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怡楠  高景林  王玉洁 《农药》2014,(3):206-209
[目的]明确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及呋虫胺对海南中蜂(Apis cerana hainana)工蜂的急性毒性,并评价这些农药对海南中蜂工蜂的风险性。[方法]利用摄入法和点滴法测定几种农药对海南中蜂工蜂的急性经口和接触毒性。[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啶虫脒可湿性粉剂(LC50为267.273 mg/L)对海南中蜂的毒性为低毒,啶虫脒原药(42.071 mg/L)和可溶粉剂(157.163 mg/L)的毒性为中毒,其他药剂均为剧毒;急性接触毒性试验中,所有供试农药对海南中蜂的毒性均为高毒。啶虫脒可湿性粉剂的危害商值(HQ)为19.3,对海南中蜂危害不大,其他3种制剂对海南中蜂均有害。[结论]蜜源植物花期应尽量避免使用吡虫啉、呋虫胺及烯啶虫胺等对海南中蜂高毒的新烟碱类农药,慎用啶虫脒。  相似文献   

2.
<正>新烟碱类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在国内外市场发展很快。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取得不少进展。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据预测,新烟碱类产品今后5年内将占全球农药总量的15%~2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柑橘木虱在新烟碱类杀虫剂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药性,为开发和应用这类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用药膜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的柑橘木虱成虫对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的LC50、LC95和抗性指数。[结果]已对吡虫啉、啶虫脒产生抗药性的柑橘木虱种群,虽然从未施用过噻虫嗪、呋虫胺和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但对它们的抗性倍数也已达低抗至中等抗性水平。[结论]柑橘木虱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啶虫脒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4.
新烟碱类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的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噻虫嗪、噻虫啉、烯啶虫胺、氯噻啉等4个新烟碱类杀虫剂与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2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联合作用,为复配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室内采用浸渍法对蚕豆蚜进行毒力测定,采用等效线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8个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蚜虫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胺、氯噻啉、呋虫胺,4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18个组合的联合作用表现出增效、相加或拮抗等,并未发现明显规律。从18个组合中优先推荐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5∶1)、噻虫嗪+联苯菊酯(5∶1)。在复配研发时,切不可盲目模仿,必须以实际筛选试验结果为依据,也希望复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抗性治理和减量使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一类植物源杀虫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阻断昆虫中暑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目前已商品化或即将商品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氟啶虫酰胺、nithiazine、AKD-1022、JP-339、cyanotropanes(Ⅰ、Ⅱ)等。但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常用杀虫剂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采用摄入法和触杀法测定了4种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经口毒性和接触毒性。结果表明:4种杀虫药剂对蜜蜂的经口毒性大小顺序为茚虫威〈啶虫脒〈噻虫嗪〈甲维盐,其中茚虫威对蜜蜂的摄入毒性为中毒,啶虫脒为高毒,甲维盐和噻虫嗪为剧毒;接触毒性大小为甲维盐〈啶虫脒〈茚虫威〈噻虫嗪,其中茚虫威、啶虫脒和甲维盐对蜜蜂的接触毒性为高毒,噻虫嗪为剧毒。  相似文献   

7.
李庆凤  黄健波  高菊芳  袁建忠 《农药》2014,(10):762-764
[目的]评价呋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啶虫咪、噻虫嗪和吡虫啉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饲喂法分别测定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除噻虫啉外,其余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德国小蠊成虫和3龄若虫的触杀活性均高于氟虫腈。呋虫胺活性最高,KT50分别为6.29、5.90 min。1%饵剂饲喂成虫和3龄若虫72 h的死亡率均可达到75%以上。其中呋虫胺为最高,分别为98.15%和94.27%,稍逊氟虫腈(100%、100%)。[结论]呋虫胺对德国小蠊具有极好的触杀和胃毒活性,是一个替代氟虫腈合适的候选卫生杀虫剂。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法国禁止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法案生效,根据禁令,9月1日起法国禁止销售与使用五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啶虫脒),法国也成为欧盟首个为保护蜜蜂种群禁用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国家。在法国,新烟碱类杀虫剂被广泛运用在甜菜、小麦、油菜、果树、葡萄等作物上,用来防治毛虫、粉蚧、蚜虫或其他有害昆虫。自2000年来,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马铃薯甲虫已在北疆为害近20年,多年的化学防治使其对常规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寻找替代农药品种变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方法]采用点滴法于2009、2010年测定了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疆北疆6县市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这些田间种群均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和啶虫脒相对毒力比为1∶0.87∶1.90∶7.20,其中啶虫脒的毒力最强而噻虫嗪最弱。[结论]4种新烟碱类农药对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触杀毒力的差异与其田间种群对常规农药的抗性无关,可用于马铃薯甲虫防治及抗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七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室内毒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吡虫啉、啶虫脒等7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毒力。采用浸渍法对7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甘蓝蚜虫对啶虫脒的敏感性最高,LC_(50)为1.7566 mg/L,甘蓝蚜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低,其LC_(50)为12.2627 mg/L,七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对甘蓝蚜虫的活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应用,但要密切注意这类药剂交互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自1984年由拜耳公司和日本农药合作开发的吡虫啉问世以来,新烟碱类农药的研究在全世界农药界受到高度关注,对此类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此后,不断有新烟碱类的农药问世,包括:啶虫脒(日本曹达)、烯啶虫胺(日本武田)、噻虫胺(拜耳)、噻虫啉(拜耳)、噻虫嗪(瑞士诺华)、呋虫胺(日本三井)等。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7,(4)
