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燃煤锅炉在低负荷时,若脱硝入口烟温低于脱硝催化剂正常工作温度窗口,会导致脱硝系统退出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发电厂纷纷开展脱硝烟温提升改造。改造后,基本实现机组正常调峰负荷内脱硝不退出,但是机组启动和停机过程仍然无法实现全负荷段脱硝投入。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机组启、停机操作过程的烟温提升技术,并应用于某发电厂启、停机过程中,实现了脱硝全负荷投入运行,为燃煤锅炉实现全负荷脱硝投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役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装置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前伟  张杨  王丰吉  朱跃 《中国电力》2017,50(4):157-161
为了给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借鉴,对国内26个电厂61台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燃煤机组的脱硝装置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脱硝效率、进出口NOx浓度、氨氮摩尔比、SO2/SO3转化率、逃逸氨、运行烟温、系统阻力、温降等脱硝装置各方面实际运行参数,掌握了燃煤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较为良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机组炉型、煤质、燃烧工况以及设计裕量等因素导致部分机组脱硝系统入口NOx浓度偏离原设计值较多,喷氨不合理导致大部分机组氨氮摩尔比偏大并造成逃逸氨浓度超标,部分机组低负荷时脱硝系统入口烟温偏低,部分机组脱硝系统温降较大。对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及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SCR脱硝系统的烟气脱硝装置布置方案及脱硝装置对锅炉主机和辅机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浙江国华宁海电厂4号机组脱硝工程中,解决了大型电站机组加装脱硝装置后对机组系统及设备影响的一系列问题.实际运行情况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脱硝工程主系统和辅助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各项性能测试值都十分优良.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对锅炉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国强  徐党旗 《热力发电》2006,35(10):35-36,39
目前国内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进行烟气脱硝处理的燃煤机组较多,但多数是在主机合同已经签订的条件下再配套SCR脱硝装置,其安装不可避免会对锅炉结构产生影响。为此,结合某电厂600 MW燃煤机组脱硝工程,就SCR脱硝装置对锅炉尾部及空气预热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型燃煤机组进行SCR烟气脱硝改造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原电厂设计时未考虑加装脱硝装置的大型燃煤机组进行脱硝改造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对实施脱硝改造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大型火电机组的SCR脱硝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策略设计不完善、控制目标不明确、现场测量条件等问题,系统的自动投入率和投入效果均较差,使得整个脱硝系统的运行性能受到明显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技术、神经网络学习技术及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现代火电机组SCR脱硝控制的先进解决方案。并将该方案成功实现在"INFIT"实时优化控制系统中,使得系统能获得更好的NOx环保考核指标,氨气消耗更小,降低运行成本,并使得控制系统在部分测量参数失真时也能有效投入。  相似文献   

7.
江溢洋 《吉林电力》2021,49(3):38-41
针对燃煤机组现有脱硝控制中存在的测量失真、控制滞后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首先利用智能寻优技术综合考量脱硝系统经济性与安全性,设计具有自寻优功能的控制目标值;然后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锅炉燃烧相关控制因素分析处理,提取影响氮氧化物生成的主导因素,并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构造氮氧化物生成预测模型,根据烟气流动通道各脱硝测点间的关联特性,实现对脱硝出口氮氧化物实际浓度的软测量;最后结合自适应、模糊等先进算法设计形成脱硝先进控制系统,实现对燃煤机组脱硝控制水平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发电厂1号机组脱硝系统的运行优化思路,通过加装省煤器给水旁路提高低负荷下进入脱硝系统的烟气温度,在燃用设计煤种时,35%BMCR负荷工况下脱硝系统入口烟温不低于293℃,保证低负荷阶段脱硝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国火电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已进入集中投运期,部分工程实施过程中隐藏的问题也在投运后逐渐显现。针对当前燃煤电厂脱硝改造工程现状,在总结分析当前脱硝改造工程问题的基础上,就设计参数的选取、性能保证值的确定、催化剂的选型、流场设计、吹灰器选型、反应器入口灰斗设置以及配套改造等脱硝改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脱硝超低排放机组进行性能评估与分析,可为超低排放形势下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装置的稳定、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借鉴及指导。以已实现脱硝超低排放的某35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为例,研究了该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进出口NO_x浓度分布、出口速度分布、氨逃逸、系统阻力、运行烟温等运行参数,掌握了此台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SCR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良好,但存在流场不均、飞灰堵塞、低负荷烟温较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杜振  钱徐悦  何胜  朱跃 《电力技术》2013,(10):124-128
