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中国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总结中国多个城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实践进展的同时,从概念、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实施等角度归纳当前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深入思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与生态环境间存在较为尖锐的矛盾。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安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从非建设用地着手,探讨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以引导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概念辨析及其规划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命题引起了规划业界和学界的较多关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规范性差、规划成果实效性差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整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过程,梳理相关规划研究成果,从而对有关研究中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实质内涵有所把握。进而,通过借鉴若干国外非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即将实施的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提出重新界定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思路,指出应将其理解为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用地分类,用于有关的规划编制。最后,基于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试对这类用地的规划控制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位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现实背景,使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据此本文从非协调性的视角构建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合理性、效益性分析的理论框架——认为"发展"与"吃饭"问题、"人口—经济—空间"城镇化的时空一致性及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条件、城镇人口、GDP、地方财政税收、产业就业非农化及社会非农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区位商和关联系数是其可行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出对城市规模、城镇化质量及制度安排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多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师从意愿上都会把追求规划的确定性列为理想目标,但由于规划编制时存在的主观认识局限性和规划实施中规划对象的变异性,导致了规划与实践的脱离,造成了所谓的规划“失效”.为了实现规划与实施的动态吻合、保持二者的一致性,从而增进城市规划的同步性、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需要在编制规划时预留应对各种未知因素和未来挑战的技... 相似文献
10.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困境及其原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可视为快速城市化和转型期双重背景下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当前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三大困境,而导致保护困境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规划层面的原因。城市发展转型引发的冲击和现行土地制度营造的利益驱动是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发展型城市政体。就规划层面而言,规划编制技术的落后和规划管理的真空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反思与展望: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认识、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进行反思,分析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存在的不足,强调以统筹发展观为认识基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策划,从宏观引导到规划控制,从技术导向到政策导向,探索新时期更为有效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编制与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2.
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的思考 --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厦门市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探讨影响非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和本质原因,参照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进行非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分析和确定,并提出了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体系中的强制性内容,对于如何管理利用好非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两规”协调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探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协调的内容,建立了"两规"的协调体系。客观上预想,通过"两规"规划指导思想、人口和用地规模、规划标准和规范、规划方法等的协调,亦可在规划技术层面实现"两规"的动态协调。 相似文献
14.
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深圳土地开发供应计划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先对深圳市土地供应计划运行机制及 13年来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在肯定土地供应计划在促进城市规划实施和保证城市建设资金良性循环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提出了计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规划导向功能有待加强、中长期计划缺乏、实施约束力度偏弱、计划实施跟踪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规划导向作用、建立中长期和年度计划相结合的完整计划体系、增强对计划的检讨与跟踪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规划视角审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概括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特点以及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修编中遇到的问题,并借鉴城市规划方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完善进行了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规划管理领域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开发控制体系的经验,分析了我国规划管理自由裁量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规划界目前提出的将规划成果法定化和引进公众参与来制约自由裁量权的做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实行"程序法定化"和建立"自由裁量权的经济制约机制"比形式上的规划成果法定化和公众参与可以更为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规划管理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7.
18.
北京市11个新城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街区控规,为了实现新城未来的精致化、细节化规划管理,建设宜居新城,本文通过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北京市现有规划管控体制的分析,积极探索了下一阶段"规划控制+城市设计控制"式的规划管控体系,完善了规划控制要素库(指标库),从"宏观的体系"和"微观的要素"两个层面来体现对城市的细节化管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城镇化与规划调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城镇化可表述为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着眼于分析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特点、功能和地位入手 ,说明城镇化是不可抗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而且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因。通过规划的合理调控 ,城镇化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当前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的加速期 ,必须充分重视和依靠城市规划来设置轨道、加强调控来保证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 ,城乡规划工作也要适应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进行六方面的变革。当前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和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等八个方面的问题。虽然 ,这些问题属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但也必须在保持发展的势头下 ,认真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最近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发[2 0 0 2 ] 1 3号文 )以及九部委的贯彻意见 (建规字 [2 0 0 2 ] 2 0 4号 ) ,正是基于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来加强城乡规划调控的。对以上两文件所提出的若干重点调控措施和创新思路进行了阐述 ,以期统一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