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合成了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ANTI-6用ANTI-6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ANTI-6中聚磷酸铵的微胶囊包覆;考察了阻燃剂对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的聚磷酸铵粒度均匀致密,热稳定性提高;PP中添加25%ANTI-6阻燃剂可以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氧指数达到30,阻燃性达UL94V~0级,改性PP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耐热水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2.
《塑料科技》2015,(8):90-94
以微胶囊所采用的不同包覆原料为主线,综述了三聚氰胺、密胺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脲、聚氨酯、富羟基材料、含硅材料等作为囊材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包覆效果、用于聚合物材料时的阻燃效果以及具体应用情况。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寻求稳定高效的囊壁材料,研究微胶囊化膨胀型阻燃剂与阻燃基体间的相容性,使膨胀型阻燃剂实现可控包覆,通过分子设计等手段使阻燃剂各组分配比更加合理等。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化膨胀型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磷酸铵(APP)进行微胶囊化,复配了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利用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对包覆APP和IFR阻燃PP体系的表面形态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覆的APP粒度均匀致密;在PP中添加IFR阻燃剂不小于30份时,有明显成炭效果,获得良好的阻燃性能,UL-94阻燃级数为V-0。阻燃PP体系的热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合成了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用于聚丙烯(PP)阻燃改性。考察了阻燃剂IFR中聚磷酸铵(APP)用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微胶囊包覆效果以及UPR的用量对阻燃PP的阻燃性、耐水性、力学性能和成炭性等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包覆层UPR用量的增加,阻燃PP的氧指数略微增大,耐水性有所改变,力学性能下降变化幅度不大,成炭性变弱。但当UPR包覆量为5%时,对PP的阻燃、耐水以及成炭效果都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5.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合成了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ANTI-6,用ANTI-6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ANTI-6中聚磷酸铵的微胶囊包覆;考察了阻燃剂对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的聚磷酸铵粒度均匀致密,热稳定性提高;PP中添加25%ANTI-6阻燃剂可以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氧指数达到30,阻燃性达UL94V-0级,改性PP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耐热水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6.
EP微胶囊化APP对阻燃PP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合成的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阻燃聚丙烯(PP).考察了IFR中聚磷酸铵(APP)用环氧树脂(EP)的微胶囊包覆效果以及不同包覆EP量所复配的IFR对PP的阻燃性、耐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P包覆量为7%时,包覆APP的粒度均匀致密;随着包覆壁材EP用量的增加,阻燃PP的氧指数稍微变大.耐水性有所改变.力学性能下降变化幅度不大,电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将笼状磷酸酯微胶囊(ET)与聚磷酸铵(APP)复配用于阻燃聚丙烯(PP)。采用氧指数和UL 94评价了阻燃PP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电子能谱研究了阻燃剂的协同效应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ET与APP有较好的复配协同效应,ET/APP的阻燃性能随m(ET)/m(APP)的不同而变化。当m(ET)/m(APP)为1∶2时,阻燃效果最好。w(ET/APP)为30%时,氧指数达29.7%,且达到UL 94 V-0级。  相似文献   

8.
膨胀型阻燃剂及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卤阻燃剂聚磷酸铵及由聚磷酸铵、季成四醇、三聚氰胺组成的膨胀型阻燃 剂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红磷与膨胀型阻燃剂的协效作用,同时测试了各阻燃体 系的拉伸强度和熔融指数。  相似文献   

