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国内外的邮轮品牌均有着清晰的企业文化、风格定位、主题策划及风格的叙事表征。通过聚类分析、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得出邮轮主题设计表征有两个方面:外化为内装风格;内化为文化理念、功能策划及运营模式。以国外典型邮轮中庭为研究对象,从内装主题定位及其风格的表征要素出发,阐述国际邮轮中庭主题的5种倾向——文化、自然、艺术、怀旧与时代,表现为(新)地域主义、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未来科技等风格,主要展现在空间形态、界面的内装要素上。  相似文献   

2.
邮轮公共空间作为游客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游客整体的乘坐体验。如何将邮轮公共空间组构有效提升,满足游客的身心需求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将尝试探索一种针对内部公共空间的研究模式,通过借助空间句法软件,以嘉年华系列邮轮展望号(Carnival Vista)、威尼斯号(Costa Venezia)、首制船的中庭公共空间作为代表性邮轮的中庭空间进行比较分析。主要针对空间连接度与视域整合度,评价中庭空间组构中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目的意在指导未来的邮轮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共享心智模型的构建,弥合游客、CMF设计师及CMF工程师之间对邮轮内装CMF设计中情感语义信息的认知差异。方法:以邮轮客舱墙面装饰材料为CMF设计对象,选取3种角色共10名被试参与调查。先通过半结构访谈法,了解不同角色对不同材料的情感语义理解,分别建构个体心智模型,然后通过深度汇谈法,建构共享心智模型,获取情感语义分析结果并加以验证。结果:共享心智模型的构建使有认知差异的被试修正了对设计目的及效果的认识;由此而得出的邮轮内装CMF设计方案也符合设计预期。结论:共享心智模型的构建对邮轮内装CMF设计效果具有显著积极影响。研究对CMF情感语义研究的理论探索构成补充,也为国内邮轮内装CMF设计的应用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庭作为一种受人欢迎的空间形式,已经广泛地在各类建筑设计中采用,虽然各类中庭的特征大致相同,但为适应不同建筑的功能,其中庭在交通组织,空间形态规模,气氛创造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商业建筑是公共建筑中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建设量较大的一类建筑。  相似文献   

5.
将城市菜市场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转向的标本,运用主题叙事的方式阐释城市文化肌理与公共空间精神本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叙述,体现了主题叙事设计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双塔市集空间改造设计为例,剖析改造过程中主题叙事转向策略,通过主题的设定和主题中设计元素转译,将文本转化为生活情境。解析双塔市集将苏州城市文化和市井文化元素运用到菜场的改造设计之中是可行的,为城市文化如何应用在像菜市场这样的城市空间设计中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计说明:"人造之美"离不开借鉴"自然之美"。运用大自然之美,再借仿生设计学原理中的形态仿生法。取"玉兰花"柔和美、纯洁美之原由:在于'"玉兰花"被好多地级市、高校冠以"市花"、"校花"的美名;在做城轨车辆内装设计项目时,将车辆整个内部形态空间的几个功能区(断面、扶手、门区和贯通道)的造型元素抽取"玉兰花"的有机形态;从玉兰花的"花蕾卵圆形、绽放紧奏形、花叶倒卵形"3种形态入手展开设计。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设计可以理解为以满足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为目的,运用艺术与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蕴含人文精神的创造性活动.目前我国铁路客车的内装设计发展迅速,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将会更加快速有效的推动其发展.作者以人性化为出发点,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从安全性、识别性、舒适性,美观性、关爱性这五个方面对铁路客车内装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机工程学在国外早已经应用管道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上,而在我国这一技术尚未在地铁内装设计上普遍应用,国外在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座椅和扶手设计上,通过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人机学在地铁内装设计t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阐述了应该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就座椅和扶手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通过研究以期能够推动人机工程学在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型邮轮是我国一个新兴产业,对邮轮空间中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时代需求,邮轮中传统空间元素的转化应用成为亟待解决的设计问题。在当前消费文化主导的社会背景下,体验经济受到追捧,传统基因必须与信息技术发展及新材料迭代相结合,空间状态与建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需要对传统空间元素逻辑重新进行编辑。本文在语言学、符号学的语境下,以“表征形式”、“文本结构”、“转化方法”3个层面为切入点;以文本句法逻辑研究传统空间元素的形式、结构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传统空间元素当代转化的可行思路,结合实际案例,总结邮轮内部空间中传统空间元素应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罗丹  沈杰 《包装工程》2019,40(20):181-186
目的 旨在利用叙事方法,促进跨代际双方的交流互动。通过对叙事方法的总结、提炼,形成设计策略,达到帮助代际双方建立积极双向沟通的目的。方法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基于现有的叙事设计方法,对相关的设计案例进行解构剖析。从通用性、交互平衡性的角度,以及叙事产出价值上,分别考虑。结论 阐明了构建积极代际叙述沟通中的三要素,既有效表达并输出故事、建立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重构故事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了三个可供参考的交互设计策略,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其可行性。为应对日渐显性的代际冲突和文化分层等问题,提供了可实践的交互叙事策略方法。同时,该策略为打破不同代际之间的文化壁垒,以及促进共感,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杜鹤民  蒋俊杰 《包装工程》2023,44(4):195-203
目的 以视觉叙事为中心,将主题性视觉设计原本的事物化处理法转变为事件化处理法,提升设计的情感温度与用户的阅读深度。方法 以深圳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为例,提出主题性视觉叙事设计方法。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实验流程,挖掘出高校文化代表基因;开展项目访谈,为代表基因定性,形成价值取向;考量项目需求,选取启发表述这一方向,设立出文本情节;在视觉布置与意象构成的辅助下,达成情节的视觉转译,至此做好设计应用的前期准备;在预设情节的驱动下,规划好设计语言与展示空间,最终讲好校园故事,彰显事件魅力。结果 借助叙事目标设立问卷评估,结果为满意,代表录取通知书的纪念意义与情感价值获得了提升,应用结果也基本符合事件预想。结论 主题性视觉设计的观念转变构建了更为理想的阅读空间,强化了文本内容与视觉图形的思想高度。同时在基因层次分析的辅助下大力拉近了设计成果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可读性,也丰硕了视觉语言的表达层次。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专题展示空间中叙事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亚明 《包装工程》2018,39(4):23-30
目的研究专题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中运用叙事学原理展开形式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方法以文学领域的叙事理论为基础,综合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叙事方式进行对比,来探索博物馆专题展示空间中叙事思维方式、叙事元素构成以及叙事语汇的表达。结论专题博物馆展示陈列中不仅要关注整体的叙事结构,叙述节奏,还应当注重展示空间的条件,发挥空间的优势,内容与环境相协调。在主体内容的展示陈列上应当关注它与背景的关系,重视视觉界面的综合陈述作用。发挥叙述节点上语言元素的积极作用,合理安排场景、道具、装置、图形与符号,从而改进和完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其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魏鸿浩 《包装学报》2013,5(3):83-87
墙体手绘作为一种流行的室内外设计装饰语言,具有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装饰性效果,能充分表达主人的兴趣爱好、时尚追求及个性特点,容易与现代家居的整体设计风格协调统一,因而在装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现代家居装饰设计,二是公共室内空间装饰设计。  相似文献   

