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温米油田采用φ89 mm套管完井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工具和油井层间差异较大,而实施笼统酸化效果较差的问题,研制了φ89 mm套管(内径76 mm)井分选层酸化管柱及配套工具。该酸化管柱工具最大外径70 mm,最小内径26 mm,工作压差可达35 MPa,可实现φ89mm套管井选层酸化及逐层上提分层酸化作业。选井条件为套管无变形,井深≤3 000 m,井温≤120℃,井斜度≤50°,层间距≥2 m,施工限压35 MPa。现场试验表明,采用选层酸化和逐层酸化管柱各1井次,施工、解封成功率100%。酸化后日增液14.5 t,日增油7.5 t;目前日增液10.7 t,日增油10 t,有效期160 d,已累计增油1 070 t,且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101.6mm套管井分层注水存在的难题,研制了以配水器与封隔器一体化为主的101.6mm套管井分层注水管柱及相应的测试工艺技术。该管枉用扶正式小直径水力锚锚定整体管柱,采用静自动坐封机构,坐封安全可靠,实现分层注水。该管柱具有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投捞测试方便,有效期长的特点。现场使用实践表明,该工艺解决了101.6mm套管井分层注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采用Φ101.6mm套管二次固井,且Φ101.6mm套管的内径只有86mm,使井下工具特别是封隔器、水力锚、配水器的径向尺寸排列矛盾突出,设计、加工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开展了适合Φ101.6mm套管井油套分注工艺管柱研究,研制了Y221-80封隔器、水力锚等特小直径配套工具,截至2013年底现场试验了21口井30井次,下井管柱工艺成功率100%,密封有效成功率100%,满足了河南油田Φ101.6mm套管井油套分注工艺的需要,填补了该系列套管分层工艺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5.
沈84-安12块是沈阳油田的主力生产区块,其特点是井段长,层数多,层间矛盾突出.原有的分注工艺大多是二级三层,且投捞、测试成功率低.沈84-安12块的井95%以上为φ177.8 mm套管井,为控制注水井中高渗层的吸水量,启动中、低渗透层,提高水驱效率,进行了φ177.8 mm套管井多级注水工具及注水工艺的研制与开发.经现场应用,效果较好,具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沈 8 4 安 12块是沈阳油田的主力生产区块 ,其特点是井段长 ,层数多 ,层间矛盾突出。原有的分注工艺大多是二级三层 ,且投捞、测试成功率低。沈 84 安 12块的井 95 %以上为 177 8mm套管井 ,为控制注水井中高渗层的吸水量 ,启动中、低渗透层 ,提高水驱效率 ,进行了 177 8mm套管井多级注水工具及注水工艺的研制与开发。经现场应用 ,效果较好 ,具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套管井地层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解释原理进行了阐述,用实例介绍套管井地层测试仪在江苏油田的应用状况及其优点,该地层测试仪可进行单层多井、单井多层测试,为开发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配产配注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两种套管井电缆地层测试新技术。一种是CHDT套管井动态测试器,利用一柔性轴钻钻穿套管、水泥环和地层,测量各储层压力,采集它们的流体样品并及时对测试钻孔进行封堵。地层的压力和流量可实时测量,在每个测试点能进行多次预测试。在套管井中能够有效地完成地层压力剖面测量、地层压力梯度确定和地层动态参数测试。同时通过组合有关模块,可以在套管井中获取大体积和PVT性质的流体样品;另一种是用MDT进行套管井地层测试技术。通过电缆在305mm间隔的层段射孔,用双封隔器使测试工具固定在射孔段,然后通过测试器抽出地层流体,获得有代表性的地层流体样品。介绍了2种仪器的组成、结构原理、功能以及油田测试结果,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渤海油田?177.8 mm套管内通径较小,其一次多层充填防砂服务管柱的双层内管尺寸较小,无法满足压裂充填高排量的要求,只能进行逐层射孔逐层压裂充填,完井时效低,工期费用高,且不能下入分采管柱。分析了传统?177.8 mm套管充填防砂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77.8 mm套管一次多层压裂充填工具的国产化研制方向,即增大冲管尺寸。该套工具将防砂管柱的内通径由76.2 mm增至98.55 mm,可以下入分采管柱;服务管柱冲管外径由73.0 mm增至88.9 mm,小环空截面积达16.77 cm2,过流面积较大,摩阻较小,反循环压力可以控制在20.69 MPa以内,可以实现一次多层压裂充填。该套工具2018年在渤海油田现场应用24口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正在渤海油田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套损井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套损井的大量出现,给油田的持续稳产带来了极大影响,成为影响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套损井井筒状况、生产史、地质资料做了大量研究,并对一些治理技术和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今后类似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深定向井中φ15.9井眼一般下入φ139.7生产套管完井,但为了后期挖潜作业,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在川西地区进行了下入φ177.8生产套管完井的现场试验,最初有3口井套管不能下到位,不得不采用φ127套管回接。