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根据梨园坝井田勘探资料,初步总结了龙潭组煤层的聚煤规律,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井田含煤地层的岩性组合、砂体发育特征、古地理、古构造和海水进退等控制因素对聚煤规律的影响.根据含煤地层的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和含硫量等沉积特征,确定了该井田含煤地层形成于局限海碳酸盐台地潮坪沉积体系.结果表明,由古构造引起的海水进退是煤层聚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海退末期海侵初期,地壳相对稳定,可形成强盛聚煤期.泥炭坪是成煤的重要古地理环境,潮沟和潮道的冲刷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夏卫宁北山石炭纪地层发育良好,动、植物化石丰富,其岩石地层序列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土坡组和太原组4个地层单位。通过对该地区石炭纪岩石地层特征、基本层序、沉积相和沉积特征演化规律分析,认为该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早期地层是在基底拗陷下沉、盆地范围不断扩大的构造背景条件下形成的。早石炭世以海进作用为主,沉积环境基本为半封闭的海湾,沉积相以碎屑岸线为主。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整体演化为陆表海环境,海水时进时退(总体处于海退),发育进积类(建设性)受潮汐作用影响的三角洲。  相似文献   

3.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印尼J区块古近系-新近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古近系-新近系可以分为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Q1-SQ7)和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Q1-SQ7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从陆相河流环境逐渐过渡到三角洲环境和浅海环境,再到河流环境,为一完整的水进-水退旋回.中下部层序上升旋回占主体,属海进式沉积组合序列;上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多为海退式沉积组合序列.结合层序特征,指出区块西部凸起带SQ5旋回的浊积砂体、基底风化壳、碳酸盐岩台地和东部斜坡带的下切谷为区块的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对该盆地的石油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本文所描述的珊瑚化石,系卢衍豪教授于1942—1943年在陕西南部汉中梁山上二叠纪地层中采得。梁山区的上二叠纪,根据卢氏最近发表的论文,可以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石灰岩夹层燧石,厚约400余米,下部为页岩,厚仅2米,卢氏分別名其为吴家坪石灰岩和王坡页岩,相當于中国南方的乐平统。页岩中未曾发现动物化石,只有不能鉴定的植物化石碎片,而珊瑚化石则全部产在吴家坪灰岩中,它们和(?)科Codono-fusiella,Reichelina 及绿藻共生。吴家坪灰岩中的珊瑚化石,根据已知材料,包括下列种属:(其中最后三种,已为曾鼎乾先生描述。)  相似文献   

5.
登封煤田白坪一带山西组地层发育较好,主要为一套过渡相含煤沉积,划分为泻湖、潮坪等42个微相.属泻潮——潮坪及滨海三角洲体系沉积,所含二_1煤层形成于总体海退与短暂海侵的泻湖海湾及潮坪亚环境,其煤厚变化规律主要受潮坪亚环镜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三峡区志留纪地层早经中外地质学者报导,特别是在1924年李四光、赵亚曾首次划分三峡志留系为龙马页岩和新滩层,并在龙马页岩中发现大批笔石羣,因而奠定了三峡志留纪地层划分的基础。次年、谢家荣、赵亚曾除在该区进行研究外,并详细划分罗惹坪区地层为下中上三部,下为龙马溪页岩,中为罗惹坪系,上为纱帽层,综合三层取名为杂滩系,均为下志留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谢家荣和赵亚曾曾在罗惹坪统灰岩层中采集了大批腕足类、珊瑚等化石羣,这些化石羣虽提供了该区志留纪的重要资料,但从未获得任何一种上志留纪的标准化石,罗惹坪五龙观剖面又未测完,因而上志留纪地层被遗漏,当然不可能肯定该区有上志留纪的存在(如表1):  相似文献   

