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充电制度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全胜  庞柳萍  张建海  刘国忠 《电池》2001,31(5):241-243
AA型MH/Ni电池用 1C充电 6 3min的充电制度与传统的 1C充电 72min的充电制度相比 :在环境温度 15~ 2 5℃条件下 ,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接近 1倍 ,电池的 1 2V以上放电容量提高了 4%左右。因此对于MH/Ni电池的最佳充电制度建议为 :1C充电 6 3~ 6 6min ,充电末期电池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控制为dQ /dt=1 5~ 2℃ /min。  相似文献   

2.
MH/Ni电池储存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缙 《电池》2000,30(5):219-220
研究了氢镍电池长期储存性能,发现国内氢镍电池储存后普遍性能下降较大,主要原因是由正极性能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3.
提高MH/Ni电池大电流充电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研制了一种用于降低MH/Ni电池充电内压升高的氧还原催化剂,推测了MH/Ni电池大电流充电内压过高的产生机制,并通过控制充电条件和选择合适的隔膜,使MH/Ni电池大电流充电内压低于0.7Mpa。  相似文献   

4.
正极添加剂对MH/Ni电池高温充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提高AA型MH/Ni电池在高温下的充电效率,筛选出CaF2、Y2O3、TiO2和Tm2O3作为正极添加剂,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它们在混合添加时的合适用量。结果表明:在60℃以0 2C电流充电6h时,含复合添加剂电池的充电效率为78%,而空白电池只有48%;但加入添加剂后电池内阻增大11%,这可能是引起电池常温容量下降10%的原因之一。充电曲线表明:含上述复合添加剂的MH/Ni电池高温下充电后期电压明显升高,这可能是正极析氧过电位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MH/Ni电池正极助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表面部分氧化的氧化钴催化剂作为添加剂,用于发泡式氢镍(MH/Ni)电池镍正极,可使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大电流充放性能得到改善,电池循环充放寿命延长。作者系统研究了制备条件、添加量、氧化度、正负极配比对氢镍(MH/Ni)电池的容量,循环充放寿命,大电流放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片春媛  刘俊峰 《电池》2008,38(2):112-114
为了解决电动车用MH/Ni电池的快速充电问题,提出了充电终止的方法.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组的多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参数运算和逻辑判断,控制充电过程的结束;采用充电去极化放电脉冲提高充电效率.快速充电系统的数据采集精度高于0.5%.自动导引车车栽24 V/90 Ah电池组的应用表明,60 d后电池的SOC从70.0%降至69.4%.  相似文献   

7.
范晶  杨毅夫 《电池》2005,35(5):395-397
综述并分析了MH/Ni电池在高温下的基本性能,包括充电效率、发热及合金的容量衰减问题;总结了各种改善MH/Ni电池高温性能的方法,包括提高正极高温充电效率和负极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贾高峰  韩赞东  王克争 《电池》2004,34(6):418-419
为了保证MH/Ni电池在充足电时能够及时终止充电,对其常用充电终止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更适合MH/Hi电池的充电终止控制方法--改进的零电压降法.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电池充足电时,能及时终止充电,时电池有效保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Ni—MH电池充电效率与内压的相关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Ni—MH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内部压力是表征电池优劣的一个重要性能。本文通过对电池充电效率的测定以及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得到了理论上的内压曲线。曲线的趋势与测定值相吻合。由此可以判定,内压升高的原因在于正极的析氧及负极氧还原速度的缓慢。并据此调整了负极配方,通过引入适当的添加剂,成功地降低了电池充电时的内压。  相似文献   

10.
MH/Ni电池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唐致远  王岩 《电池》2004,34(1):33-34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容量和在正极中添加三氧化二钇对电池高温充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极中添加三氧化二钇可以明显提高电池在高温下的容量,而且三氧化二钇的含量为1%时对电极高温性能有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充放电方式对MH/Ni电池容量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华军  李新海  王志兴  彭文杰 《电池》2000,30(4):168-170
放电容量是MH/Ni电池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充放电制度对放电容量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充电电流、充电容量、搁置时间、放电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对放电容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结了可供电池生产厂家和用户参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大容量方形MH/Ni电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导了大容量MH/Ni电池的研制。通过改进、调整烧结镍电极及涂膏金属氢化物电极生产工艺参数 ,提高了电极基板孔率及活性物质利用率 ,使烧结镍电极体积比容量达到 5 40mAh/cm3 ,金属氢化物电极体积比容量达到 115 0mAh/cm3 。选择耐高温抗氧化的聚丙烯接枝复合膜及多元组分电解液 ,解决了大容量MH/Ni电池充电末期反应热效应明显、充电效率低的难题 ,电池的高、低温及自放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MH/Ni电池封口化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谢德明  刘昭林 《电池》1999,29(2):73-75
详细探讨了MH/Ni电池化成的若干基本原理:(1)钴在化成中的作用,设计电池的负、正极容量比应考虑放电预留量、充电预留量;(2)正负极化成机理,并指出了提高正负极化成效果的可能途径;(3)分析了电池微短路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方案;(4)放电平台特性比容量特性能更充分地评价化成效果;(5)详细比较了封口、开口化成的异同点,并探讨了封口化成优于开口化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D型MH/Ni动力电池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素珍 《电池》2004,34(2):79-80
研究了自制的D型MH-/Ni动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电池组的比能量58 Wh/kg,能量密度199Wh/L(2.6A放电),能进行7.5 A(1 C)快速充电.7.5 A(1C)、15 A(2C)和37.5 A(5C)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5 A(0.2C)时的97.1%、96.9%和76.4%.单体电池比功率488 W/kg.5 A、100%DOD循环650次,容量减少6%.  相似文献   

15.
MH/Ni电池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国荣  唐有根 《电池》2003,33(4):238-239
为分析MH/Ni电池失效原因,对失效后的MH/Ni电池进行解剖。对负极进行充放电容量测定、电镜扫描、表面元素分析,对正极进行充放电容量测定、循环伏安分析。结果表明,正负极容量都降低,负极活性物质发生了粉化,元素发生了偏析;氢氧化镍的氧化电位升高,而还原电位降低,电极可逆性变差了。  相似文献   

16.
李群  李国栋 《电池》2002,32(1):25-27
对圆柱形MH/Ni、Cd/Ni电池封口后化成的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 ,指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是MH电极和Cd电极在封口后化成循环中首次充电中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经改性的MH电极和Cd电极配套组装的AA型MH/Ni和Cd/Ni电池 ,其封口后化成是能够实现的 ,且封口后化成的两种电池特性均高于开口化成所获得的同类电池。讨论了改性的MH电极和Cd电极在封口后化成中的行为及其在首次充电中可能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MH/Ni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煦 《电池》2002,32(2):88-89
探讨了影响MH/Ni电池 1C充放电性能的若干因素 ,采用以下工艺 :(1)正极中添加 7%CoO粉 ;(2 )MH电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 ;(3 )正、负极容量匹配比在 1∶1.4~ 1∶1.5之间 ;(4 )采用循序渐进式的封口化成工艺 ;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通过试验 ,AA型电池 1C放电至 1.2V的容量占放电至 1.0V的容量的 80 %以上 ,1C全充放循环 10 0次电池容降小于 3 % ,放电电压在 1.2V以上的容量仍占 60 %以上  相似文献   

18.
Ni/MH电池自放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简便的用于研究Ni/MH电池自放电机理的方法,得出电池内部H_2与充电态正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为Ni/MH电池自放电高的主要原因。并对抑制自放电的措施作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