[目的]评价5种常用杀虫剂对陆生生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摄入法和触杀法测定虫螨腈、噻唑膦、氟胺氰菊酯、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虫螨腈对意大利蜜蜂经口毒性LC_(50)(48 h)为6.13 mg a.i./L,对意大利蜜蜂接触毒性LD_(50)(48 h)为0.332μg a.i./只,均为高毒。噻唑膦对意大利蜜蜂经口毒性LC_(50)(48 h)为3.33 mg a.i./L,对意大利蜜蜂接触毒性LD_(50)(48 h)为0.828μg a.i./只,均为高毒。氟胺氰菊酯对意大利蜜蜂经口毒性LC_(50)(48 h)为202 mg a.i./L,为低毒;对意大利蜜蜂接触毒性LD_(50)(48 h)为2.64μg a.i./只,为中毒。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经口毒性LC_(50)(48 h)为0.141 mg a.i./L,为剧毒;对意大利蜜蜂接触毒性LD_(50)(48 h)为0.00709μg a.i./只,为高毒。烯啶虫胺对意大利蜜蜂经口毒性LC_(50)(48 h)为0.0951 mg a.i./L,为剧毒;对意大利蜜蜂接触毒性LD_(50)(48 h)为0.0324μg a.i./只,为高毒。[结论]上述5种杀虫剂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试验均表现出不同等级的毒性,对陆生生态环境均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烯啶虫胺与氯噻啉复配的可行性,并明确其复配后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测定烯啶虫胺、氯噻啉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活性水平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当烯啶虫胺与氯噻啉之间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1、2∶1、3∶1、4∶1时,都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最佳配比为2∶1,共毒系数(CTC)达到159.6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烯啶虫胺·氯噻啉(2∶1)混剂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4.75%,明显优于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79.12%)、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70.73%)和3%啶虫脒微乳剂(70.54%)3种对照药剂。[结论]烯啶虫胺与氯噻啉按照2∶1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罗懿  涂鑫悦  郝强  王向东 《农药》2023,(11):849-851+858
[目的]明确西昌市葱蓟马田间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的抗药性,为防治葱蓟马药剂的科学运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了西昌市葱蓟马田间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结果]供试葱蓟马田间种群对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抗药性,抗性倍数为14.78~72.47,处于中等至高等抗性水平;葱蓟马成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高于葱蓟马的若虫,各药剂2者抗性倍数比均大于2。[结论]在实际生产中,由于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较强的抗性且成虫抗性更强,可考虑在若虫期进行施药并使用其他类型的药剂进行替换。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7,(5)
[目的]明确13种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的毒性效应,评估农药对家蚕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饲喂毒叶法测定13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采用风险商值(R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较高,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的毒性较低,杀虫剂的RQ均1。[结论]呋虫胺、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和联苯菊酯对家蚕存在风险,最外围桑树上的戊唑醇对家蚕存在风险,但次外围桑树上的戊唑醇对家蚕造成的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6,(4)
[目的]评价三唑类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经口和急性接触毒性,并利用计算危害商值的方法对其做出风险性评价。[结果]三唑酮、三环唑和丙环唑对蜜蜂急性毒性为低毒,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氟环唑对蜜蜂急性毒性为高毒,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结论]生产应用中选择对蜜蜂风险性低的品种,并尽量避开蜜源区及流蜜期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烟碱类农药呋虫胺的开发沿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丽华 《世界农药》2004,26(2):16-19,32
烟碱(1)多年来一直用于害虫防治。上世纪80年代,壳牌公司发现了噻虫醛(nithiazin)(2),此后拜耳公司在1991年发现了吡虫啉(3)。这些发现加速了此类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随后不断有出色的杀虫剂上市,如烯啶虫胺(4,武田,1995)、啶虫脒(5,日本曹达,1996)、噻虫啉(6,拜耳,2000)、噻虫嗪(7,诺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6,(8)
[目的]为明确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试验测定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25%吡蚜酮·毒死蜱悬乳剂、60%吡蚜·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和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2种非靶标昆虫(意大利工蜂和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触杀法测定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通过浸叶法测定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吡蚜酮·噻虫胺和吡蚜酮·毒死蜱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高毒,吡蚜酮和烯啶·吡蚜酮为中毒,吡蚜·噻嗪酮为低毒;吡蚜酮·噻虫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为剧毒,吡蚜酮·毒死蜱和烯啶·吡蚜酮为高毒,吡蚜·噻嗪酮为中毒,吡蚜酮为低毒。[结论]吡蚜酮复配制剂并不都是低毒型农药,4种吡蚜酮复配制剂中,吡蚜·噻嗪酮对非靶标昆虫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复配制剂的使用对延缓吡蚜酮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硫代烟碱类新杀虫剂——噻虫嗪(Thiamethoxa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噻虫嗪(Thiamethoxam)是一种硫代烟碱类化合物,目前称之为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该产品于1991年瑞士诺华公司开始研发其结构与活性,1998年在英国布来顿国际会议上,介绍了该化合物开发情况;与会专家评价为烟碱类第二代杀虫剂中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第一代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nitenpyrem)相比,其结构更趋复杂,杀虫活性更高、对人畜更安全、杀虫谱更广,与环境的相容性更优。与当前推广使用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谭海军 《世界农药》2023,(1):1-12+55
新烟碱类杀虫剂源于对烟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至今已有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和三氟苯嘧啶等10多个品种得以成功开发和应用。以已有专利为基础进行深入的筛选开发,或以已有品种为先导化合物进行创制研究,中国研究机构研发出了多个新烟碱类杀虫剂新品种。从化学合成、作用机制、生物活性、安全性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对中国创制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进展进行总结,旨在进一步推动其产业化和应用,为农药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