7.
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盆地北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4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识别出2种类型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发育8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析层序格架内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构成特征,认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盆底低位扇等沉积体系是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勘探目标,有利的岩性储集相带主要分布在基准面上升期,为后期盆地勘探的潜在领域,特别要重视对邻近不整合面或沉积作用转换面位置的储集层精细描述,选择有利相带进行钻探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及邻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烃源岩为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气源。利用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井、岩屑录井资料,分析吴家坪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吴家坪组烃源岩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预测烃源岩的厚度,划分烃源岩沉积相类型,讨论烃源岩形成的环境并计算烃源岩的生气强度。结果表明:川东北及邻区吴家坪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大,现今在高成熟晚期至过成熟演化阶段,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泥质含量高的层段;烃源岩厚度在本区相差很大,达州—开江以北地区厚度最大可达171 m,垫江—石柱以南地区厚度小于20 m;烃源岩发育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海湾环境中;宣汉—达州—巴中—通江附近地区的吴家坪组烃源岩生气强度大,满足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烃源岩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取芯的方法,详细地观察磨心坡勘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岩性、生物化石及沉积构造特征,并应用沉积环境分析与聚煤规律的理论,研究该区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本区龙潭组成煤沼泽直接发育在潮坪上,煤层厚度不大,但层位稳定,且分布广,易于对比,可采煤层多为高灰、中高-高硫煤.研究表明,该区共经历了10次海侵和11次海退沉积,泻湖-潮坪-台地环境交替出现,主要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构造,属局限海碳酸盐岩台地泥炭坪聚煤环境.研究成果可为磨心坡煤矿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1:50000陕西镇巴—高川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发现镇巴地区和高川地区二叠系具有完全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化石,前者主要为一套稳定的碳酸盐岩相沉积,后者主要为一套较深水相黑色岩系沉积。经对典型地区实测剖面、古生物及岩石组合特征详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虽然时代相同,但是不能横向对比,应为同期异相的产物。在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探讨上述二叠系所表征的区域构造意义。两套二叠系岩相的差异性说明镇巴地区和高川地区当时曾分处在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镇巴周缘以米仓山和星子山地层小区为代表的物质建造与扬子地块整体升降和海水的频繁进退密切相关,而高川周缘以褚河地层小区为代表的物质建造则更可能与早期地壳隆升、晚期地壳张裂成盆和海水贯入有关。综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认为,高川地区地层系统与勉略带地层系统相似,表明其早期与勉略带有着大致相同的构造演化史,也表明高川盆地曾经是晚古生代勉略裂谷—有限洋的一部分,只是被后期构造改造而残存于现今高川一隅。  相似文献   

11.
塔中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及遗迹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钻井、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塔中志留系可划分为层序1、层序2和层序3三个三级层序,每一个层序可进一步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层序1海侵体系域可细分为相带1和相带2,即,砂泥岩薄互层岩相和板状交错层理砂岩岩相。相带1反映了潮间带混合坪沉积环境,遗迹化石丰富,以进食迹和居住迹为主,纵向上,由下到上,丰度、分异度和生物扰动指数逐渐降低。相带2反映了潮下带高能环境,遗迹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都比较低,只发现少量居住潜穴;层序1高位体系域反映了潮上带泥坪沉积环境,纵向上构成一个向上变细的序列。泥坪中以进食迹和居住迹为主,相对于海侵体系域相带2,属种组成明显不同,丰度和分异度也显著提高。在高位体系域内部,由下到上,丰度和分异度逐渐降低,生物扰动指数逐渐下降。综上所述,在同一层序内部,不仅不同体系域中遗迹化石组成、丰度及分异度存在差异,而且同一体系域内部遗迹化石特征也存在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春季渤海湾营养盐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5月对渤海湾海域20个站位海水营养盐的调查结果,分析该海区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并进行了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研究发现,调查海域NO3--N质量浓度为150.5~276.3ug/L,NO2--N质量浓度为4.072.29.490ug/L,NH4+-N、PO4 3-- P和SiO3 2-Si质量浓度分别为47.55~194.80ug/L、4.73~26.35ug/L和170.2—544.1ug/L.整体上,各类无机氮呈现出表底层差异不大、沿岸浓度高、外海浓度低的特点;断面分布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SiO23 2- -Si相反,NO3- -N、NH4--N和SiO2 3--Si质量浓度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而NO2--N、VO4 3--P质量浓度出现北高南低的情形.渤海湾连续站显示出一定的营养盐浓度随潮汐的韵律变化,其中NO3--N、NO2--N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相对较明显,低潮较高潮期间营养盐浓度高.营养盐与盐度的相关性不很显著.NO3 --N是溶解无机氮(DIN)的主要组成形式,占平均DIN含量的69.56%;该海区主要以磷限制为主,并已经逐渐从P限制向P、Si共同限制方向发展,这与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4种培养基和常规的分离技术对来自罗布泊盐湖的9份土壤样品进行了分离,结合16S rRNA测序结果采用常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探索了罗布泊Halomonas属细菌的物种组成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罗布泊盐湖中具有Halomonas属的细菌10个种,其中9个菌株同已知种(Halomonas ventosae Al12T,Halomonas elonga-ta ATCC 33173T,Halomonas caseinilytica JCM 14802T,Halomonas taeanensis KCTC 12284T,Halomonas pantelleriensisDSM 9661T,Halomonas sulfidaeris DSM 15722T,Halomonas salina F8-11T和Halomonas cupida DSM 4740T)的相似性在98.4%~100%之间;另外,获得1个菌株(编号为GT 123),同关系最近的模式种Halomonas anticari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属于Halomonas属内一个新的分支。菌株GT 123的多相分类结果表明其分类地位为Halomonas属内的一个新种。由此可见,罗布泊盐湖存在丰富的Halomonas属细菌物种多样性,并且潜藏着一定的新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浮游生物的状况可以反映水生态环境状况,对大自然水环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浮游植物的种类鉴定、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等角度入手,探讨了2008年7月份长白山圆池夏季的浮游植物种群现状.  相似文献   

