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柳青年画民俗艺术的衍变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旭  杨正春 《包装工程》2016,37(18):44-48
目的以杨柳青年画为例,通过杨柳青年画民俗艺术的衍变解析,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提供示范意义。方法以杨柳青年画的传统传承、社会传承、数字传承解析传承方式衍变;从杨柳青年画的年俗应用、设计应用、体验应用解析应用衍变。结论通过杨柳青年画民俗艺术的衍变解析,提升公众对民俗艺术的关注与重视,为民俗艺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非遗数字化传承中APP的创新设计进行整理与分类,结合其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用户粘度不足、形式创新不够、服务链缺失问题,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共享非遗与手工艺交易”的非遗类APP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旨在通过在线教育传播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为用户提供交流与交易的平台,实现非遗共享、非遗共创。  相似文献   

3.
丁卉  张志丰 《上海包装》2024,(1):127-129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绳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概述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以及面临的传承困境,总结了文创产品设计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河北手工艺类非遗传统绳艺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宪辉 《包装工程》2020,41(12):314-317
目的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木版年画之一,其文雅细腻、端庄大方的艺术风格,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然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要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得以传承和保留,只对其固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展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方法依托杨柳青年画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民俗文化魅力,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多感官体验融合、数字产品开发和网络营销,实现杨柳青年画的多元化产品开发。结论研究杨柳青年画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多元产品开发,有利于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并能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傅燕翔  罗霞 《包装工程》2023,44(16):330-339
目的 在非遗产业化背景下,探索乡村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创新生态,以应对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二元对立危机,力求在非遗活态化层面探讨事物的传续与创新发展途径。方法 以文化生态学为视野,将非遗手工艺落脚于整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创建传统手工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创新生态与设计参与模式,寻求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消费市场之间融合互动的对策与连接点,提出非遗手工艺创新发展的“四化”生态模型,从内容化、品牌化、产品化与数字化4个维度讨论非遗手工艺的提升策略,提供可行的设计参与路径,并以湖南湘潭地区石鼓油纸伞为例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结论 文化生态具有动态衍变与整体协调特征,能够适应非遗手工艺的活态变迁与传承。通过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专业特长,能有效地给非遗产业化内容做设计学上的注脚。“四化”生态模型有助于非遗手工艺的核心价值留存与创意性转换,设计参与能够有效促进乡村传统手工艺高质量发展,并以期通过推进该模式让非遗手工艺产业化发展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大作用,从而建设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6.
邱珂 《包装工程》2021,42(18):351-355
目的 以设计为手段扶贫,推动和完善江西省非遗手工艺文化保护工作,倡导以手工艺保护为目的的创新设计.方法 倡导手工艺保育为目的的创新设计,在发展经济同时,注重非遗保护.以服务设计为核心手段制定合理的设计扶贫策略.结果 意图探索以创新设计活化省内非遗手工艺产业新局面,促进传统工艺经济振兴,着力探索生产性保育的新方式.结论 以创意设计助力江西扶贫区域非遗手工艺市场孵化.把发展特色传统手工艺产业作为专项生产性保护的重点,以创意设计为主要手法孵化"江西手艺人"文创产业市场,让原汁原味的非遗手工技艺活化创新成为手工艺者致富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李夏 《包装工程》2018,39(22):92-96
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宝藏。它承载历代先辈的文化信仰和价值理念,饱含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怀,宣示炎黄子孙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在工业文明和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拯救其脱离窘境便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要课题。方法 透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瓶颈,找寻影响因素,提供解决对策。将非遗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保护与传承,构建“互联网+”对非遗保护与推广的有效路径。结论 契合当今时代发展,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开展非遗资源辐射共享,扩大非遗宣传力度和传播范围,形成以互联网为媒介载体和技术手段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非遗手工艺发展困境的背景下,通过服务设计理念和方法来创建一套服务系统,在市面上现有非遗APP产品仅限于科普宣传和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开放的非遗手工艺活化平台,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发展。方法 调研分析非遗手工艺发展困境的关键问题,在前期非遗手工艺工坊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活化平台搭建的可行性。通过用户访谈法构建人物角色模型,归类得出非遗匠人、设计师、消费者三方主要用户,分析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全局视角构建完整的服务系统,统筹规划设计服务蓝图,构建非遗手工艺活化平台APP原型设计。结论 以设计赋能非遗手工艺,通过消费力量拉动非遗产业发展,以全局视野规划共创的理念在各方参与者之间搭建桥梁,推动非遗发展更加活态化,也为未来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为才  朱冬虹  时旺弟 《包装工程》2018,39(20):276-280
目的 通过调研五邑新会葵艺传承困境及产业现状,反思手工艺思维为主的传统手工艺保护范式的缺失,以集群式创新理论为视角,集合具体的设计实践,探索五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发展的新思路。方法 基于产业集群式创新理论模式,在产品的载体创新上寻找新会葵艺与五邑地区其它非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创作主体上尝试融合五邑地区的多方力量,当中特别注重不同非遗传承人(机构)的合作,以提高产品的创新层次。以“归巢”葵艺灯、葵叶红木灯、江门侠为设计实践,论证该理论驱动新会葵艺创新式保护的可行性。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群式创新理论可以有效打破新会葵艺内在的封闭性,提高新会葵艺产品载体的创新层次,亦可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悦  高安格 《包装工程》2023,44(24):50-57
目的 为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凤阳凤画的艺术特色并推动创新,提出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意设计。通过AI技术,可以全面、清晰地展示凤画的细节,传递其核心理念,并实现更具创新性和视觉吸引力的传承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方法 利用AI技术中的目标检测和风格迁移算法对凤画的图案特征和风格特征进行提取和采集,并集成到凤画创作平台。从传承、传播、创作、创新四方面对该平台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实现方案。结果 将AI技术与凤阳凤画的创作结合,设计出了具有凤画图案和风格特征知识的智能创作平台“翙”APP。结论 本研究为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不仅提高了创作效率,还拓展了凤阳凤画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悠久灿烂,种类繁盛,然而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环境之下,使本就面临着"艺随人亡"艰难局面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与空间逐渐萎缩,并且相关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手工技艺实践的人才培养发展情况又十分滞后。福建省亟须提高青年大学生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认知,加强改革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持续发展双师型教师梯队建设,搭建手工艺实践平台。提升高校艺术设计类师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协同政府、企业与社会大众,活态传承福建省优秀的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弘扬青年一辈的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倪春洪  李微 《包装工程》2023,44(12):368-377
