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马脂脱色工艺的最佳时间、温度及脱色剂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脱酸后马脂为原料,选用不同的脱色剂对其进行脱色,选出合适的脱色剂。以马脂脱色率为评价标准,考察了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产自新疆的马脂脱色效果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确定最佳的组合条件。【结果】:活性白土对马脂脱色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温度61℃,时间32min,活性白土用量5.25%。在该优化条件下,马脂的脱色率可达71.01%。【结论】:响应面分析方法回归方程合理,并且能够预测各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关系,最终确定了马脂的脱色工艺参数。可见分光光度法与传统比色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活性白土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冷榨胡萝卜籽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冷榨胡萝卜籽油吸附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添加量4%、脱色时间33 min、脱色温度62℃,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68.33%,与理论脱色率68.49%接近,脱色后油脂澄清透亮,脱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马脂脱色工艺的最佳时间、温度及脱色剂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脱酸后马脂为原料,选用不同的脱色剂对其进行脱色,选出合适的脱色剂。以马脂脱色率为评价标准,考察了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产自新疆的马脂脱色效果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确定最佳的组合条件。【结果】:活性白土对马脂脱色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温度61℃,时间32min,活性白土用量5.25%。在该优化条件下,马脂的脱色率可达71.01%。【结论】:响应面分析方法回归方程合理,并且能够预测各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关系,最终确定了马脂的脱色工艺参数。可见分光光度法与传统比色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芝麻油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以满足注射用油的色泽要求。以脱胶、脱酸处理后的芝麻油为原料,首先对脱色剂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考察混合脱色剂比例、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注射用芝麻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注射用芝麻油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藻土和活性白土混合比例为1∶4,脱色温度91℃,脱色时间21 min,脱色剂用量3.7%。此工艺下芝麻油的吸光度(450 nm)为0.039,脱色率达78.65%。脱色芝麻油除略带白土腥味,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注射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盐焗鸡卤汁分离鸡油为原料,研究了卤汁分离鸡油的脱色工艺过程,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实验,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活性白土添加量8.31%,脱色时间20.6min,脱色温度90℃,搅拌速度150~200r/min。采用上述脱色条件,所得盐焗鸡卤汁分离鸡油的吸光值从3.109降至0.054,脱色率达到98.26%。   相似文献   

6.
为除去海参多肽中有色物质以利于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经酶解法制备海参多肽酶解液,以脱色率和多肽回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脱色剂对海参多肽酶解液的脱色效果,从中筛选出XX型粉末活性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0.9 g/100 mL,时间32 min,温度50℃,pH 2.2,在此条件下,海参多肽液的脱色率达到(85.39±2.25)%,多肽回收率达到(88.57±1.86)%,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聚酰胺对龙胆草多糖的脱色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龙胆草多糖脱色过程中的上样体积、上样流速和上样浓度为影响因素,以龙胆草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的综合评分(OD)为响应值,由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龙胆草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对龙胆草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上样体积为5 BV,上样流速为2 BV/h,上样浓度为3.50 mg/mL。在此条件下,龙胆草多糖的脱色率为80.60%±0.91%,多糖保留率为86.28%±0.67%,其综合评分(OD)为0.8344,而模型预测的OD值为0.8756,两者误差较小。聚酰胺的重复利用实验表明,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脱色率降为76.85%±0.59%,多糖保留率有所增大到98.32%±0.37%,循环使用效果较好,该优化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9.
采用吸附脱色法对青海胡麻籽油进行脱色,并以波长665nm下脱色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吸附剂添加量三个因素对胡麻籽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胡麻籽油脱色工艺的优化条件为:脱色温度为71℃、脱色时间为23 min、吸附剂用量为4.3%,脱色率达到77.59%。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与油脂》2015,(8):31-3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以脱色率为响应值,对玉米须多糖脱色中的过氧化氢添加量、脱色时间和p H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添加量0.15∶1(V∶V),p H为12,脱色3 h,脱色温度40℃。采用此工艺,在多糖浓度10 mg/m L时,玉米须多糖实际脱色率达69.3%,多糖保留率60.1%。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橡胶籽油的溶剂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乙醚提取橡胶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橡胶籽油得率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16.9∶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的得率为41.60%。橡胶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81.93%。  相似文献   

12.
以碱炼脱酸玉米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型号活性炭对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吸附脱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活性炭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为自变量,ZEN脱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结果表明:H-1活性炭(油脂专用活性炭)对ZEN的吸附能力最强;最佳吸附条件为H-1活性炭添加量2.5%、吸附温度80℃、吸附时间20 min;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玉米油中ZEN脱除率为(87.11±0.64)%。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277-280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用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提取率之间的数学模式,确定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较佳工艺为用酶量17mg/g,酶解时间为2.64h,酶解温度为47℃。南瓜籽油提取率达89.12%。   相似文献   

14.
杨端 《中国油脂》2020,45(7):31-34
以奇亚籽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作为酶解用酶,酶解温度45℃,液料比8. 47∶1,pH 10,酶添加量5. 17%,酶解时间2. 16 h。在最佳条件下,奇亚籽油提取率为89. 53%。  相似文献   

15.
以奇亚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奇亚籽油。通过单因素设计实验研究溶剂种类、料液比、超声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对奇亚籽出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经烘烤预处理奇亚籽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奇亚籽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温度160℃,烘烤时间46 min,料液比1∶17,超声时间55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奇亚籽的出油率为(39.41±0.72)%。奇亚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麻酸(C18∶3n3)质量分数最高为62.90%,亚油酸(C18∶2n6c)质量分数为18.25%。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响应面法对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拟南芥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55 min,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55℃。在最佳条件下,拟南芥籽油提取率为38.01%。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喷雾干燥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总固形物含量19%,进风温度180℃,进样流量16mL/min。各因素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大小关系为:总固形物含量进样流速进风温度。  相似文献   

18.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玫瑰茄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8MPa、萃取时间110min的条件下,玫瑰茄籽油提取率可达2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