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国际标准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产生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方法(GB/T5009.202-2003)进行了改进。对填料装置方法、硅胶用量和洗脱液甩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自然沉降法代替原填料装柱法制备常压色谱柱.装柱效率和试验的重复性均有所提高;同时,将硅胶用量由35g降低到25g,洗脱液用量由250n1L降至150mL,得到的非极性和极性组分分离能力与现国标方法相当。与现国标方法相比,新改进方法在节约试剂、降低试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分析效率等方面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食品中油脂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5009.202-2003)方法和相关国家标准,就煎炸食品可能有的食用安全问题,对三种煎炸食品进行摸拟试验与检验分析研究.并对使用的植物油在煎炸前、煎炸后极性组分含量以及在煎炸食品中的油脂极性组分含量变化进行比较.说明煎炸食品中极性组分含量随煎炸时间的增加变化,并且与添加新油有关.通过水分、脂肪含量的测定,了解了煎炸食品在煎炸过程中油脂劣变状况.  相似文献   

3.
以油炸花生、油条、麻花3种中式煎炸食物为研究对象,选取10种溶剂配方提取其内含油脂,基于制备型快速柱层析和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深入分析煎炸食物内油脂极性组分的构成比例。结果表明:在提取煎炸食物中油脂极性组分时,石油醚对油炸花生和麻花的提取结果最高,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4∶1)对油条的提取结果最高,与石油醚的无显著性差异。在测定煎炸食物中油脂极性组分时,可选用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石油醚提取所得油炸花生油脂中极性组分含量为4.5%,主要为氧化甘油三酯单体类和甘油二酯类,油条油脂中极性组分含量为28.8%,主要为甘油三酯聚合物类,麻花油脂中极性组分含量为8.0%,主要为甘油三酯聚合物类、氧化甘油三酯单体类和甘油二酯类。  相似文献   

4.
煎炸油脂中极性组分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脂在煎炸过程中,由于温度高及水分和氧气等存在,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延长加热时间将加速油脂营养成分损失和感官质量下降。采用柱层析法测定极性组分是控制煎炸油脂质量标准方法;但研究发现,一些替代方法如核磁共振法、近红外光谱法、图像分析法、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和食用油传感器测试法也适于煎炸油脂极性组分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现行的油脂极性组分检测ISO 8420(2002)为依据,对GB/T 5009.202—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的柱层析法,GB 5009.20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中极性组分(PC)的测定》中的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法和柱层析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发现:GB/T 5009.202—2003的柱层析法的检测结果与ISO标准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一致性差;而GB 5009.202—2016中的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法和柱层析法的检测结果与ISO标准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柱层析法分离煎炸油的极性组分和非极性组分,采用GC-MS分析两种组分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煎炸油极性组分和非极性组分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且两种组分间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呈极显著相关(r0.90,p0.01)。极性组分中cis C18∶2含量相对较高;非极性组分中cis C18∶2/C16∶0比值减小程度明显大于极性组分,则非极性组分的cis C18∶2在生成极性基团时反应最为剧烈。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随煎炸时间延长而增多,其中极性组分中总脂肪酸含量呈梯度增加趋势,并与煎炸油中总极性物质(TP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非极性组分中总脂肪酸含量显著减少,表明在煎炸过程中各种甘油三酯均参与反应,导致含有极性基团的脂肪酸含量不断增加,其中cis C18∶2组成与极性组分含量变化密切相关。按极性大小将复杂的煎炸油成分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对大豆油煎炸过程中的复杂组分进行全面分析,为得到脂肪酸组成与极性组分含量变化的关系和提出煎炸油寿命的建议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沟油极性组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地沟油极性组分的共同特性, 为有效检测地沟油提供参考。方法 用石油醚: 乙醚分离地沟油与杂质, 挥干有机溶剂后用柱层分析法进行极性组分指标测定。 结果 所检测到的地沟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值为23.37 % ±3.33 %(在15.71 % ~32.50 %之间), 而未经烹饪过的正常食用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值明显较低, 为4.55 % ±1.41 %(在3.05%~6.76%之间)。地沟油和未经烹饪油的层析柱洗脱物的比较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结论 可以用柱层分析法检测区分正常食用油与地沟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更好地根据不同煎炸时间和煎炸食材选择合适的煎炸油,并确定合理的煎炸油更换频率,以最大程度降低煎炸油的劣化程度,保持煎炸油的良好卫生质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对常用植物油中的总极性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对影响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的几点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不同煎炸时间、不同煎炸食材对总极性组分含量影响不同;不同植物油品种在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当已知极性组分含量初始值的油品以一定比例相互混合时,其极性组分含量初始值会发生可预期的改变。结论不同油品在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含量与煎炸时间、油品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煎炸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煎炸数量正相关;选择合适的煎炸油需要综合考虑油品极性组分初始值、极性组分在煎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品种食用油极性组分含量初始值的不同,可初步判断油品是否与其声称成分相符。  相似文献   

9.