目的 “5G+”万物互联驱动数字化体验经济的浪潮已是助推非遗数字化创新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新动力。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探索非遗数字化创新呈现,突破时空限制,激发内生创新动力,并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提供新途径。方法 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分析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方法,秉承“非遗+”交叉融合范式,以葛沽长乐老高跷非遗项目为例,运用交互叙事、体验设计等方法,构建非遗数字共享平台,拓宽葛沽非遗创新发展空间,形成非遗资源共建共享的“葛沽数字化新发展模式”。结论 利用交互叙事理论视角与葛沽非遗数字化文创设计融合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薪火相传的叙事机制,实现了葛沽非遗传承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培养了新生代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以非遗的文创设计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杨柳青年画的博物馆文创主要是图像元素直接应用的文创产品,缺乏对杨柳青年画宏观与微观的深度解读,使得市场缺乏精品文创,故而以杨柳青年画的高桐轩专题为切入点,探讨关于杨柳青年画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与实践。运用“专题个案梳理—整体困境分析—专题价值讨论—开发策略研究—专题开发实践”的设计方法对高桐轩专题进行开发策略研究,并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检验策略的创新性。提出了“游戏玩品、手办赏品、动手试品、剧本演品”的4点文创开发策略,并依托该策略研究,开发了“高桐轩人生棋”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4.
张璇 《工业工程设计》2019,1(1):121-127
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传统手工艺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析、总结滨州魏集镇手工艺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建议,预测及设计出可行的系统模块化参与方法,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角度。以滨州市魏集镇手工艺旅游产业为研究目标,以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理论和研究资料为文献基础,运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按照手工艺的“理论价值分析—系统模块概念设计—创新产业结构”的框架,设计出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手工艺文化系统模块化统一管理的设计方法。传统手工艺以“用”为主要目标,与普通人民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保持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活态”发展,使之经过现代化的适应过程,在现代机械生产占据主要优势的前提下,还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与创新。这要求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科技行业、教育行业、服务行业和艺术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并且在传统文化六模块的协调融合下,驱动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旭  华天骅 《包装工程》2019,40(14):204-208
目的 对应用型高校与非遗项目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非遗传承人和应用型高校师生共同合作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结论 惠山泥人存在产品单一、样式老套、功能局限、价格虚高、缺乏版权意识、品牌意识与服务意识等问题,探讨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合作模式,即“市场—实训—竞争—就业”的模式,总结出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有与时代接轨,重塑非遗面貌;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手段,构建非遗资源库;将非遗项目引入应用型高校,最大程度地扩大非遗影响、推广非遗文化;应用型高校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实践平台等,择优培养非遗传承人;降低非遗传承人的设计成本、增强非遗竞争力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在专题实践课程中导入惠山泥人课题,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的可操作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以“抖音”为代表的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兴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手工艺类非遗短视频创作为例,分析该类短视频创作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创新内容表达、打造文化IP、凝练文化精髓、善用直播平台的创作策略。研究旨在为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创作提供参考,希望借此助力非遗文化在短视频生态下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拥 《湖南包装》2023,(2):118-120+165
文章利用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指导“狮头彩扎”的海报创意设计,将修辞手法融入“狮头彩扎”非遗产品的衍生创作。将非遗项目融入课堂教学,以此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了解和传承“狮头彩扎”,创造属于自己心目中的“狮头彩扎”海报。“狮头彩扎”2008年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科技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手工艺因为费时费力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与推广迫在眉睫。文章利用谐音、象征、借代、隐喻4种修辞手法与海报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以“狮头彩扎”海报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学生的实践创作,用新的视角来唤醒这一传统非遗,以此来引起人们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喜爱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肖帅 《上海包装》2024,(1):71-73
非遗文化与文创设计的融合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文创设计与非遗文化的内涵,分析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挑战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旨在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柏清  任宇翔 《包装工程》2023,44(18):351-353, 384
目的 探索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艺术碰撞和创新路径。方法 基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从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系出发,总结非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向,提出了个性化、互动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应用尝试,并从具体的实践层面分析有效的应用方式方法,结合文创产品在形态、意蕴和实用三方面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探索非遗再设计与利用的新形式,以期弥补当前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不足与局限,实现创新设计。结论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应该从本源出发,回归传统,将非遗文化精髓与文创产品设计实现艺术化的结合,增加非遗文创产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形成符合当前大众审美特点与消费需求的内容,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近二十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亦伴随诸多讨论。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原样保留还是创新发展”这一议题,引发广泛争议。本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认为,虽然争议双方均有理有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都存在局限。因此试图从设计生态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上述讨论,搁置争议,建立基于设计生态视角的将传统技艺“内嵌”回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新观念。同时,呼吁相关非遗保护机构重视打造传承人与从事创新工作的专业人士的沟通平台,以新观念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