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9):56-58
康普于2009年发布了全新一代的SYSTIMAX 360TM系列产品,囊括了智能化、高性能、高密度、模块化四大基本特性,其中高密度特性多次刷新了业界的产品密度记录,也让新颖创新的超高密度数据中心架构的设计、实施和管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7):74-75
康普于2009年发布了全新一代的SYSTIMAX360TM系列产品,囊括了智能化、高性能、高密度、模块化四大基本特性,以该系列产品为依托的新一代基础设施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高带宽"网络。我们 相似文献
3.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8):48-49
2009年,康普发表了最新的解决方案——SYSTIMAX360系列。该系列产品对所有部件都做了性能上的升级,使得往日一些不可能完成的设想变成现实。众所周知,国际标准定义的水平铜缆的最长支持距离是100m(其中:永久链路长90m,两端跳线总长10m)。然而康普6类铜 相似文献
4.
徐鹏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6):41-42
为什么要用电子配线系统?对于用户来说综合布线很重要,综合布线很难管理。综合布线应用范围以及应用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在企业日常生产运维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两个趋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综合布 相似文献
5.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8):54
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高速发展,基于云的数据中心可以支持比传统数据中心更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可取得更佳的PUE值。由于通过并行处理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备份站点和处理器中不断存在大量信息传送和数据转移,一台服务器不像以往那样处理单一的业务而要并行处理多项应用程序,支持云计算虚拟化的数据中心将更为繁忙。云计算对于数据中心布线的密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7):60-62
1医院信息化的复杂性对网络提出了高要求
(1)医院信息网络平台的特点
现代化新型医院通过建筑智能化和医疗信息化的完美结合,以建筑为基础、通信网 络为平台,集成医疗、诊疗、办公自动化、病历、医疗影像数字化管理、传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通过构建系统和服务的优化组合平台,向医院内所有人员,包括病人、医生、 相似文献
7.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4):6
LCS2系列综合布线产品作为TCL-罗格朗在综合布线高端市场的领军者,以其创新、完善、性能而深受业界人士的推崇,今天在中端市场上TCL-罗格朗推出了全新的C3系列产品,C3以其国际品质融合本土文化,中西合璧将成为布线行业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8.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11):61-6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访问量越来越多,用户对访问质量和访问速度有了新的要求,普通的分布式机房所能提供的带宽和容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重复的建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建立一个安全、可 相似文献
9.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5):64-66
1数据中心及其布线技术数据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计算中心,即数据存储和简单计算阶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二是信息中心,即数据处理及业务应用阶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三是服务中心,即服务性数据中心阶段,出现于21世纪初。随着云计算的着陆,第四代数据中心崭露头角,模块化、可扩展、高效、智能、绿色节能、稳定和安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可以在任何地方快捷地组建,如当前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0.
李月成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11):6-8
陈岚: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大中华区销售总监。负责大中华区SYSTMAX Solutions业务的销售及客户关系相关的一切事务。作为大中华区的销售总监,她还担负着落实本地区销售战略,发展重点细分市场以及区域拓展的重任。从电子配线架、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每一步的演进,都能看出每一步的进步,每一步的进步都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面对日益庞大和瞬息万变的网络系统,那些简 相似文献
11.
李月成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12):6-8
和不少设备供应商的交流中,大家给出了一个信号——综合布线在传统的应用中有所放缓,但并不是停滞不前。随着智慧城市、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综合布线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在向智能化与绿色节能的方向挺进。而作为设备供应商也要在迎合市场的趋势下, 相似文献
12.
电力调度系统包括:通讯中心、调度中心、信息中心等几个核心部分组成。要使电力调度系统正常运行,上述几个核心部位机房的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尤显重要,就上述系统机房的电气设计作一些介绍和研究,对如何规划建设好电力调度系统机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及其结构,并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论述,详细地探讨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同时展望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1,(5):2-3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宁波一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专业研发和生产综合布线全系列产品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作为集团综合布线、新材料、电子信息、房地产、金融、软件6 个产业板块的核心实业板块,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综合布线解决方案。经过近20 年的精耕细作,在综合布线的设计、产品制造及解决方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为一舟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综合布线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纵观当前智能建筑电气领域中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国产品牌难以发展壮大的局面,一舟是如何步步为营、踏实稳进,从材料到前端技术均自主研发生产,全方位地构建出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智能电气品牌网络,向着国际化跨国企业集团大步迈进?为此,《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主编吕丽、副所长齐爽等一行特邀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谭小敢先生进行专访,就一舟的产品技术、企业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丁艳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6):112-1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加快发展全球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期,美国康普公司SYSTIMAX~Solutions在综合布线领域进行了两项最新的独立调研,一份是针对网络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效率以及用户生产力的支持服务方面进行了全球调研,另一份是对亚太地区(包括日本)的综合布线市场进行了调查。其中,在《速度与敏捷、性能和可靠性:关于全球企业网络趋势的报告》中显示:网络停机时间是网络管理者首要关注的问题。并预计在新安装的系统中,25%将应用6A类布线,最大的用户将是金融和技术产业部门;5e类布线将会减少9%。在亚太地区综合布线市场调查中发现,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市场将比住宅及企业市场的增长速度快三倍。预计到2010年,亚太地区(包括日本)的综合布线市场将会达到15.3亿美元,2005年~2010年之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1%。本刊记者就这两份调研报告采访了美国康普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简宜舒博士,简宜舒博士告诉记者,这两份调研报告揭示了综合布线的极其重要性以及综合布线领域极其巨大的商业机会。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这一机会尤其巨大。 相似文献
16.
幸向臻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3):58-67
1机房布线方案设计概述1.1系统概述数据中心(数据机房),无论是满足单个公司需求的规模或者是汇集了数千个客户站点的规模,其本质,都是为了传递、处理和存储信息。所以,数据中心必须可靠、安全并能够根据需要扩容和重新配置。设计一个数据中心,除了需要确定其规模与可容纳的处理/存储设备的数量之外,还需要考虑很多要素。地点选择、供电方式、冗余级别、冷却设备数量、安全控制的严格程度,以及布线介质的类型,这些仅是成功新建或扩建一个数据中 相似文献
17.
樊红艳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1):38-40
2009年,布线市场可谓相当热闹,无论是官方组织还是行业组织都对布线领域的各个视角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峰会和讨论。如"中国智能建筑15年"收集了各行各业对智能化系统从应用到产品的变更。面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网络建设,综合布线产品相对趋于成熟。当前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价值成为高度竞争环境下市场拓展的筹码。在布线系统中管理细节往往会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布线产品对最终用户而言是一种半成品,它需要安置、部署、验收之后才能在用户手中产生投资回报。而布线项目得到良好的维护将是企业达到长期高效回报的基础。刚更新的TIA606B的标准将推动布线管理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有一些因素促进新管理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19.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1):50-52
1医院信息化的复杂性对网络提出了高要求1.1医院信息网络平台的特点现代化新型医院通过建筑智能化和医疗信息化的完美结合,以建筑为基础,通信网络为平台,集成医疗、诊疗、办公自动化、病历、医疗影像数字化管理、传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通过构建系统和服务的优化组合平台,向医院内所有人员,包括病人、医生、护士、科研人员、学生等,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的就医、诊疗、科研、学习的环境,通过信息化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就医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化技术与产品发展的日新月异,医院对建筑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以往建设的医院并没有对其智能化提出明确的要求,为此,许多医院出现智能化需求与建筑设计脱节等问题。目前,也有许多医院正在进行扩建或新建,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故此,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北京《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