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新棉上市时,《细绒棉锯齿加工》标准将开始实施,意味着传统的棉花品级检验将被棉花颜色级检验所取代.因此分析棉花颜色级检验结果,结合棉花种植品种、轧花工艺等,对指导企业的棉花收购和轧花工艺的改进、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棉花颜色级检验结果统计分析 将2012年度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中HVI检验颜色级结果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综合统计、评价、分析巴州棉花在颜色级方面的情况.从2012年度巴州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颜色级检验统计表(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4月5日,检验包数:2829415包)来看,巴州棉花品级(含兵团)分布情况如下:白棉一级:490770包,所占比例17%;白棉二级:1647584包,所占比例58%;白棉三级:678631包,所占比例24%;其余颜色级别中以白棉四级,淡点污棉一、二级为主,所占比例不足1%.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近五年的充分准备和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从2013新棉花年度起,锯齿棉由棉花颜色级代替棉花品级指标,这是我们由传统的手感目测检验棉花品级转向与国际接轨的全面仪器化检验的关键转变,目前开展的棉花颜色级检验分为感官检验和HVI检验方式,这是棉花行业中对棉花检验环节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通过一年的检验实践,总的看全面检验质量是平稳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及时进行讨论、研究、总结,是进一步提高棉花颜色级检验质量的必要手段,笔者就在实际检验棉花颜色级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新标准,提高棉花颜色级检验的准确率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颜色级是《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的新增术语,是指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类型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确定. 主体颜色级针对了我国棉花检验中"按批检验"的检验形式,也是标准中的新增术语.按批检验是抽取棉包批量的10%进行检验,而一批棉花中会有不同颜色级的棉花存在,为了保证成批棉花颜色级的一致性,设定了主体颜色级的概念,从而确定一批棉花有无主体颜色级,以及确定哪一级才是主体颜色级的情况.棉花是农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差,在同一批棉花中,包与包之间有差异,各包棉花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在当前我国棉花检验中,对成包皮棉的检验有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检验形式.标准规定对逐包检验的棉花要每一包都出具颜色级检验结果.而对按批检验的棉花,规定按批出具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经过五年的棉花颜色级的验证和试点,2013年我国完成了由棉花颜色级代替品级指标、从以感官检验为主到以仪器检验为主的转变。结合近几年的颜色级检验实际工作,笔者就颜色级检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范国庆 《中国纤检》2014,(23):38-40
2013年9月.新的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标准正式实施,传统的棉花品级检验终于被颜色级检验技术所取代。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品级感官检验为主、仪器检验为辅的棉花质量评价体系。目前,标准虽然实施已经有一年.但棉花颜色级分级体系对于纺织企业大部分棉花检验人员而言仍是新生事物.完全掌握该检验方法有待日积月累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棉花颜色级是根据棉花黄色深度和反射率综合确定的,依据黄色深度确定棉花类型,依据反射率确定棉花颜色级别。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就是对照棉花实物标准,并结合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依据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综合确定棉花颜色级。自201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以来.通过半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要保证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的准确性,需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接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应仪器化检验的棉花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对棉花标准进行了修订,锯齿棉花加工取消品级检验,改为颜色级检验。下面笔者就颜色级检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刘栋 《中国纤检》2012,(21):54-54
棉花新标准最大的变化是将棉花分级从"品级"改变到"颜色级",这样对棉花体制改革技术层面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废止人工检验棉花品级指标,是实现由感官检验向全面仪器化检验的关键,更是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关键。品级改为颜色级是标准修改的核心内容,取消了品级,增加了颜色级、轧工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将色特征级修订为颜色级并明确颜色级相关条款为强制性条款。  相似文献   

9.
王启民 《中国纤检》2014,(17):76-77
棉花检验体制改革是我国将全面迈进仪器化检验的关键一步.品级检验及其品级概念从此成为棉花检验的历史,棉花颜色级检验对于棉花行业检验人员来说是新生事物,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其关键点尤为重要.如何检验才能提高准确性,下面我就结合个人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棉花加工》2013,(5):36-37
棉花颜色分级研究内容包括颜色分级图、实物标准、文字描述三部分。颜色分级图明确了各棉花颜色级的区域和所在位置,用于颜色测试仪判定颜色级。实物标准显示了各颜色级棉花的实际颜色特征,用于感官检验,实物标准是保证感官检验和仪器检验相符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1日起实施新的棉花国家标准,这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我国向全面仪器化检验迈进的关键一步。棉花颜色级分级体系对于棉花产业检验人员来说是新生事物,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颜色级和如何提高检验准确性,下面谈几点个人学习心得。一、正确理解颜色分级的理念,正确进行颜色分级。  相似文献   

