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讨论了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和误差系数,以及减小稳态误差的方法。分析了舰载雷达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减小稳态误差采用的前馈控制。给出了工程中实现前馈控制信号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一种舰载雷达的稳定平台系统。在该系统跟随正弦信号时,根据误差级数理论,对系统的稳态误差的计算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并给出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舰载雷达稳定平台的结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舰载雷达稳定平台常用驱动系统的传动形式,分析、比较了稳定平台各种结构的传动特点,提出了选择稳定平台纵、横摇驱动系统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液式雷达稳定平台存在的大惯性负载、本质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等问题,设计了稳定平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MRACS),并根据它在工程实现时存在的加速度信号不可测、饱和非线性、状态变量变化范围不一致等问题,相应地给出了压力反馈自适应算法,并采用了自适应机构锁存技术和状态变量比例因子归一化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MRACS能有效地完成载荷的动态补偿,具有较强的负载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舰载摄像稳定平台为舰艇在高速及恶劣海况下摄像侦察提供了基础条件。介绍了舰载摄像稳定平台的结构形式,并阐述了其结构特点,论述了舰载摄像稳定平台的驱动方式及电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动平台的遥感侦查能力,在惯性稳定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光电探测信息通路中的快速反射镜,构成惯性/光机复合指向系统,借助快返镜的快速运动补偿惯性稳定回路的伺服误差,可有效提高探测光轴的稳定精度与指向跟踪的机动性能。将惯性稳定回路与快反镜控制回路转化为平行的双入单出系统,针对两者作用频带与作动范围的差异,提出一种惯性/光机复合指向控制方法,解决系统中惯性稳定机架指向与快反镜指向叠加的稳定性匹配和频带分解问题,从而提升光轴的稳定精度和机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加入了快反镜的惯性稳定平台的误差有显著减小,其跟踪误差量从0.018减小到0.005以内,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广泛用于空间激光通信、自适应光学、目标捕获跟踪等领域的压电倾斜镜光束跟踪控制技术。考虑到压电倾斜镜光束控制系统易出现跟踪精度不高、闭环带宽有限,甚至不稳定等问题,亟需对控制系统跟踪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压电倾斜镜的研制及其控制系统的构成,然后综合讨论了迟滞、谐振、其他干扰等限制压电倾斜镜跟踪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目前多数研究结果只实现了部分性能的提高,缺乏对存在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难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实现压电倾斜镜(PFSM)高精度稳定控制。该文指出,采用系统化建模和现代智能控制算法是进一步提高压电倾斜镜控制系统综合性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增加压电陶瓷驱动快速反射镜的偏摆范围,对菱形微位移放大机构进行了研究设计。首先介绍了菱形结构的放大原理并利用变形能法分析了影响菱形结构性能的关键参数,然后建立了快速反射镜系统要求与菱形结构设计要求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自行设计的快速反射镜系统选择了菱形结构的关键参数,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对菱形结构和快速反射镜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对快速反射镜的偏摆范围进行了实验测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反射镜的偏摆范围大于6',低阶谐振频率约为400 Hz,满足了快速反射镜的系统要求。文中研究得出,菱形结构的位移放大倍率与最大驱动力是此消彼长的两个性能,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菱形长轴与菱形边夹角以及菱形边宽度使两个性能同时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激光自动对准系统,开展了快速反射镜机构研究.利用2个直线步进电机,分别驱动2对楔块,通过楔形摩擦副实现快速反射镜的两维转动,应用楔块角度自锁,实现快速反射镜对光轴的精密调整和精度保持.为保证激光对准系统工作时,对准激光经快速反射镜后能始终返回CCD视场内,确定快速反射镜的工作转角范围:方位为±6.975′,俯仰为±... 相似文献
16.
17.
大口径大角位移的两维高速压电倾斜反射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维高速压电倾斜反射镜是自适应光学系统和提高跟瞄系统的关键器件。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各种倾斜镜的性能,对于大口径大角位移的倾斜镜,谐振频率将受以口径和角位移的限制,本文分析了这些限制,并提出提高振频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由压电陶瓷驱动的快速反射镜(FSM)现已被广泛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执行环节,为了对其迟滞效应精确建模,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FSM的IDE-BPNN建模方法。基于Madelung法则以最小二乘法构建称迟滞算子作为迟滞运动的基本描述,扩展训练用的数据集,并采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IDE)对BP神经网络(BPNN)进行训练。实验表明,当输入30 Hz衰减的正弦信号时,IDE-BPNN模型的单轴最大误差为0.745μrad,归一化最大误差为0.87%,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0.36%。相较于最小二乘建模法,相对于最小二乘模型误差大幅缩小,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