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GB/T 7725—2004及日本JIS B 8615 2—1999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套0~12.5 k W空调器环境试验室.试验室由外室和真实民居结构的内室构成,外室由空气处理机组模拟各种环境工况,内室配置温度、湿度等传感器,测量了空调器营造的室内环境温湿度等参数,并分析了室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试验室可用于开发新型空调器,客观评价空调器所营造环境的舒适性,并为环境舒适性的主观评价提供条件.进行了各种工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干球温度控制精度小于1℃,相对湿度控制精度小于5%,均满足工况控制要求;同时获得了空调房间内的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2.
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别超过5℃ 使用空调是室内防暑降温的主要方法,也是城市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部分.但是使用空调应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室内温度也不宣调到24℃以下.否则既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又浪费能源.国家推荐家用空调夏季设置的温度为26 ~ 27℃.空调每调高1℃,可降低7% ~ 10%的用电负荷.  相似文献   

3.
结合高温高湿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并通过CFD模拟软件Airpak对采用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室内舒适性进行模拟分析。模拟主要是在稳态的情况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同一房间分别采用太阳能溶液除湿辐射空调系统和传统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使用这2种空调系统的室内热舒适环境,主要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模拟房间1人体活动区域内温度基本保持在约26℃,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风速在0.05~0.15 m/s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布较为均匀,无吹风感,热舒适性较强;而模拟房间2人体活动区域内温度基本保持在约24℃,相对湿度在40%~80%之间,风速在0.3~0.5 m/s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布的均匀性较差,有吹风感,热舒适性较差。设计的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湿度及速度均分布均匀、波动小且都在相应的舒适区内,室内速度场及室内热湿环境比传统空调系统优越,克服了传统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热湿地区的应用限制,且可充分利用热湿地区丰富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为高温高湿地区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一种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节能》2018,(10)
研究空调的能耗与温度设置值的关系,将空调的能耗建立为与温度相关的函数模型;在Matlab中通过编程求出空调在不同设置温度下的室内热舒适温度指标(Predicted Mean Vote,PMV)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接着以空调能源消耗花费最少为优化目标,在满足人体舒适度的基础上对空调的设置温度进行约束;最后通过算例表明优化空调的设置温度可以降低一天的耗能费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青海地区气候条件和当地农村建筑特点,以大柴旦为例,基于非平衡保温理论计算该地区不同朝向传热系数限值,其中,南墙≤0.62 W/(m~2·K),东、西墙≤0.51 W/(m~2·K),北墙≤0.44 W/(m~2·K),并通过谐波反应法计算对比无保温、平衡保温和非平衡保温墙体的衰减延迟、净失热热流和内表面温度。结果表明,非平衡保温墙体内表面平均温度比无保温墙体高3.14~4.98℃,总体节能率达74.4%。同时非平衡保温墙体总净失热量小于平衡保温墙体,满足标准节能要求,且其各朝向内表面平均温度差异最大仅为0.08℃,小于平衡保温墙体的0.48℃和无保温墙体的1.81℃,可有效降低室内不对称辐射温度差异、增加室内人员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秦娜  赵军  崔俊奎 《太阳能学报》2011,32(1):112-119
主要研究了直接式原生污水源热泵冬季供暖工况下的自控调节特性。通过对系统的自动控制可知,当室内温度从20℃降到18℃时,频率控制器启动,系统各参数维持稳定,房间热负荷约为15kW,控制器未做出大的调节;随着室内温度从18℃上升,压缩机的频率降低,通过PID的调节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18℃附近,此时热负荷为9.5kW,压缩机耗功降低了48%,COP从3.4上升到4.1。当室内温度在16~20℃之间变化时,控制器随室内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温度,自动做出调节。为了维持温度在18℃附近,房间的热负荷量约为11.5kW,功耗3kW,COP为4,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系数分别为1192和292W/(m~2·K)。  相似文献   