磷酸化油脂组分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五种磷酸化油脂的分析及初步应用,并用单一组分的磷酸化鱼油与亚硫酸化鱼油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磷酸化油脂是一类与铬革结合好,耐光性好,使成革色泽浅,具有增加革丰满性的加脂剂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找到循环用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极性组分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使用3L一级大豆油于(180±5)℃油温下多次循环油炸调味鸡翅、骨肉相连、五花肉串、原味鸡块、牙签肉,每次油炸约300 g上述肉制品,期间不添加新鲜大豆油,以此来模拟制作循环用食用油。分别取油炸2、3、4、5、6、10、14、16、20次肉制品的油样,待冷却后测定极性组分含量。本法利用全自动食用油极性组分自动分离系统将循环用食用油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分离,收集非极性组分部分,实验计算得到非极性组分含量。结果极性组分与非极性组分含量总和为1,随着油炸次数的增加,食用油的极性组分由1%升至10%以上,呈稳定上升趋势。结论极性组分在食用油循环使用过程中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可以作为判断循环用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硅胶吸附脱除注射用大豆油氢过氧化物的研究。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筛选硅胶种类,优化吸附工艺参数,并对吸附脱除氢过氧化物后的注射用大豆油的其他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选用粒度为70~200μm的进口硅胶,硅胶添加量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 0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注射用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酸价、皂化值、碱性杂质、不皂化物等指标均符合注射用大豆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专用硅胶对油脂进行吸附脱胶、吸附脱皂、吸附脱色及脱除氯离子,通过对工艺条件和脱除效果的研究,评价其在油脂精炼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SORBSILR92硅胶对浓香花生油进行吸附脱胶,在硅胶添加量0. 5%、吸附温度80℃、吸附时间15 min条件下,磷脂脱除率为96. 2%,且脱胶油色泽清亮、风味保留好;利用SORBSILR92硅胶对碱炼脱酸后的大豆油进行脱皂处理,可使大豆油含皂量从130. 7 mg/kg降至未检出,与水洗脱皂相比,不仅能明显降低含皂量,还实现了脱皂过程的废水零排放,减少了脱皂过程的油脂损耗;利用SORBSILR40F在优化条件下对大豆油脱色(先向待脱色油中添加0. 08%的SORBSILR40F硅胶,吸附反应后再添加1. 57%的活性白土)后,其含磷量明显低于单纯活性白土脱色油,并且脱臭油的色泽、氧化稳定性也优于单纯活性白土脱色脱臭油;利用SORBISILR40F硅胶和SORBSILR92硅胶在100℃、20 min条件下对大豆油进行吸附处理,大豆油中氯离子含量分别降低28. 47%和18. 98%,这对防范和降低油脂脱臭过程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形成是有利的。综上,专用硅胶SORBSILR92和SORBSILR40F在油脂精炼工艺技术的改进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硅胶、活性白土、活性炭作为脱色剂对改性大豆油的脱色效果。从硅胶用量、脱色时间以及脱色温度方面系统考察了硅胶对改性大豆油脱色的最佳条件;此外,还考察了脱色后改性大豆油的运动黏度、酸值、倾点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硅胶脱色效果最好;在硅胶用量1.0%、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 h的条件下,以硅胶为脱色剂对改性大豆油进行吸附脱色,脱色率可达37.5%;脱色后改性大豆油运动黏度(40℃)由123.7 mm~2/s降至117.3 mm~2/s,运动黏度(100℃)由20.9 mm~2/s降至16.8 mm~2/s,倾点由34.3℃降至26.5℃,酸值(KOH)由9.9 mg/g降至9.0 mg/g。  相似文献   

14.
