型刘日富(山东省莱州市望儿山金矿)胶东西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产金地之一,区域内金矿床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及硫化物石英细脉型,各类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1区域地质概况该区位于胶东地盾胶北隆起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19.
方春家  赵军 《甘肃冶金》2005,27(3):67-69
老豆村金矿床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德乌鲁石英闪长岩与老豆村石英闪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矿床受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以脉状、透镜状、豆芽状赋存于这些断裂破碎带中。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周杰斌 《甘肃冶金》2011,33(1):56-60
录斗艘金矿床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德乌鲁石英闪长岩与录斗艘石英闪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矿床受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以脉状、透镜状、豆芽状赋存于这些断裂破碎带中.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