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3.
4.
主要介绍大面积吸声构件在低频时吸声系数的一种测量技术,被测大面积吸声构件悬浮于水面,以空气为背村。测量采用脉冲声技术,最低测量频率为800Hz。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不破坏路面结构的条件下得到路面的吸声性能,解决工程建成后的验收和测试问题,进行了阻抗管的结构改造,并搭建了阻抗管路面测试系统;以道路路面为研究主体,研究了密封材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运用传递函数法原理现场测试路面的吸声系数,通过比对现场实测结果与实验室路面样品测试结果,评价阻抗管现场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橡皮泥做密封材料时,密封效果较好;路面测试系统现场实测吸声系数曲线基本一致;现场实测吸声系数与路面样品吸声系数差值不超过0.04,属于误差允许范围内,两组吸声系数在800 Hz以上比较吻合,差值小于0.002,在250~630 Hz范围内差值在0.02~0.038之间,且在此频率范围内路面实测吸声系数低于实验室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7.
8.
9.
脉冲响应法是测量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声系数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使用单个传声器难以排除被测对象散射效应的影响,因此不能测量具有不平整表面构件的吸声系数。针对这一缺陷,本提出了一种用多个传声器同时测量反射脉冲的实验分析技术,可以排除被测对象的反射与散射指向性对吸声系数分析的影响,故可用来测量具有不平整表面吸声结构在各种不同入射方向下的吸声系数。用该方法在半消声室内分析了一种表面呈锯齿形的声屏障斜入射吸声系数,结果表明本提出方法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多孔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还没有理论方法求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首先,对于由穿孔板和空腔或穿孔板和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用等效声电类比图求出声阻抗,从而求得吸声系数;然后,对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利用递推方法求得声阻抗,从而求得吸声系数。最后,对由不同层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理论计算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驻波管测试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截面异形度、不同细度与直径、不同周长比与比表面积,以及不同体积分数与空隙率纤维材料的吸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异形截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吸声性能,而吸声系数受纤维异形度的影响较复杂,即异形度不是吸声系数的本质影响因素。纤维比表面积参数是影响吸声性能的本质因素,比表面积越大,气-固相声阻越大,而纤维细度即纤维平均直径与其比表面积成反比,故直径越大,吸声系数越小。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吸声性能的又一本质因素,空隙率越小,体积分数越大,即孔洞越小,空隙率越小,吸声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雾对声波的吸收作用,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将水雾对声波的吸收这一现象应用到管道消声中来,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其可行性。实验中水雾的产生是通过5个超声换能器来实现,且其雾化量的大小可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实验方法是采用传递损失法,即验证水雾的存在与否对声波是否具有吸收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雾柱长度1m左右,对频率为200Hz以上的声波具有吸收作用,且频率越高,吸收越强烈。鉴于实验结果的良好性,以及雾化量的可控性,实验的方法可望推广到管道的主动噪声控制中。 相似文献
13.
14.
对于舱室空间低频声场计算问题,通常采用有限元法(FEM)或者边界元法(BEM),但是当封闭空间内部存在其他物体,又需要考虑外部激励对内场的影响时,直接采用单一的前述方法不能满足建模计算要求,而且这些基于网格的方法在前处理、光顺化处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将有限元和边界元法结合,并将其无网格化,这对于封闭环境的声场预测是一种新的尝试。首先推导了无网格FEM-BEM计算模型,对微分方程的离散、形函数构造等细节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以实际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无网格FEM-BEM方法和SYSNOISE的计算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在低频率范围内,各测点平均声压级相对误差在5.26%以内。这说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复杂问题的计算,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法是吸声测量技术中常用的方法,用于现场测量时不满足特殊声场环境假设、样品尺寸、频率限制等。脉冲回波方法和声强测量法对测量环境没有严格要求,适用于现场测量。这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频域处理数据,往往需要将反射波与入射波分离,测量步骤较多,不利于在线测量。参数反演方法直接利用测量的声压时间序列获得声学阻抗或吸声系数,是一种时域测量方法,更适用于在线测量。在声学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计算机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不断被提出,但要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去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