挑选深圳市餐饮行业煎炸油作为调查对象,以GB 5009.202—2016检测样品极性组分,GB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作为判定评价标准,利用统计分析获得深圳市餐饮行业煎炸油极性组分的合格率达100%。了解深圳市餐饮行业中煎炸油的卫生质量,以加强深圳市餐饮行业的监管,并给大众的饮食提出健康卫生的消费建议,从而保障市区人群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花生油在煎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等极性大于甘油三酯的极性组分。用煎炸花生油的极性组分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通过油红染色评估细胞内脂肪的含量,通过RT-PCR测量与脂质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SREBP-1c、FAS、ACC、HMGCR)的mRNA相对表达含量评估脂质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极性组分的增多,细胞内脂肪含量明显增多;在极性组分质量浓度为2. 0 mg/mL时,SREBP-1c、FAS、ACC的mRNA水平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2. 95±0. 08(P 0. 05)、3. 24±0. 16(P 0. 05)、1. 77±0. 18(P 0. 05)倍,表明花生油中的极性组分会上调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HepG2细胞的脂质聚积。研究结果说明煎炸花生油中的极性组分在细胞层面导致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宋二立 《中国油脂》2021,46(4):7-10
利用PLA1脱除大豆毛油中的磷脂,再用硅胶吸附脱除大豆油中的残磷和残皂。以酶法脱胶后含磷量、硅胶吸附脱皂后的含磷量和含皂量为评价指标,研究酶法脱胶及硅胶吸附脱皂对大豆油脱胶脱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油pH 5.5~6、去离子水添加量3%、反应时间6~8 h的脱胶条件下,酶法脱胶效果随PLA1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PLA1添加量分别为50、75、100 mg/kg时,脱胶大豆油中含磷量分别从566.36、538.02、562.76 mg/kg降至44.67、18.99、17.01 mg/kg,再添加油质量0.1%的SORBSIL R92硅胶,大豆油含磷量分别降至41.21、16.35、15.42 mg/kg,含皂量分别从37、23、14 mg/kg降至14、8、5 mg/kg。酶法脱胶后大豆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有所升高,3个油样的酸值(KOH)平均升高0.63 mg/g,过氧化值平均升高0.007 g/100 g。硅胶吸附脱皂也造成大豆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7.
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会发生劣变,产生的极性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对食用油煎炸过程中影响极性成分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性成分的含量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还与煎炸油品种和煎炸过程中新油的添加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余辉  王澍  周原  何艳  康翠欣  高盼  何东平 《中国油脂》2023,48(10):46-49+56
旨在为植物油复杂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棕榈油为研究对象,以面制品为煎炸物,在140、150、160、180℃下进行连续煎炸模拟试验,测定不同煎炸温度下不同煎炸时间煎炸油中极性组分含量,并通过集总的方法建立极性组分含量与煎炸温度和煎炸时间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140、150、160℃下煎炸36 h均没有达到煎炸油废弃点,而180℃下煎炸24 h即到达废弃点;棕榈油煎炸生成极性组分的过程为零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35.98 kJ/mol,极性组分含量随煎炸时间延长线性增长;通过建立的模型预测不同温度下棕榈油煎炸的极限煎炸时间,预测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相符。综上,通过集总的方法所建立的棕榈油煎炸生成极性组分的动力学模型可靠,所使用的集总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引用至其他植物油的煎炸反应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胡本伦 《中国油脂》2022,47(1):119-125
食用油在长时间高温煎炸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聚合、水解等反应,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安全危害因子如极性化合物(TPC)和3-氯丙醇酯(3-MCPDE)等。介绍了煎炸油中TPC与3-MCPDE的形成机制与危害,并重点介绍了煎炸过程中TPC和3-MCPDE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控制煎炸油中TPC与3-MCPDE形成的措施,旨在为揭示TPC和3-MCPDE形成机理、控制煎炸油中TPC和3-MCPDE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