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工艺博大精深,技艺精湛,凝结着高超的集体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优秀组成部分,凭借其丰富的造型、奇妙的釉变、多样的装饰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成为文化史上一朵奇葩。陶瓷绘画是泥、釉、坯、瓷胎、色料、火与绘画结合的艺术。现代陶瓷绘画以特殊的陶瓷材料作为主要创作媒  相似文献   

2.
王采 《陶瓷研究》1996,11(2):65-67
釉里红传统装饰在陶瓷中的运用与创新王采(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釉里红装饰是我国的陶瓷传统釉下装饰方法之一,它是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的色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各式纹样,然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纹样,色彩敦厚,古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中,陶瓷艺人为了全面实现把中国绘画艺术的色彩表现成果转化为陶瓷装饰效果,实现用多种色料来装饰描绘陶瓷而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经过反复的探索,宋代磁州窑有了红绿彩,但是由于上层社会审美时尚的制约未得到发展、到了明代宣德年间,仃了釉下青花蓝色与釉上红色相结合的力法,创造了青花红彩而成为宣德朝的一大创举,为其后成化"斗彩"的出现做了准备、成化年问的陶瓷绘画装饰继承了青花红彩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釉下五彩瓷绘画指在陶瓷上绘画,以绘画工具使用陶瓷色料或在陶瓷立体器皿表面、或在瓷板平面上的绘画表现。釉下五彩瓷绘画是釉下五彩艺术主要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元素符号的艺术特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自身的工艺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兼容其他文化,釉下五彩瓷绘画特质包含了一方面是釉下五彩工艺的特征:瓷质的高雅透亮,色彩的丰富清丽;另一方面是瓷画意境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冯雯 《景德镇陶瓷》2012,(3):126-127
新彩是陶瓷艺术中的釉上彩绘艺术。它与传统的陶瓷釉上彩(古彩、粉彩)属于同类,以色釉装饰为特征,在延续陶瓷艺术装饰形式方面有所发展。新彩包括绘画、刷花、喷花、薄膜移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其特点是色彩丰富,发色稳定,能很好的表现各种题材。新彩旧称洋彩,是清末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方法。因其所用的色料和表现技法都是由外国输入,描绘的纹样也模仿西文,且呈色丰富,工艺性强,很快就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历史的变迁,景德镇陶瓷绘画装饰手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所谓“综合装饰”,指在一件整体构思和综合思考的陶瓷载体上,综合运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和技巧,诸如刻、填、喷、彩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法: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料等不同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不同的彩绘技法等,使多种装饰工艺和技术相互映衬、各臻其妙、  相似文献   

7.
江琴 《陶瓷研究》2007,22(3):90-91
明代洪武年间有釉上红彩,与元时的釉下青花,初时各自彩烧,吾擅其胜。宣德年间才开始有了釉下彩与釉上彩工艺结合的创举。为实现把中国绘画艺术领域的色彩表现成果转化为陶瓷装饰的企望,  相似文献   

8.
综合装饰指的是通过整体构思和综合思考,运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和技巧的陶瓷作品。例如,刻、填、喷、彩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段;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料等不同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不同的彩绘技法等,使多种装饰工艺和技术相互映衬、各臻其妙、各显神采、  相似文献   

9.
戴若冰 《佛山陶瓷》2001,11(3):28-32
1陶瓷色料简述 色料是一种引入色坯、色化妆土、色釉等陶瓷装饰材料中的着色原料,也称着色剂。色料通常是各种人工合成的有色无机化合物,有时也可用发色金属氧化物或天然着色矿物原料做色料。1.1色料的分类1.1.1按使用条件分类 按使用条件不同,可将陶瓷色料分为:高温与低温色料、坯用色料、釉用色料。 (1)高温与低温色料:低温色料使用温度通常在850℃以下,常用于日用陶瓷釉上装饰。高温色料使用温度可在1000~1300℃,可用于配制各种高温陶瓷颜色釉。高温色料可配以适当的熔剂而替补低温色料使用于700~8…  相似文献   

10.
舒丽鸿 《陶瓷研究》2010,(4):104-105
<正>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陶瓷之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由其造型、材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决定的。陶瓷装饰有釉上绘画,釉下雕刻,利用各种颜色釉装饰,  相似文献   

11.
<正>陶瓷绘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绘画的意思,和一般的绘画没有过多的区别,只是绘画材料上的不同而已。但要在陶瓷上创作出一件好作品,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绘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它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类;釉上彩有粉彩、古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泼彩等,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还有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其装  相似文献   

