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匡攀  李川 《湖南包装》2023,(4):94-98
湘潭老城区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是体现湘潭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文章立足于传统历史文化,研究湘潭老城区线性空间(即街巷)的特点,探究其场所记忆与文化认同,将湘潭老城区线性空间按方位分为纵向线性空间和横向线性空间两类。通过对线性空间尺度测量,分析各街巷的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比值,基于场所精神所具有的方向感与认同感,探究湘潭老城区传统线性空间中的场所精神,分析“湘潭十八总码头文化”在强化老城区地域特色、赋予线性空间人文气息与精神内涵方面的作用。湘潭老城区传统线性空间展现了城市发展历程与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的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源于人们对湘潭的历史文化产生的情感,能够激发人们对老城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成为一个富有意义和情感链接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环境设计是人具有创造性的高级情感活动,是通过空间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文化形式,它是艺术创造个性与社会性、自我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人的潜意识与显意识综合的审美创造活动。设计必须满足于人类情感的需求,而情感是直觉的、主观的、性格化的和心理性的,设计中情感的流露主要通过视觉化的体验和交流来获得通过形式上使用者在流露情感的氛围中获得视觉享受,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  相似文献   

3.
地铁站轴流风机噪声理论计算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铁站轴流风机噪声在设计阶段进行了预测,并在制造加工后进行了产品测试,通过二者的数据比较,对风机的性能参数与噪声水平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理论措述,以便对风机设计制造厂家和用户在设计阶段,制造过程中选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在其环境设计上应该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历史积淀、学生状态等相适应。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场所精神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了解了场所精神的涵义之后,要先对高校图书馆的规划原则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然后,再理解贯彻场所精神的空间规划应该怎样做,才可以正确影响室内设计;接下来,文章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室内改造为案例,分析了室内设计如何贯彻场所精神,并对一些特定元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就灯光如何帮助人与空间建立联系做了论述。并指出,室内设计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具备场所精神,给人以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谢玄晖  徐笑非 《包装工程》2020,41(8):239-245
目的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构建地铁站内色彩设计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对地铁站内色彩设计的内容分析,形成其文化认知模型,获取其设计方法的关键要素。然后,结合典型文化样本的收集,借助NCS色彩体系分析其色彩特征,通过对典型色彩的整合,将其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并对其认知特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地铁站内的物理界面,形成色彩设计方案,阐释该方法的操作性。结果通过设计实践案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地铁站内色彩设计的文化特色。结论地铁站内色彩设计的文化识别是设计信息与文化原型的匹配过程,色彩的文化性与现代设计语言的整合是设计过程的关键,借助认知理论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色彩设计的文化识别性,有效提升地铁站内色彩设计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张野  田园  邓智勇  李旭佳 《包装工程》2011,32(4):1-3,25
针对目前地铁站空间多采用视觉和听觉感官进行导向的现状,分析了这种设计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应该结合触觉和嗅觉这2种手段配合前者共同完成导识信息的传达。通过分析触觉和嗅觉的感知特点,结合情感语义,论述了在地铁站空间中各个关键区域里应该使用的触觉导向方式,并对嗅觉导向的方法和方式作出了展望。提出触觉和嗅觉导向方式是现有导识系统的有益补充,可以让出行者尤其是障碍人士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导向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提高地铁建设进度为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地铁建设中使用的拱盖法工艺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崔诚慧 《工业设计》2014,(11):64-66
本文运用场所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场所性本质进行研究,探析开放空间的设计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人与自然,同时担负着协调人类和自然生态过程的作用,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持续发展。进而阐明城市开放空间场所性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胡轶  阮冀 《湖南包装》2023,(2):171-174
现代城市公园快速化、模块化的营建方式让公园风貌趋于同质,后期叠加的文化符号往往断章取义,难以与城市风貌相融合,让公园文化建设陷入窘境。文章重新思考公共空间中“场所精神”的在地性和发展观,提出了新时代语境下场所精神“自然共生、文化共荣、城市共享”的新内涵,并通过南通张謇公园设计的营造实践,将生态、文化、服务的先进理念融入规划概念、规划结构及场所营建,探讨文化建设的宽维度和新范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郭灿灿 《包装工程》2022,43(22):405-407, 424
目的 探索当前地铁车站公共设施的多元化设计思路与多样性设计实践。方法 地铁车站是当前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出行工具,也是外地旅客完成旅途的一种良好选择。从地铁车站的导向、文化和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类型总结,对城市交通和城市文化的积极意义进行总结,指出对相关设施进行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以原则为指引,分别列举了结构、功能和审美层面的具体原则。从整体性视角进行各个方面的系统协调设计尝试,从文化视角尝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设施设计,从人性化视角分析各种设施对以人为本的尊重与表达。结论 地铁车站公共设施从受众的需求出发,从时代的发展出发,针对具体的审美和功能需求展开多元化的设计尝试,能够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和审美诉求,给受众带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让地铁车站变得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2.
