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亚麻籽二酯油的稳定性和利用率,以抗性糊精和酪蛋白酸钠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MG)和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CITREM)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亚麻籽二酯油乳液,并进一步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固形物含量、MG与CITREM质量比、乳化剂添加量(以芯材质量计)和载油量对亚麻籽二酯油乳液粒径大小以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亚麻籽二酯油乳液的制备工艺,并采用钨丝灯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等对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二酯油乳液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固形物含量50%、MG与CITREM质量比5∶4、乳化剂添加量2.5%、载油量50%,在此条件下亚麻籽二酯油乳液粒径为267.40 nm,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7.85%;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结构完整,整体呈球形,外部无明显损伤,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芯材释放率达到84.59%。综上,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亚麻籽二酯油的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及粒度分析仪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进行结构及性质分析,并进行贮藏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61.00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00 ℃、喷雾干燥进样速度15.00 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6.25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呈表面较光滑椭球状,其结构完整、粒径大小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热稳定性;经过氧化动力学分析,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释放率可达84.53 %,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微胶囊化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由液态转化为固体粉末方便加工运输,提高贮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同时在胃肠道中达到缓释的效果,拓宽其在食品工业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采用喷雾干燥法,选用3种配方制备琉璃苣油微胶囊,并对3组琉璃苣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及体外模拟消化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比另外两种琉璃苣油微胶囊,以酪蛋白酸钠、明胶复配玉米糖浆为壁材制得的琉璃苣油微胶囊包埋率最高,95.7%;粒径最小,264.09 nm,微胶囊表观结构更加完整且分布均匀,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行为中其胃肠道芯材总释放率最高,82.47%。该配方较另外两种配方更适宜制备稳定性强,体外消化释放率高的琉璃苣油微胶囊。将琉璃苣油微胶囊化有助于人体对功能性油脂活性成分的吸收,适于食品工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鲵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进风口温度、进料速率、均质时间和均质转速对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并研究微胶囊产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口温度190℃、进料速率3.5 m L/min、均质时间9 min和均质转速10 000 r/min,在此条件下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94.73%。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05±0.04)%,休止角为(35.41±0.37)°,休止角在30°~45°之间,堆密度为0.28 g/cm~3,粒径为5~10μm,表面油和总油含量分别为0.58 g/100 g和11.07g/100 g;微胶囊粉末黏度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流动性较好。表明所得大鲵油微胶囊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5,(8):17-20
为减缓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该实验利用喷雾干燥技术,用大豆蛋白、麦芽糊精作为壁材,亚麻籽胶充当乳化剂,对亚麻籽油进行包裹,制备微胶囊,并对微胶囊产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微胶囊产品含油率为38.03%,表面油含量为4.76%,包埋率达到87.50%,水分含量为1.30%,产品干燥,流动性好;颗粒分布均匀,基本呈球体;常温下溶解度良好;吸水性实验表明,产品易吸水,影响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糜子壳油的储藏稳定性,制备了糜子壳油微胶囊,以乳清分离蛋白(WPI)和麦芽糊精(MD)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糜子壳油进行包埋。以包埋率为指标来评价糜子壳油微胶囊乳化工艺,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在乳化剂添加量1.8%,壁芯比3:1,MD/WPI为1.2:1,乳化液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2%时,所制备的糜子壳油微胶囊包埋率最高,为90.10%。所得产品的理化特性较好,其水分质量分数为2.55%,堆积密度为0.38 g/cm3,休止角为38.63°,白度为81.63%,糜子壳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均匀且集中,其体积平均粒径为0.892 μm。表明制得产品的流动性和组织状态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蒜头果油微波辅助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蒜头果果仁为原料,研究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蒜头果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蒜头果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石油醚(60~90℃),料液比1:8(m/V),提取时间150 S,微波功率600 W.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的得率提高了2.1%,且微波提取时间仅为索氏提取的1/280.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蒜头果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15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1种,已被鉴定的成分占总量的90.67%.  相似文献   

8.
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甜橙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通过对HI-CAP100和麦芽糊精比例、固形物浓度、载油量、进风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壁材选用2:1的HI-CAP100和麦芽糊精,固性物浓度为35%,载油量为30%,进风温度为200℃时,甜橙油微胶囊包埋效率在99.4%,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8.28℃,微胶囊颗粒近似球形,表面光滑,没有裂纹。  相似文献   

9.
以沙棘籽油为芯材,采用CAS/MD、OSA/MD、WPI/GA/MD 3种壁材配方,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沙棘籽油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化前后沙棘籽油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种配方的微胶囊产品均具有较低的含水量和较高的溶解性,其中以CAS/MD为壁材制备的沙棘籽油微胶囊包埋率最高,微胶囊粒径小,表面光滑,热稳定性良好,壁厚度均一,沙棘籽油在胶囊中分布均匀,喷雾干燥制备过程未对沙棘籽油中的功能性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敏 《中国油脂》2020,45(4):24-27
采用粉碎、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提、硫酸铵沉淀、疏水色谱层析等分离手段,从蒜头果种仁中分离纯化蒜头果蛋白,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中性糖含量、自由巯基含量、细胞活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等电点为4. 6,相对分子质量为61 875 Da,由A、B 2条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蒜头果蛋白对Hela和Vero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蒜头果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蛋白质,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茶籽油微胶囊粉末油脂,并对产品配方和啧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系统分析产品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表明,最佳配方为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阿拉伯胶质量比为1:1.5:1.5,芯材/壁材质量比为1:1.5,乳化液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0%;喷雾干燥加热温度为180℃,进料泵速25 r/m...  相似文献   