7.
1 室内空调系统电耗状况世界各国室内空调(包括采暖)所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总消耗的比重很大。美国和日本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约占能源总用量的1/3;瑞典约占45%。我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及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要求居住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流动速度等。对未来空调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将加快空调系统的普及应用。据悉,我国空调器的销售量由1981年的12800台猛增到1991年的418000台。国内的空调器生产厂家已发展到63家,其中年产万台以上的有20家。据1991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相似文献   

8.
风冷太阳能双级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额定制冷量为12.3 kW的风冷太阳能双级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性能分析。该系统的制冷量随室内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太阳辐照度增强而增大;COP的变化与制冷量的变化类似,所不同的是COP随着太阳辐照度的增强先迅速增大,当太阳辐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COP基本保持稳定。在室内温度不低于27℃,室外温度不高于38℃,太阳辐照度不低于500 W/m2的条件下,系统的制冷量为7.7~32 kW,COP为0.082~0.107。  相似文献   

9.
变频空调器是新型的高效节能、冷暖兼用的热泵型空调器,它根据室内空调负载大小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转速.变频空调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具有高效节能,制冷制热速度快、温度波动小和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变频空调器由微处理器芯片进行控制,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微处理器芯片,共同担负控制机任务和实现压缩机、风机的调速控制.与定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控制器的设计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0.
采暖节能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善勤 《太阳能》2003,(1):12-12
在冬季,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建筑物必须获得热量。建筑物的总得热包括采暖设备供热(约占70%~80%)、太阳辐射得热(通过窗户和其他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约占15%~20%)和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约占8%~12%)。这些热量再通过围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和门窗等)的传热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向外散失。建筑物的总失热包括围护结构的传热热损失(约占70%~80%)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热损失(约占20%~30%)。当建筑物的总得热和总失热达到平衡时,室内温度得以保持,见图1。因此,对于建筑物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建筑物外…  相似文献   

11.
朱新荣  白鲁建  杨柳 《太阳能学报》2015,36(6):1337-1343
以西安地区既有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蓄热和夜间通风对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由7月22日至8月9日的实验结果可知,采用夜间通风措施与未采用通风措施房间的平均室内温度差值为1℃,最大差值超过2℃,采用蓄热措施后其室内温度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约3℃。通过分析室内温度变化频率可知,大部分时间实验房室内温度超过28℃;采用蓄热措施后,其中仅有21%的时间室内温度高于28℃;而采用蓄热体和夜间通风综合措施时,仅有4%的时间其室内温度超过28℃。因此,如果办公建筑室内热舒适上限温度为28℃,那么有96%的时间可以在不使用空调设备的情况下达到室内热舒适状态。  相似文献   

12.
空调冷凝水利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空调器冷凝水的生成量及蒸发量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KC-20/2011型空调验证,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喷洒冷凝水方式,冷凝器铜管同点温度能降低4.0~12.9℃不等;在广州夏季通常天气,洒冷凝水后冷凝器散热效率可提高约64.8%;实验与分析表明利用空调冷凝水冷却冷凝器不仅能解决冷凝水滴水问题还能大幅提高空调制冷效率,是提高空调节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低温烟气为热源,以R245fa、R152a及不同比例R245fa/R152a混合物为工质,提出新型的再热-抽汽-内回热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ORC)系统,基于美国NIST提供的制冷剂物性参数查询软件(REFPROP)及数学处理软件(MATLAB)混合编程,以净输出功和热效率为主要目标参数,分析系统性能随抽汽回热器出口温度、再热温度、不同比例混合工质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相同蒸发温度下纯工质R245fa的热力性能优于R152a,其最佳的抽汽回热器出口温度分别为70和55℃,抽汽回热器出口温度对系统的影响要大于再热温度的影响;混合工质分析中,在70℃抽汽回热器出口温度、105℃再热温度下,存在R245fa/R152a最佳质量分数比0.85/0.15,对应的净输出功为37.18 k W、热效率为18.52%、火用损为30.08 k W,其中蒸发器、冷凝器所占的火用损最大。  相似文献   

