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水溶剂中,采用回流法合成了两个二羟基苯二磺酸单核Mn(Ⅱ)含氮配体配合物Na[Mn(3,5-(SO3)2HCat)(phen)2H2O](1)和[Mn(3,5-(SO3)2H2Cat)(phen)2H2O]·H2O(2)(H2Cat=1,2-二羟基苯,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晶族分别为P2(1)/c和P2(1)/n。两个配合物的配位方式相似,锰离子均与两个1,10-邻菲罗啉、一个水分子以及磺酸基配位。锰离子是六配位的。  相似文献   

2.
芳香羧酸(苯基多羧酸)配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森 《广东化工》2009,36(2):48-51
介绍了苯二甲酸、苯三甲酸、苯四甲酸等为配体的芳香羧酸配合物的配位模式,如苯二甲酸根据取代位置的不同,有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与一元羧酸相比,配体中两个羧基的存在使得这些配体的配位模式更趋多样化,从而更有利于构筑高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综述了近几年芳香羧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表明芳香羧酸在组装超分子结构和合成配位聚合物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特别是在金属有机配合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苗延青  张宇洁  吴亚  魏俊发 《应用化工》2006,35(2):120-121,124
EDTA二酐分别与α-萘胺、β-萘胺反应得两种配体,继而与Cu(Ⅱ)配位得到两种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电导测定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苯羟基化为苯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80℃时,配合物1和配合物2催化苯的羟基化的转化率分别为9.0%、9.1%,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88.9%、90.1%。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了单核锌配合物[Zn(H_2L)(phen)_2(H_2O)]·4H_2O(1)(H_2L~(2-)=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单晶衍射研究表明,化合物1中Zn~(2+)是6配位的,与2个phen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及水分子和磺酸基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红移,最大发射峰在523nm。  相似文献   

5.
双-8-羟基喹啉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正德 《化学与粘合》2005,27(6):328-331
用8-羟基喹啉在有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碱性条件下,与氯仿作用合成5-甲酰基-8-羟基喹啉,然后将5-甲酰基-8-羟基喹啉分别与对苯二胺、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砜反应,得到三种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配体,然后与金属离子配位,得到了一类新型的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金属高分子配合物,再结合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配体与其它离子的显色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高分子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6.
含磺酸基有机配体的配合物种类繁多,其中主要包括简单磺酸配合物、芳香环磺酸配合物、杂环芳香磺酸配合物和Schiff碱磺酸配合物等。其空间结构多种多样,比如一维链状结构、二维层状结构和三维网状结构。该类配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合成结构新颖、组成多样的新型磺酸基配合物及其应用研究已经成为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综述了含磺酸基有机配体配合物的分类以及结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目前功能配合物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述了磺酸的配位化学及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多的几种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对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含磺酸金属一有机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一有机配合物是目前功能配合物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述了磺酸的配位化学及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多的几种含磺酸的金属一有机配合物,并对含磺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评述了有关它的各种合成方法。以金属离子与含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容易在高聚物之间形成交联,难以获得发光强度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使金属离子与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同时作用,可以得到荧光强度比较理想的产物,但反应难以定量控制;以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单体与某些单体之间进行共聚合反应,也可获得荧光强度较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但聚合反应的空间位阻较大;通过两端都含有配位基团的刚性链的有机小分子配体直接与金属离子配合形成高分子金属配合物;以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单体进行均聚或者将小分子金属配合物接枝到高聚物上也可以形成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有机铁配合物/NHPI催化氧化环己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铁化合物协助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效果,合成各种类型配体包括N、N,N、O和O、O配位式的有机铁配合物,铁与不同有机配体配位后增强了助催化能力,其中0.5 g四对氯苯基卟啉铁协助物质的量分数为10%的NHPI在100 ℃,氧压0.6 MPa,反应6 h,环己烷转化率46%。有机铁配合物在氧化过程中形成活性高价态铁中间体,将NHPI氧化为PINO自由基,提高了氧化性能,不同配体的助催化能力为N、N配位>N、O配位>O、O配位,这与高价铁活性中间体形成难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的稳定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俊颖  何绪文  黄占斌 《化工进展》2019,38(9):4308-4319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发展,使含重金属的废弃物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本文以湖南怀化某铅锌矿渣堆放地周围污染土壤为研究目标,通过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化实验,筛选出对目标重金属(Cd2+、Pb2+、Zn2+)具有最佳稳定效果的稳定剂,探究了稳定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机理,并在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研究了最佳稳定剂对重金属离子的长期稳定化效果。稳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离子均有稳定化作用,其中羧甲基壳聚糖的稳定效果最好,其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明显降低。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出稳定剂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络合物,并通过机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羧甲基壳聚糖的稳定效果最好;淋溶实验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具有长期稳定性,经其稳定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以更稳定不易迁移的形态存在,且使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增强了土壤本身对重金属离子的稳定。羧甲基壳聚糖有望成为修复重金属(Cd2+、Pb2+、Zn2+)污染土壤的优良稳定剂。  相似文献   