12.
胡祥 《中国油脂》2020,45(8):9-13
以蒜头果毛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化脱胶过程中磷酸添加量、水添加量、脱胶温度和脱胶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碱炼脱酸过程中超碱量、碱液质量分数和脱酸温度对脱酸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脱胶工艺条件为磷酸添加量0.4%、水添加量4%、脱胶温度30℃、脱胶时间50 min,此条件下脱胶油磷脂含量降至0.023 mg/g,脱胶率可达98.67%;最优的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超碱量0.2%、碱液质量分数10%、脱酸温度40℃、脱酸时间30 min,此条件下脱酸油的酸价(KOH)降至0.34 mg/g,脱酸率达96.79%。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从蒜头果油中分离出的神经酸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4%乙酸水溶液-四氢呋喃(体积比80∶12∶5∶3),柱温26℃,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0 m L/min,进样量5μL。结果表明:神经酸在1.0~20.0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2%、1.61%;回收率为97.41%~104.89%,RSD为0.72%~3.22%;测得样品的RSD为0.90%~2.36%。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蒜头果油分离脂肪酸过程中神经酸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韭菜籽油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本研究以韭菜籽油作为芯材,分别以明胶-阿拉伯胶、明胶-CMC、HI-CAP 100-明胶以及HI-CAP 100-麦芽糊精4种组合作为壁材,利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并对比冻干和喷雾干燥两种干燥方式对微胶囊的影响。以韭菜籽油微胶囊包埋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构表征图为反应指标,在反应pH、壁材浓度、壁材比及芯壁比四种不同因素下,确定最佳组合壁材为HI-CAP 100-麦芽糊精,喷雾干燥制备得到的微胶囊性能优于冻干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韭菜籽油微胶囊最佳优化工艺条件:反应pH为4.56,壁材比为1.07:1,芯壁比为1.28:1,壁材浓度为1.04%,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0.80%。该研究为韭菜籽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霁玲 《中国油脂》2021,46(12):108-111
测定了蒜头果种仁的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蒜头果种仁油脂肪酸组成和矿质元素含量,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蒜头果种仁的氨基酸组成,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蒜头果种仁蛋白质含量为21.02%,粗脂肪含量为61.05%,蒜头果种仁油中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神经酸的含量最高,为45.04%;蒜头果种仁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77.25,营养价值较高;蒜头果种仁中含有K、P、Mg、S、Ca、Fe、Mn等矿质元素。蒜头果种仁营养成分丰富,可进一步加强其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戚登斐 《中国油脂》2021,46(1):24-31
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阿拉伯胶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核桃油微胶囊。在62℃下将核桃油微胶囊加速氧化14 d,测定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制备模拟肠液和胃液,测定核桃油微胶囊体外模拟消化油脂释放率及游离脂肪酸释放量。选取6~8周龄昆明小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核桃油微胶囊及核桃油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测定其体重、肝脏指数、血液指标、肝脏细胞指标,并对肝脏及腹部脂肪细胞染色观察其损害情况。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备核桃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1.91%,水分含量为2.40%,流动性高,溶解性较好。62℃加速氧化14 d,微胶囊化可有效缓解核桃油氧化变质,喷雾干燥制备的核桃油微胶囊油脂氧化程度低于冷冻干燥的,且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更低。喷雾干燥制备的微胶囊经模拟胃液及肠液消化,油脂释放率高达91.13%,高于冷冻干燥的,游离脂肪酸释放量也更高。喷雾干燥核桃油微胶囊能有效缓解高脂模型小鼠体重及肝脏指数升高,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提高小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降低肝脏丙二醛(MDA)水平,从而有效地抑制高脂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山茶油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茶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还含有角鲨烯、山茶甙、山茶皂甙等生理活性成分。山茶油烟点高,不皂化物含量少,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其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而且山茶油具有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如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肥胖、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综述了山茶油的功能特性,以便能更好的开发利用山茶油。  相似文献   

18.
蒜头果皮果肉抗氧化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油脂后蒜头果的果皮果肉渣为原料,采用回流法提取其抗氧化成分,并研究其抗氧化性质。结果表明:以pH4的Hcl溶液为溶剂、料液比1:30(g/mL)、70℃水浴1h条件下提取2次,蒜头果皮果肉多酚抗氧化成分得率为3.29%。其多酚化合物对羟自由基(·OH)和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4.00%和76.54%,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强弱依次为蒜头果皮果肉水提取物>抗坏血酸>单宁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