9.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聚磷酸铵(APP)与环氧树脂等高聚物的相容性和耐水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其表面包覆尿素-甲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蜜胺树脂)和脲醛-蜜胺双层树脂,用XRD、SEM和FT-IR等手段对包覆前后的聚磷酸铵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加入到环氧树脂(EP)中,用热分析(TG)、极限氧指数分析(LOI)和垂直燃烧试验(UL94)测试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聚磷酸铵表面分别包覆了3种斥水性树脂,从而改善了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和耐水性;微胶囊化的聚磷酸铵使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从150℃提高到300℃;将15 g微胶囊化的聚磷酸铵与15 g季戊四醇混合后,加入到70 g环氧树脂中,LOI从19%上升到29%以上,UL94达到了V-1以上,显示出了优异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0.
赵杰  解田  秦军 《塑料科技》2018,(2):107-110
合成了一种微胶囊化N-P膨胀型阻燃剂(MF-NPR),并通过FTIR、TG-DTG和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PP)/MF-NPR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最高可达29.79%,燃烧时无滴落、无烟、炭层完整,达到UL94V-0阻燃等级。  相似文献   

11.
含淀粉膨胀阻燃剂对聚丙烯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淀粉与磷酸三聚氰胺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制备了膨胀阻燃聚丙烯(PP),利用热重分析法(TG)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比较了纯PP和阻燃PP的热稳定性及成炭性,研究了阻燃剂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用量为35份时,阻燃PP的拉伸强度为17.1 MPa,断裂伸长率为23.5%,弯曲弹性模量为1.62 GPa,弯曲强度为36.36 MPa,氧指数达到26%。  相似文献   

12.
膨胀阻燃剂/蒙脱土协同作用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膨胀型阻燃荆(IFR)为阻燃荆、蒙脱土(MMT)为协效剂、PP-g-MAH为增容剂,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效剂对PP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并运用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表征了阻燃PP的热降解过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燃烧残余物的炭层形貌.结果表明,MMT的加入削弱了PP/IFR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系燃烧时的浓烟现象;当IFR用量为35份时,体系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FV-0级,燃烧残余物形成致密的炭层,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膨胀阻燃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明了膨胀阻燃剂的组成、选择准则及作用机理,并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膨胀型无卤阻燃AB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磷酸铵与季戊四醇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了膨胀型无卤阻燃ABS材料。研究了IFR对ABS炭化行为、微观结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TG分析显示,IFR的加入使材料的残炭量显著增加,650℃时ABS的残炭量由不加入IFR时的1.9%增至21.32%;SEM观察发现,经IFR阻燃的ABS材料燃烧时形成了由无数封闭孔洞构成的蓬松焦化炭层,表明IFR对ABS材料具有良好的膨胀阻燃效果。在ABS/IFR(70/30)体系中加入适量的自制增容剂及有机蒙脱土制备的膨胀型无卤阻燃ABS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5.
聚磷酸铵阻燃剂技术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无卤阻燃剂聚磷酸铵 (APP)的阻燃机理及制备方法 ,并论述了APP的技术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子筛在无卤膨胀阻燃体系中的协效催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分子筛在自制膨胀型阻燃体系(IFR)中的协效催化作用。利用添加分子筛的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垂直燃烧仪等对膨胀阻燃PP体系的表面形态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PP加入不同的分子筛后,燃烧级数达到V-0级,氧指数最高增加17.86%,有明显的成炭效果,可获得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E/VAC包覆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包覆法制备的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聚丙烯(PP)的微观结构,着重探讨了E/VAC的品种对阻燃PP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反应产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法制得的IFR可显著提高其与PP的相容性,具有阻燃、防潮、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防潮型膨胀阻燃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防潮阻燃剂的配方,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结构产物,成功地制备出具有较好阻燃效果和力学性能的防潮型膨胀阻燃聚丙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环保法令对膨胀阻燃工程塑料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商品化膨胀阻燃剂(IFR)阻燃工程塑料一直未能真正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总结了制约IFR阻燃工程塑料发展的原因,如IFR存在热稳定性不能适应工程塑料较高的加工温度,阻燃配方优化设计复杂,吸湿性大、耐迁出性差,和工程塑料的相容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微胶囊包覆、偶联剂表面处理、无机金属化合物和分子筛协同、IFR的"三位一体"化、计算机辅助模拟优化IFR阻燃配方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