15.
对清水江流域天柱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共有52种(亚种),隶属4目12科41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鲈形目、鲇形目次之,合鳃目最少。干流分布的鱼类种类比支流多;小型野杂鱼种类多,大中型鱼类较少。近些午来鱼类资源呈减少的趋势,主要是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和水域环境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进的多层递阶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多层递阶方法的预报效果不稳定,特别是预报因子之间存在较大量级差异时预报不稳定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层递阶预报方法-多层递阶回归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原模型中的各项看作回归变量作线性回归,再以回归系数与预报因子的乘积作为对原预报因子的修正变量,然后进行多层递阶预报,该方法集多层递阶和回归分析两者的优点,既能较好地体现高相关因子在预报模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时变系统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The application of low complexity and low order robust regression algorithm in channel estimation with 16QAM over fading channel for DS-CDMA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fter initial channel estimation with classical methods, channel gains estimated are filtered by linear or conic regression algorithm within a given regression length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offers up to 0,3 dB gain in a DS-CDMA system. The length and order of regression algorithm are two key parameters, which affec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and the optimal values of which depend on the speed of mobile st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improved method can track fading channel accurately and outperforms over classical methods substantially by selecting appropriate parameters of regression algorithm under a certain channe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斜拉体系加固张拉施工阶段主梁变形难以预报,传统非等间隔灰色模型在其应用中存在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马尔科夫链残差修正的改进非等间隔权重灰色主梁变形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将主梁变形量和索力差分别看作传统非等间隔灰色模型中的原始数据列和时间差,考虑在累加生成和累减还原过程中是否引入权重分配系数,构建了4种不同的非等间隔权重灰色预测模型,并依据相似度准则确定相应的最优权重分配系数和最佳计算模型,提高预测精度;然后,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反映出主梁变形残差序列的随机波动特征,从而对改进非等间隔权重灰色模型的预测值进行修正,较好地弥补了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偏低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通过该模型对斜拉体系加固主梁变形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相对传统非等间隔灰色模型,在模型累减过程中引入权重分配系数后的模型相对误差平均值降低0.47%;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后,相对误差平均值降低10.32%,能显著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与马尔科夫链修正后的传统模型相比,经累减还原优化后的修正模型相对误差平均值降低3.50%,预测精度更高,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了斜拉体系加固主梁变形的发展趋势;该模型的核心理论是灰色系统理论,对实测数据并无特殊要求和限制,同样适应于其他工程领域的变形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载波系统对频率偏移比较敏感,频偏会引起信道间干扰,进而使符号同步受到影响.这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载波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DS CDMA)系统,发射端通过对用户伪随机序列进行正交化处理使子载波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正交性达到最大化.接收端使用时频RAKE接收机,可以使系统具有频偏分集和时延分集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时频RAKE接收的多载波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系统,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登封煤田马岭山一带,山西组地层是发育在总体海退阶段,以过渡相为主的含煤沉积。据岩性、岩相和旋回结构的研究,首次将山西组地层划分出四个段,并对“老君堂砂岩”和“冯家沟砂岩”提出了命名。据古生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古水流、砂岩体及煤层相的研究,用环境参数及相模式法,首次对山西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划分出33个微相,归属为四个垂直相序及泻湖—潮坪—障壁岛和滨海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首次在灰岩燧石层、硅质泥层中发现了海绵岩。据沉积环境和聚煤期古构造的研究,初步得出二_1煤厚变化地质因素主要是沉积环境及聚煤期基底差异沉降,其次为河流冲蚀作用及后期构造影响的结论。通过岩相一厚度法或相一厚度分析,初步认为研究区中部隆起区主要为3.5米以下的薄煤带,而大于8米的巨厚煤带则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西两侧坳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