孔冉 《包装工程》2020,41(12):258-263
目的从地铁人工生态系统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组成地铁站内人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因素、生命系统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将广告、乘客、地铁职能三者结合得更加紧密,发挥地铁广告在人工生态建设中的优势作用。方法以地铁站内生命系统(乘客)为广告服务对象,充分考虑各因素之间良性循环及生态平衡关系,分析非生物环境因素对乘客(广告受众)的影响,以连接乘客心理及广告信息本身为目标,研究广告设计在提升地铁站生态系统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达到此种作用的设计原则、价值。结果寻求基于地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广告设计方法,能动地衔接广告信息交流及乘客情感。结论发挥广告在地铁人工系统中的能动作用,维系地铁站内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李玉华  戴端 《包装工程》2019,40(6):251-256
目的根据调研发现并总结现有地铁站服务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对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来完善地铁站服务设计,提升现代都市乘客的乘车体验和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形象。方法以对乘客行为轨迹图的研究为切入点,在乘客进出站乘车行为轨迹的全视角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乘客行为轨迹展开科学调研,深入挖掘地铁乘车过程中的服务缺口。结论据调研数据分析乘客乘坐地铁流程中亟待优化的物理触点,对现有安检机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一种免拉提安检机设计方案,对检票机、升降设备及其他数字与人工触点,提出优化建议。为优化地铁服务设计、提升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和乘客乘车体验,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方兴  刘恋  郭绮涵  董江月 《包装工程》2024,45(14):26-35
目的 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现状进行梳理,旨在从信息加工视角出发,探究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策略,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方法 通过文献和现状调研分析现阶段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述信息加工模型切入的可行性,构建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以武汉地铁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对当前导视系统效力进行评估并确定痛点,基于模型从感知处理、记忆储存、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对地铁导视系统痛点进行分类分析。结论 构建了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以感知为基础的表现层设计、以记忆为依托的结构层设计、以决策为主线的行为层设计三条策略。从信息加工视角审视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还能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万礼传 《制冷》2012,31(1):71-73
通过分析,对地铁通风空调设计中存在的争议和疑问,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更好的贯彻规范条文,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李伟丽  孙运豪  苟锐 《包装工程》2021,42(14):277-283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地铁站名标识系统,提升和彰显城市地铁站点的地域特色,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对国内外地铁站名图形符号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掘其地铁站名图形符号的设计要素;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装饰性、功能性和文化性3个方面构建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并计算各评价要素权重值;最后以成都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为例,给出设计方案并结合用户调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实现了装饰性、功能性和文化性的有效融合.结论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与评估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提高了地铁站名的视觉识别力,并彰显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缩小地铁车站规模、减少工程投资为出发点,在满足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遇到的设计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供设计参考。隧道通风系统可通过设置单活塞风井来压缩车站规模,减少活塞风亭对车站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特殊区段的隧道通风系统,可在充分了解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车站土建规模、避免对重要场合周围建筑景观的影响。地铁车站空调水系统可以选择设置集中冷站和采用新型制冷设备等方式来减小冷水机房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风机盘管系统在地铁类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形式;以天津某地铁站为例,分析了风机盘管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以期为风机盘管系统在地铁类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