12.
肖强  李英 《中国纤检》2011,(17):44-45
按照2010年度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今年棉花颜色级检验正式试点运行,作为一名棉花质量检验师,对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谈几点浅显认识和建议,同大家共同交流。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重在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3.
晓婷 《中国纤检》2011,(11):10-I0001
推行棉花颜色分级检验.既是改革棉花品级指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由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全面过渡的关键。但由于改革品级指标涉及面广.改革难度大,迫切需要尽快试点,研究解决品级指标向颜色级指标过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采用颜色分级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和棉花贸易结算体系.以满足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颜色是评价棉花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外在指标。在现行标准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细绒棉》中,棉花颜色级检验分感官检验和HVI纤维快速测定仪逐样检验。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弊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注意机制的细粒度棉花颜色级智能检测方法受到重视,该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棉花检验新标准取消了品级,增加了颜色级、轧工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将"色特征级"修订为颜色级,并明确颜色级相关条款为强制性条款。新棉花标准更注重棉花的内在品质,含杂率、异性纤维、短绒率等与棉纺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密切相关的指标,在标准里有更充分的体现。新标准的实施,带来的是新的结算规则和检验体制,对以锯齿棉为主的兵团棉花来说,其质量评价体系和贸易结算体系也将与原来完全不同。如按原品级标准进行交易计算  相似文献   

16.
李秀玲 《中国纤检》2012,(15):46-47
棉花颜色级分级体系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全面推行意味着棉花品级指标将退出历史舞台,这要求棉花检验人员必须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摒弃以往感官检验品级的常规方法,接受这一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棉花加工》2003,(2):15-16
一、棉花加工方面美国的棉花加工专家认为导致部分棉花加工厂加工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论付轧籽棉的含水率、色泽和杂质含量多少,加工厂都对籽棉进行相同程度的烘干和清理,最后不仅生产成本增加,还会使棉纤维的内在品质破坏,棉纤维的损耗加大。如果我们弄清在整个轧花工艺中每台机械设备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并测出在不同的含水率下机械的清理效率,然后再由先进的技术装置测出轧花工艺中的各项性能指标,据此调节轧花工艺及设备选择,就能达到提高棉花加工质量的目的。经过多年的研究,美国斯通维尔棉花加工研究所的专家门开发了一套棉…  相似文献   

18.
随着GB1103.1-2012锯齿加工细绒棉标准的实施,我国棉花质量评价体系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品级指标被颜色级替代,棉花质量以颜色级结合其他品质指标综合评定。针对颜色级在感官评定时不易把握,人机检测相符率不高的现象,笔者在全国各棉区抽取有代表性的棉样进行逐样检测,结合实地调研,从品种、气候、采摘、轧花、人为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棉花颜色级的因素,以期对棉花颜色级检验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棉花颜色级是指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依据+b  相似文献   

19.
叶芳 《中国纤检》2014,(7):25-25
中国棉花质量评价经历了两种体系.一是2013年前实行的以感官检验为主的“品级检验体系”,二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的以仪器化检验为主的“颜色级检验体系”。“品级检验体系”是人通过眼看手摸感觉棉花色泽特征、成熟程度、轧工质量一个综合的评判结果,就好比中医号脉,用一根手指通过脉象就可以简单地给出一个综合身体状况评价.但不能给出一个更准确的病因,在“品级检验体系”中,品级就代表了棉花的品质。“颜色级检验体系”中颜色级并不完全代表棉花的品质.仅表示颜色状况,要加上一系列的物理指标如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等,综合评判才能表示棉花的综合品质,颜色级与品级在体现棉花品质上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棉花颜色级检验是感官特征的分级检验,是实现我国棉花从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全面过渡的关键。棉花颜色级的检验既满足了仪器化的需要,又是确保农商收购棉花质量的基础。随着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的逐步推开,尽快实施棉花颜色级检验已是各涉棉单位及纤检机构的共同心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