12.
陶瓷文化与艺术是人们寄托情怀的一种载体。景德镇陶瓷在青花釉下彩、粉彩之后,先辈们以他们的创作智慧和精辟的陶瓷绘画技艺又创造了釉上新彩,使景德镇陶瓷作品以其装饰手法,多次重包、敷心,发色稳定,烧成范围较宽,被陶瓷画家青崃,使最德镇陶瓷大放异彩,跨跃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正>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陶瓷之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由其造型、材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决定的。陶瓷装饰有釉上绘画,釉下雕刻,利用各种颜色釉装饰,也有多种技法相  相似文献   

14.
陶瓷雕塑花釉装饰瓷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商代就有青、黄釉,是陶瓷装饰始祖。景德镇艺人集历代名窑之大成,不断创新,大大丰富了色釉陶瓷艺术宝库,釉料有的时候是陶瓷雕塑作品的“化妆师”,一些毫不起眼的陶瓷雕塑作品,经过花釉“美容”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花釉对陶瓷雕塑的装饰,在传统中大多数采用通体的色釉装饰,由于釉体本身存在的厚薄之分和透明之别,因此所装饰的陶瓷雕塑又各有不同,花釉在有凹凸纹面的雕塑上,借助其高温烧成后所产生的窑变、流变、裂变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如双色釉有底釉和面釉之分,所以根据不同的釉色用釉绘制纹…  相似文献   

15.
本人由陶瓷雕塑到喜欢上陶瓷釉下本彩这门艺术,已有40多年的工作经历。对于陶瓷彩绘,初始我只作为雕塑作品的一种装饰手段来掌握,后来我的雕塑作品有纯色釉(含白色釉)和釉上彩或釉下彩作装饰的形式。采用釉下彩装饰的瓷器,由于其工艺是彩绘之后再施以白色(或影青)透明釉加以覆盖后烧成,色彩与釉互相映衬,显得鲜艳夺目,不浮不燥而沉稳。不但耐擦拭、清洗,同时,彩料中含的铅、镉等金属物质,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故而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器,都比釉上彩装饰的作品观赏和使用价值都高。为  相似文献   

16.
青花瓷是一种用天然钴料为色料,在白瓷坯胎上用笔描绘纹饰,再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烧成,具有中国国画的笔风韵味。由于青花瓷花面是用毛笔直接将图案画在瓷器表面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元青花瓷装饰意味浓厚的构图方式、稳重的色彩、釉下绘画灵动的表现力,对现代陶瓷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从分析元青花装饰手法、装饰纹样、青花瓷造型、题材以及釉色着手,综合分析了元代社会、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对元青花艺术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阐述元青花对现代陶瓷艺术在人文精神、外形、意境、纹饰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和龙  江安娜 《景德镇陶瓷》2014,(2):J0030-J0030
正颜色釉晶莹光洁,色彩厚朴,鲜丽纯正,质感丰富,给人们沉着舒适的美感,人们称之为"人造宝石"。陶瓷艺人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利用颜色釉质地美的特点,创造了颜色釉与青花、描金、贴花、开光、雕刻等相结合的综合装饰,从而更加丰富了颜色釉的装饰题材和内容,成为了色彩斑驳、绚丽多姿、华丽庄重、富丽堂皇的陶瓷装饰艺术之花。颜色釉综合装饰由于色彩丰富,光艳悦目。因此,人们把这种综合装饰艺术瓷视为同绘画及其它工艺品一样,经过陶瓷工匠的精心设计,可制为公共场所瓷壁画、瓷壁挂,而且更为餐茶会馆、家庭住宅陈设称之珍品。它不仅具有专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低温色釉的应用在陶瓷装饰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远在汉代我们祖先已经知道用铅作溶剂,用铜为着色剂的低温绿色装饰陶器,闻名世界的唐三彩它就是低温色釉装饰陶器产品。而在中国陶瓷绘画里面分釉上和釉下两大类,釉下属于高温颜色釉有青花,釉里红,颜色釉,青花玲珑,釉下五彩等。釉上属于低温色釉有粉彩,新彩,墨彩,广彩等等。而粉彩只是釉上彩的是陶瓷装饰的一个分科,因为它历史悠久,色彩清雅美艳作为传统的工艺一直保留下来,由于粉彩山水画具有粉润清秀,俊雅秀美的特点,故而历来深受国内外陶瓷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们的推崇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方黎波 《陶瓷研究》2003,18(2):27-28
珍珠釉写意水墨画是开发兴起的一种装饰艺术,它利用陶瓷多种材质与绘画技艺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它丰富了陶瓷装饰形式,为满足现代人对陶瓷艺术更薪、更高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珍珠釉写意水墨画装饰与其它装饰艺术种类在工艺操作、表现形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在创作中,应具备新思想、新理念,强化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使这种高雅、完美的装饰艺术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陶瓷抽象绘画装饰源远流长,当代呈现显著的兴起之势。当代陶瓷抽象绘画装饰有釉上彩、青花、颜色釉、釉下五彩及综合装饰等形式,其是在内外有利的多种因素推动下兴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