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之一的混凝土材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应运而生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更是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21世纪混凝土,受到了学术和工程界的极大关注。而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国内尚存在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同认识的现象。本文以高强度和耐久性为出发点就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关系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智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展望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1 高强化与高性能化是当代混凝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人造建筑材料,推广应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人类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大部分原材料可就地取材。消耗能源较少,今后仍将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近年来混凝土技术还将继续发展,高强度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它将成为跨世纪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4.
混历上是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大宗的建筑材料,高强与高性能则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高强检的重要特点就是强度高、变形小、耐久好,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重禁、高耸发展和承受恶劣条件的需要。而高性能破不仅要束检要达到高强,而且g有高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粉煤灰等量替代硅酸盐水泥利用压蒸工艺配制C80高强混凝土,试配结果表明,利用粉煤灰在压蒸工艺条件下可等量取代35%的525R硅酸盐水泥产C80混凝土,同时可降低23%的高效减小剂的掺量,管桩试生产结果表明,可大大减少水泥掺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令人耳目一新的混凝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怀  周洁 《山东建材》2003,24(5):64-67
近年来 ,新型混凝土层出不穷 ,其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下面对有关技术作一介绍。1 新型混凝土生产技术1 1 纤维加固多孔混凝土纤维加固多孔混凝土是加固合成纤维与多孔混凝土的合成体。多孔混凝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间有些小气孔。常规水泥是纤维加固多孔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用白水泥或灰水泥。为了增添艺术色彩或物理作用效果还可用着色水泥 ,水与水泥和成的泥浆膏通常体积会涨大到原来的两倍 ,之后要加入一种特殊的聚丙烯纤维混合 ,多年来聚丙烯纤维一直用来加固常规混凝土。与普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半轻质强度钢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使用石英砂能使轻质混凝土有效地获得高强度,钢纤维能明显地提高轻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初裂强度和剪切强度等;在所有情况下,钢纤维的掺入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8.
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再生混凝土(RegeneratedConcrete),又叫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是用.旧建筑物上拆下来的废弃混凝土碎块作粗骨料,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因为它是对废旧混凝土进行加工,使其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的建材产品,所以称其为再生混凝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德国、日本等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到现在已召开了三次有关废混凝土再利用的专题国际会议。再生混凝土利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研究课题,有些国家还采用立法形式来保证此项研究和应用的开展。例如日本建设省在1992年提出了“控制建…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粉煤灰加气砼隔墙板生产的工艺,原材料,产品规格及性能。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商品砼的发展历史,对当前商品砼技术发展中的若干方向性问题提出看法,并对我国商品砼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新型超缓凝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立久  张铁民 《混凝土》2000,(10):58-59,63
本文以氟硅酸盐、铝硅酸盐和过渡元素为主要成分,开发出新型超缓凝剂,缓凝时间超过42h。28d强度与基准混凝土基本相同。采用绝热温升法测定了这种超缓凝剂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影响,并通过SEM等研究其硬化体显微结构,进而探讨了超缓凝机理。工程实际应用表明该超缓凝剂有广阔应用前景,如避免冷接缝,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坍落损失和开发混凝土施工新工艺以及避免夜间施工等。  相似文献   

1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适应了高层、重载、大跨度等现代土木工程对结构强度高、刚度、耐久性好的要求,同时满足现代化生产施工,是钢筋混凝土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阐述了国内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概况;重点对钢纤维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以及钢骨混凝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国外振压混凝土在建筑水坝、道路路面和修补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乃谦 《混凝土》1996,(6):16-22
本研究是利用广东黄浦电站的一经有粉煤灰,与硅酸盐525^#水泥,普通砂石,以及高效减水剂,配制坍落度为18-20cm,抗压强度为50-80MPa的高强度,高流态混凝土,提供地斧东山口车站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含粉煤灰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肇元 《建筑技术》1997,28(9):641-643
本文所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强度,均按我国的标准表示;凡国外数据由于强度测定的标准试件不同,均已近似换算到与我国标准相当的数值。1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应用概况具有良好的工作度并能预拌生产和泵送施工的现代高强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水泥、水、砂、石)中引入高效减水剂之后,从7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的,以后又在其组分中加入硅粉、超细矿渣、优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而使其性能更趋完善。最早大量应用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对象是高层建筑。利用高强混凝土的高强、早强及高变形模量的特点,可以大…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与超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冯乃谦 《混凝土》1998,(2):6-10
1.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以高耐久性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高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低于0.38,这样从理论上可以阐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仅存在水泥凝胶、凝胶水和大约8%左右的孔限;而无毛细水‘”。混凝土具有高的抗渗性与耐久性。根据上述理论,许多国家开发和应用了低水灰比的高强度混凝土。1979年,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成立了高强混凝土委员会,有系统地研究与推广高强混凝土(HSC);并于1982年将100MPa的HSC用于美国芝加哥贸易大厦。1989年,在芝加哥商业大厦6层以下的柱子,使用了强度为96MPa的…  相似文献   

18.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乃谦 《建筑技术》2004,35(1):20-23
混凝土100多年来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也是强度与性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按其强度和性能提高划分其发展过程,混凝土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故高性能混凝土成为今后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及碳纤维功能混凝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轻质非金属新型材料,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普通混凝土中加入短切碳纤维而构成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它不仅抗拉强度高、极限抗拉应变大,而且还具有温度和压力的自感知及电磁屏蔽等特性,是土木工程界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监测以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智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展望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