14.
欧阳武旻  杨静 《包装工程》2023,44(14):306-315
目的 通过叙事性设计方法,探究乡村品牌设计的系统化运用策略,并进行案例实证。方法 首先,通过对叙事性设计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分析,梳理叙事性设计在乡村品牌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然后,结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用户调研等研究方法,构建乡村品牌叙事性设计策略:确立独特的叙事性主题;设置清晰的叙事性结构;融合时空的叙事性途径;设计形象的叙事性视觉。最后,通过“孔美村”乡村品牌设计实践,实证乡村品牌叙事性设计策略的可行性。结论 乡村品牌叙事性设计策略能系统化指导设计实践,助力乡村文化传播,提升用户体验,使“设计”最大化赋能乡村品牌建设,为乡村品牌设计提供新的视角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竹木材料汽车内饰设计趋势及概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付桂涛  马掌法  陈思宇 《包装工程》2011,32(4):51-53,69
回顾了传统汽车内饰设计中对木材的运用,结合低碳环保的时代潮流以及因此而发生改变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对汽车内饰的设计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竹木材料在汽车面饰件的运用中,将向着形式越来越构成化、工艺越来越高科技化、性状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进一步基于现有的一些竹木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些汽车内饰面饰件的新概念和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任英丽  朱春艳 《包装工程》2021,42(6):120-125
目的 为解决特色小镇存在的文化内核缺失、服务体系不健全、游客体验感差等问题,从叙述视角理论出发,探究特色小镇服务和叙事设计的内在联系,并总结特色小镇服务的叙事设计策略.方法 根据用于自传叙事连贯性分析的巴克雷模型,建立特色小镇服务的叙事约束方程式,并将其作为普遍适用的叙述文本设计策略.通过分析自我叙事中的叙述视角理论和特色小镇不同服务类型的特点,发现将叙述视角理论用于指导特色小镇服务设计具有可行性.并以嘉善巧克力小镇为案例,通过对比不同叙述视角下,巧克力制造中心的用户体验,验证其应用价值.结论 不同的特色小镇的服务类型,对应不同的叙述视角的设计理念与叙述文本的设计策略,能有效提高特色小镇的服务水平,有助于探索新的设计方向,对特色小镇服务系统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马旗 《包装工程》2024,(10):192-201
目的 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梳理分析,挖掘运河自身的文化价值,探寻如何利用文化转译方法帮助叙事地图设计更好地进行叙事,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助力运河文化的传播。方法 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文化层次对运河文化进行层级分类、整理归纳,依据各层次文化的不同特点,分别与叙事地图设计的叙事主题、叙事场景、叙事语境三个方面相对应,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转译为叙事地图设计语言,提出各层次文化的转译流程,展开“津说运河”叙事地图设计实践,设计兼具叙事性与文化性,融合地理信息与人文特色的运河文化叙事地图。结论 基于文化转译方法和叙事设计理念完成的运河文化叙事地图设计,不仅全面地对运河文化进行量化,而且丰富了运河地图种类,还能够有效提升运河文化的可读性,为更好地传承运河文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萌 《工业工程设计》2021,3(5):65-70, 86
作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绘本新形态,数字绘本带有交互性叙事的天然特征。本研究针对数字绘本、交互叙事 2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内涵阐释,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数字绘本的交互叙事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目前数字绘本交互叙事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智能设备传感器来实现“五感”、构建灵活多变的版式、设计符合交互性叙事特征的交互节点 3个数字绘本的交互叙事设计策略,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刘小路  吴白云 《包装工程》2021,42(8):284-292
目的 在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感质理论,借由感质意象的获取、传递与转化,提升文创产品的内涵表达与设计共鸣,实现不同主题的差异化体验.方法 在感质理论和感质传递机制指导下,以主题性为切入点,对文创产品的感质要素予以解析,提炼其感质意象的获取方式与编码途径,通过由物及象、由象及物、由意及象三种方法进行物境、情境、意境转译与情感传递设计,实现产品"物-界-状态"的融合表达.最后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主题性文创产品感质意象的主题化解析策略、感质场域的全流程营造策略、感质体验的多通道实现策略.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助于深化主题,触发用户的注意力认知机制,实现用户与产品双向互动,提升产品优质化、导向性和差异化的感质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