14.
《节能》2016,(10)
为探究高校学生公寓春季室内热舒适状况,采用现场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某高校14间学生公寓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共获得181份有效人体热反应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受试者的热感觉、衣服热阻与操作温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公寓内学生着装的平均服装热阻为0.689clo,90.1%的学生对室内20.4℃的平均温度表示接受;实测热中性温度为17.8℃,预测热中性温度为19.8℃,所期望的室内温度为18.7℃;80%的学生可接受的操作温度范围是17.7~22.1℃,其热接受温度下限比同属寒冷地区西安市的高3.2℃。该研究结果可为兰州高校学生公寓室内热环境的控制和制定其室内热舒适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别选取秦巴山区的两类代表性民居(生土民居和砖混民居),进行冬夏两季的室内外热环境测试,并分析建筑空间形式、构造特点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季湿冷(室外空气温度平均值为4.6℃,相对湿度为71.4%),夏季湿热(室外空气温度平均值为31.8℃,相对湿度为59.1%),而现有民居的空间形式简单并且构造热工性能较差,因此室内热环境质量较差(冬季室内最高温度低于10℃,夏季室内最高温度高于30℃,且冬夏两季室内相对湿度均高于50%)。针对该地区民居构造特征及室内外热环境现状,提出增大南向开窗面积与加强通风相结合,以提高民居冬季集热与夏季自然通风降温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垂直绿化在上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用中的效果,通过实测比较分析了有无垂直绿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绿化系统通过降低外墙外壁面温度、外墙附近空气温度,间接降低内壁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在测试工况下可使室内空气平均温度降低3.01℃,从而降低室内空调负荷以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7.
1.给水系统的热量回收回收冷凝液可节约燃料和净水。由于锅炉铭牌容量增加,其经济效果就大。①回收热量的计算给水温度上升时,每一个单位时间的回收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Q_W=WC_W△T(10~3大卡/时) (1) 式中:Q_W—热回收量(10~3大卡/时) W—给水量(吨/时) C_W给水比热(?)1大卡/公斤℃△T—上升的给水温度(℃) ②实例  相似文献   

18.
超市内陈列柜冷量的泄露容易引起其周边的气温下降,从而造成室内热舒适性降低,为此有必要详细分析陈列柜周边气温对超市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选择典型超市,对其夏季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发现超市环境中存在着明显的温度分布不均现象,进而导致电能的浪费。依据超市室内温度分布不均的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区:陈列柜区、临近陈列柜区和远离陈列柜区。定义供冷与供热状态下陈列柜区的对比温度为陈列柜区温度与临近陈列柜区气温的比值,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热传递原理,分别导出陈列柜区开始供冷与供热的对比温度计算表达式。引入分区平衡温度的概念,绘制出供冷与供热工况下,陈列柜区的两条分区平衡温度曲线。分析表明,陈列柜区的能耗控制需通过调整陈列柜泄露冷量与热回收量以及该区内空调或电加热开启之间的平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三、膜式富氧化燃烧系统的节能分析1 富氧燃烧的节能效果采用富氧空气燃烧时,与普通空气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单位燃料所需要的空气量减少。对同一固体燃料(含 C:80%、H:5%、O:3%,硫不计)的计算表明:每公斤燃料燃烧所需的30%富氧空气理论量为普通空气量的70%,由此,可有下列两种效果:(1)火焰温度升高在基准温度为0℃下及理论空气量下完全燃烧,并且完全没有热损失时的理论绝热燃烧温度 t_(ad)与理论排气量 V_0成反比:t_(ad)=H/(V_0C_(pm)) (4)但是,实际上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 t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低合金高强钢厚壁压力容器的焊接特点。在确定焊接预热、层间和后热温度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焊工的操作条件、接头性能和防止裂纹的产生。厚壁容器焊接时的层间保温对氢的逸出造成了有利的条件。试验表明,在预热温度下的层间保温可以使预热温度降低50℃,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低的预热和层间保温温度。除了预热和层间保温外,后热(去氢处理)是防止焊接接头开裂的重要措施。后热300~350℃,保温1小时,足以获得完好的焊接接头,降低后热温度必须延长后热时间,如果在预热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则至少保温在8~10小时以上,文中还列出了后热温度与后热保温时间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最后,模拟筒节的焊接试验证实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