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曲霉在加工食品上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红曲霉色素的特性 1、红曲霉色素 所谓红曲霉色素就是用红曲霉生产的红色天然色素。该红曲霉是与生产豆酱、酱油等所用的黄曲霉是同族的霉菌。主要种类有赤红曲霉、紫色红曲霉、马来加红曲霉等,这些红曲霉生成了红曲素(黄色)、红曲黄素(黄色)、红斑素(红色)、红曲红素(红  相似文献   

2.
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发酵产生的天然色素。传统上红曲霉都是发酵大米生产红曲色素,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小米、玉米、木薯、菠萝蜜籽等谷物及农工业废弃物都被用于红曲色素生产。文章简述了红曲色素的性质,对红曲霉发酵不同底物生产色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红曲色素在红曲霉发酵代谢中生理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傅亮 《食品科学》1998,19(10):10-12
对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合成的红曲色素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红曲色素是红曲霉的一种能量贮存物质,又是一种氮源捕获剂。证实了红曲色素在红曲霉发酵过程中特殊而巧妙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红曲色素在曲霉发酵代谢中生理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亮 《食品科学》1998,19(10):10-12
对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合成的红曲色素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红曲色素是红曲霉的一种能量贮存物质,又是一种氮源捕独剂。证实了红曲色素在红曲霉发酵过程中特殊而巧妙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分离纯化出的10株红曲霉基础上,以18种液体培养基对1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和质谱分析仪测 定各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红曲霉的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特性,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 红曲霉菌株。 结果表明,产红曲色素最适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蛋白胨1%,其中新疆地区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量最高,为 6.81×10-2 mg/mL;新疆地区红曲霉仅在18种培养基中的面筋碱性蛋白酶水解液+葡萄糖发酵液中产生了桔霉素,而红曲霉ZBX天津 在所有培养基发酵液中均未产生桔霉素。  相似文献   

6.
红曲色素属于自然色素的一种,随着生物科技等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底物被运用于红曲霉色素反应加工中,最终得出的红曲霉色素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价值,而且不同底物所产生的色素量也有所差异。文章分析了红曲色素的性质以及不同底物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筛选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株,探讨红曲霉菌株产色素能力以及红曲霉遗传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红曲霉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对41个红曲霉菌株进行固态发酵法研究其在发酵过程中产色素的能力,并结合ISSR分子标记对红曲霉以及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在产色素能力的研究比较中,41个红曲霉中的紫色红曲霉、橙色红曲霉和红色红曲霉相对于丛毛红曲霉、烟灰色红曲霉和白色红曲霉而言,具有更好的产色素能力,且紫色红曲霉相比较橙色红曲霉和红色红曲霉而言,高产红曲色素以及高产各个色素组分的能力更胜一筹,丛毛红曲霉在这6个种中产红曲色素能力最差,同种内的不同菌株产色素能力也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红曲霉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种内聚类分析则显示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并不一定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以大米与玉米粒不同配比为基质,利用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和验证性实验研究了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得出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适条件:大米∶玉米粒为1.5∶1(大米∶玉米粒为18∶12,g/g),氯化铵添加量为2g,水添加量为40mL,培养时间为14天,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005.42U/g。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发现红曲色素受光照和pH的影响比较大,而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红曲色素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红曲色素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对红曲霉合成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红曲霉分批发酵过程中,测定茵体干重、总糖浓度、色价和pH值,经处理后得到茵体生长、红曲色素合成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对比实验数据与模型表明,两者能较好地拟合,基本反映红曲霉发酵合成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10.
对以糯米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糯米为基质,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7%,氯化铵4%,硫酸镁0.4%,糯米初始含水量43%,接种量6%,发酵时间9天,发酵温度32℃。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达1008.8 U/g,比优化前提高了4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