针对中国现有机组烟气SCR脱硝成本较高的问题,研究了机组类型、机组容量、脱硝效率、还原剂类型、入口NOx浓度、脱硝厂用电率等因素对烟气SCR脱硝平均成本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SCR脱硝成本的组成得到运行成本和财务成本是脱硝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而提出降低脱硝成本的还原剂耗量优化、吹灰系统优化、催化剂优化等措施,为烟气SCR脱硝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燃煤机组脱硝改造中场地空间有限,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无法按常规设计布置的情况,研究了一种SCR脱硝系统侧进、侧出新型连接烟道,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场模拟,对新型SCR烟气脱硝装置的流场进行了优化设计,设置合理的导流板,使得进入第一层催化剂的烟气速度、NH3浓度分布、烟气流线与垂直方向夹角以及系统阻力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该新型SCR脱硝系统连接烟道应用于某燃煤发电厂2×135MW机组,有效解决了现场空间无法布置常规SCR脱硝装置的问题,其脱硝效率达到85%以上,氨逃逸率小于3 mg/m3,运行效果较好。为解决燃煤机组加装SCR装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300 MW级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前伟  张杨  王丰吉  朱跃 《中国电力》2016,49(11):153-158
对脱硝超低排放机组进行性能评估与分析,可为超低排放形势下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装置的稳定、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借鉴及指导。某3台300 MW级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已实现NOx超低排放,以此为例,对其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进出口NOx浓度分布、出口速度分布、氨逃逸率、SO2/SO3转化率、系统阻力等运行参数进行了评估,掌握了此类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台300 MW级燃煤机组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良好,但存在流场不均、飞灰堵塞、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为此提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海川  罗峻 《青海电力》2014,33(3):55-58
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政策,青海省部分老旧机组存在脱硝和除尘器改造问题,结合青海省火电机组脱硝除尘现状,对脱硝和除尘器改造的工艺选择、系统构成、布置形式及相关设备的改造等技术问题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器工业》2005,(11):1-2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与华电长沙电厂正式签订国内第一个2×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锅炉烟气脱硝项目合同,实现了我国60万千瓦机组锅炉烟气脱硝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零”的突破,并成为目前国内惟一同时拥有设计制造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硝  相似文献   

16.
从已投运的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SCR脱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共性问题,如脱硝反应器出口与烟囱排放口的在线监测值相差较大、脱硝出口氨逃逸超标、两侧喷氨量实际值偏离计算值等。脱硝系统内浓度场不均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针对性喷氨方式是改进脱硝系统运行的有效手段。针对机组运行实际,开展一种基于加权磨煤机组合工况的喷氨格栅调整方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不增加测试仪表、不对喷氨手动阀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实现各种变动工况的NOX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污染物NOX对环境影响,提供清洁能源,建设绿色环保电厂,我国已有二十多个燃煤电厂采用了SCR烟气脱硝装置以降低烟气中NOX排放。由于安装使用的脱硝装置刚刚起步,脱硝系统在设计和设备运行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引进消化国外技术深度不够,并且缺少脱硝装置的设计、调试、运行的行业或国家标准,因此需要我们根据现场设计、设备情况,结合机组调试方法,对采用常规SCR使用液氨还应剂的脱硝系统的调试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根据SCR烟气脱硝技术在某电厂新建300 MW机组上的设计和使用情况,阐述了SCR烟气脱硝装置在该电厂的工艺概况、布置方式和主要设计参数,分析了该装置对机组经济性、其它设备及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实践证明,该炉燃用煤种变化大、催化剂高含尘布置方式、不设置反应器烟气旁路、锅炉点火及稳燃用减压渣油的特点容易造成纯氨消耗量大、氨逃逸率高、SO3和NH3负作用、催化剂失去活性及老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志坦  姚杰  庄柯  喻乐蒙  周凯 《中国电力》2021,54(6):145-152
通过对燃气轮机组(以下简称“燃气机组”)与燃煤机组在NOx排放政策要求及SCR工艺中催化剂特性方面的对比,论述了在燃气机组应用SCR脱硝技术的必要性,分析了燃气与燃煤机组SCR脱硝工艺在催化剂布置、结构、成分及脱硝效率等方面的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燃气机组因SCR工艺烟气温度低、基准氧含量高,入口烟气中NOx、SO2和粉尘含量少,催化剂通常布置于余热锅炉内部中压蒸发器之后,设计脱硝效率一般为30%~70%,适应于宽松的氨逃逸控制策略。燃气机组脱硝催化剂通常单元孔数高于40×40、长度短于350 mm,活性组分(V2O5)与助催化剂成分(WO3)含量常规显著高于燃煤烟气脱硝催化剂,并且燃气机组SCR工艺中催化剂的化学失活与机械受损速率较慢,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燃气机组脱硝催化剂的检测方法应有别于现行标准中对于燃煤机组脱硝催化剂的常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康学占 《发电设备》2015,29(3):225-230
针对SCR脱硝装置必须全天候运行以满足NOx排放质量浓度要求的问题,分析了提高SCR脱硝装置负荷适应性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简单对比。重点阐述了不降低锅炉效率的省煤器分级改造和布置方案及实施,为运行机组的技术改造和新建机组设计阶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