12.
用 p 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 3 7°C,μ=0 .1 mol/L KNO3,3 0 %二氧六环 /水 (体积分数 )条件下 ,Cd(IP) (Aa) +三元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lgβ及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表征常数Δlg K和 lg X。其中 IP为咪唑邻啡啉 ,Aa-分别为丙氨酸 (Ala-)、α-氨基己二酸 (Ami-)、精氨酸 (Arg-)、赖氨酸(Lys-)和酪氨酸 (Tyr-)。实验结果表明 ,Ami-、Arg-、Lys-和 Tyr-4个体系配合物Δlg K和 lg X均比相应的 Ala-体系大。从配体间的电子效应、疏水效应和氢键作用等方面对配合物的额外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共制备两种吸水树脂:一种以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钾(KSP),硝酸铈铵(CAN)为复合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接枝共聚制备纤维素类吸水树脂;另一种则用相同浓度的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反应条件下制备聚丙烯酸类吸水树脂。通过对两种吸水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如Na+、Li+、Ca2+、Zn2+、Co2+、Fe3+溶液,以及对尿素的吸附能力,吸水速率,保水能力的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纤维素类吸水树脂对离子的吸附能力强于聚丙烯酸类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14.
张蕾  张学俊  张丹 《河北化工》2011,(11):47-5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576 nm;热重分析实验也表明了金属锌配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紫红色四季报春花为原料提取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提取溶剂为pH=1的95%乙醇溶液,该色素在38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热稳定性差,有较强的耐光性,耐氧化性,还原性差,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金属离子Na+、K+、Mg2+、Zn2+对色素的影响较小,而Fe3+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和柠檬酸)对该色素色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N-苯基二乙醇胺和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并噻唑基修饰的开链冠醚类化合物1,并用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碳谱及元素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光谱仪考察了化合物1与多种金属离子(Mn2+、Co2+、Cu2+、Zn2+、Ni2+ 、Fe3+、 Hg2+、Cr3+、Al3+)在乙腈溶液中的光谱变化,并探究了化合物1处理过的滤纸条在水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效果,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讨论了化合物1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作用机理。实验发现,化合物1的乙腈溶液中添加Cu2+后溶液颜色变为棕色,明显区别于添加其他离子;在水溶液中,特制的滤纸条遇到Cu2+会呈现黄色,而遇其他离子均无颜色变化。结果表明,化合物1仅对Cu2+具有选择性,且能通过裸眼进行识别,是一种高效、简便的Cu2+探针。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单宁酸溶液浓度、pH值等参数以及与不同金属离子的协同反应,考察了单宁酸物质对反渗透膜的污染而引发的膜性能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宁酸的质量浓度为50 mg/L的高浓度与4、10 mg/L的低浓度引发膜通量下降的规律不同;pH值越高,膜污染越慢;K+、Na+、Mg2+、Ca2+与单宁酸协同作用时产生的膜污染程度依次加剧,其中单宁酸溶液中存在Mg2+、Ca2+时的污染速率远大于K+、Na+。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过渡金属二取代钨钼三元杂多酸盐:[TBA]4H3[PW7Mo3M2O38(H2O)2](M=Fe^2+、Co^2+、Cu^2+、Ni^2+、Mn^2+),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并且利用它们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用量占总量的1%;最佳反应时间为5h;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为:[TBA]4H3PW7Mo3Mn2O38(H2O)2〉[TBA]4H3PW7Mo3Ni2O38(H2O)2〉[TBA]4H3PW7Mo3Co2O38(H2O)2〉[TBA]4H3PW7Mo3Cu2O38(H2O)2〉[TBA]4H3PW7Mo3Fe2O38(H2O)2。  相似文献   

19.
对阳荷红色素分别在自然光、温度、pH值,Ca~(2+)、Zn~(2+)、K~+、Na~+、Fe~(3+)等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进行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阳荷红色素色泽较好,Ca~(2+)、Zn~(2+)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K~+、Na~+、Fe~(3+)对阳荷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研究为阳荷红色素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其稳定性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制革固体废弃物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学品  张米娜  王茹  石碧 《化工学报》2004,55(12):2051-2059
分别研究了含铬废革屑和含单宁废革屑对染料和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含铬废革屑对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对碱性染料的吸附能力较弱;含单宁废革屑对Au3+、U6+、Th4+及Hg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含铬废革屑对染料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含单宁废革屑对Cu2+、U6+、Pb2+和Hg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而对Au3+及Th4+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因此含单宁废革屑对不同的金属离子可能具有不同的吸附机理.含铬废革屑对染料的吸附动力学以及含单宁废革屑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速度方程.含铬废革屑固定床对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固定床易再生和重复使用.含单宁废革屑固定床对Au3+的吸附量很大,但不易再生;而吸附其他金属离子后则容易再生,而且其吸附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