文中针对未下入到位井的详细情况,对φ215.9井眼下入φ177.8套管未能下到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安放套管扶正器、降低钻井液滤饼摩阻系数、防止虚滤饼缩径、严格控制井眼轨迹、通井钻具组合模拟套管串结构等工艺技术,并在川西地区几口井上进行现场试验均取得了成功,达到了开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这对于川西地区中深定向井后期作业与挖潜工作以及其提高油气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现该项技术现正在川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林4平2井是华北油田第1口利用割缝筛管带套管外封隔器完井的水平井,该井实钻井眼轨迹在水平段内呈波浪状,且钻遇多处泥岩层段。针对林4平2井的地质特点及实钻井眼轨迹,优选出0.3 mm缝宽、80 mm缝长、30 mm缝间距、40缝/圈缝密度的轴向割缝筛管。为解除钻井滤饼对地层油流通道及割缝筛管的堵塞,避免泥岩段垮塌,设计出封隔二段非主力层段的割缝筛管带套管外封隔器的完井管柱和与之相配套的酸洗、胀封一次管柱。该井投产后,日产油最高达到42 t,为周围同等生产阶段直井的7倍。林4平2井的顺利实施,为今后割缝筛管完井在华北砂岩油藏水平井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水力喷射压裂是集水力射孔、压裂、封隔一体化的增产改造新技术。设计研制了用于101.6 mm套管井的水力喷砂射孔工具并优化作业管柱。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射流参数与施工排量的匹配曲线。借助实验手段,确定压裂液交联比例及液体性能测试方法。制定了适合该类井的压裂工艺。现场试验证明水力喷射压裂工艺能够解决101.6 mm套管井常规压裂技术难以有效改造的问题,且对复杂结构井实施增产改造,为水力喷射压裂工艺更广范围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位移井下套管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秀英  赵庆  姚军  常青 《钻采工艺》2000,23(4):15-19
90年代以来,大位移井作为开发地面条件恶劣或环境敏感地区的油藏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技术,已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工艺技术日趋成熟,大位移井完井技术是关系到大位移井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套管的顺利下入是该技术的难点之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大位移井套管下入技术中套管的考虑因素,下套管方法及其专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套损井修复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油田是一个复杂的断块油气田,由于地应力异常高、盐层塑性滑移等因素,套管损坏的程度高于其他油田。深层套管损坏的井较多,造成的深层事故也较多,给油水井的修复带来了极大困难。近几年来,中原油田在深井开窗侧钻、深井下101.6mm套管、套管变形井修复、实体膨胀管补贴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并修复了一批深层的复杂事故井,使油田井况恶化的趋势得到好转,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套管井井身轨迹测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已下套管的油水井重新测量其井身轨迹的动力调谐陀螺测井技术。这项技术以动力调谐速率陀螺测量地球自转角速度分量 ,以石英加速度计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分量 ,经计算机解算可得出井筒的倾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等参数。通过对井筒不同深度的测量 ,即可得出井身轨迹曲线。可应用于有磁屏蔽的套管、油管、钻杆内和有磁干扰的丛式井组进行井眼轨迹测量以及定向钻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注水井套管腐蚀严重的问题,在注水井油套环空某一指定位置使用化学剂形成一个环状黏弹性密封塞,同时筛选适合油田实际情况的防腐剂、杀菌剂,配制相应的套管保护液,以保护油套环空。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隔离性能好、有效期长和可用于套管变形井等特点。通过在江苏油田15口井的现场应用,工艺成功率100%,有效解决了污水回注井油套环空防腐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油套环空的腐蚀速度,延长了油、套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气藏开发中后期气层污染堵塞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应低压气藏解堵的工艺措施——充气泡沫酸解堵技术。该泡沫酸酸液体系耐高温、耐高矿化度、耐油性能好,开发出的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好,在高温高压下能形成性能稳定的均匀泡沫流体。充气泡沫酸具有缓速酸溶、增能、高分散、分流、低密度、易返排、携带能力强的特性,有效解决了低压低能气井(层)酸化效果差的问题。在施工工艺上改进了以往解堵措施先将井筒灌满,液体漏失造成储层永久伤害的问题,先往地层注气,形成近井地带暂时高压,同时利用泡沫分流特性,提高低渗层段酸化改造生产能力,最后气氮将残液及反应后残渣带出。整个施工过程不打水,做到少进液、深穿透、二次伤害低。截至目前,泡沫酸解堵技术在文23气田现场施工应用18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施工井有效率92.0%以上,累计增气2 069×104 m3,取得了显著的增气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泡沫酸解堵技术是解除气井储层伤害和残液返排行之有效的工艺措施,对低压低能气层解堵有较强优势,填补了低压气井解堵增产中的一项空白,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同类油田油气井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