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淡水鲢鱼脱腥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酵母发酵、红茶提取液腌制、紫苏混合液腌制、烟熏液腌制四种方法对淡水鲢鱼的脱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混合腌液对淡水鲢鱼脱腥效果最佳。最优脱腥工艺是:在温度为10~18℃条件下,添加4.5%的紫苏液、5‰食用醋、1%料酒和70mg/kg乙基麦芽酚与混合盐对鲜鲢鱼块进行脱腥腌制48h。在该条件下鱼块腥味除尽。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酵母发酵、红茶提取液腌制、紫苏混合液腌制、烟熏液腌制四种方法对淡水鲢鱼的脱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混合腌液对淡水鲢鱼脱腥效果最佳。最优脱腥工艺是:在温度为10~18℃条件下,添加4.5%的紫苏液、5‰食用醋、1%料酒和70mg/kg乙基麦芽酚与混合盐对鲜鲢鱼块进行脱腥腌制48h。在该条件下鱼块腥味除尽。   相似文献   

3.
风味鲢鱼干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风味鲢鱼干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柠檬酸铁替代亚硝酸盐发色,紫苏混合液腌制脱腥,辅助调味料的确定以及骨刺软化及杀菌效果四个主要工艺过程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铁的发色效果达到了亚硝酸盐的发色效果,其最佳用量确定为0.05‰。紫苏混合腌最优脱醒工艺是:在温度为10-18℃条件下,添加4.5%的紫苏液、5‰食用醋、1%料酒和70mg/L乙基麦芽酚与混合盐对鲜鲢鱼块进行脱腥腌制48h。在121℃下,杀菌15rain,可达到骨刺软化和杀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羊栖菜海藻类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人体所需14种微量元素。本研究通过包埋法、掩蔽法、发酵法获得单一脱腥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复合脱腥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2.0%紫苏液、4.5%酵母、5.0%β-环糊精的混合液,先在30℃水浴锅中静置1 h,之后升温至60℃静置2 h,经复合脱腥液处理的羊栖菜样品腥味较弱,可直接用于食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5.
裙带菜提取液脱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裙带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食品。由于裙带菜具有很大的海腥味使其作为功能食品和药物原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试验采用葡萄糖矫味、活性炭吸附、β-环状糊精包埋和酵母发酵四种脱腥法进行脱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酵母发酵脱腥效果最好,酵母发酵脱腥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白砂糖添加量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0.5 h。通过对裙带菜提取液的脱腥处理,可以得到风味较好的处理液,为裙带菜保健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去除虾头水解蛋白溶液的苦腥味,比较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法、酵母发酵法和环状糊精包埋法的脱苦脱腥效果。结果表明,酵母发酵与β-环糊精包埋联合去除苦腥味的效果最佳。通过添加1.5%的β-环糊精,60℃包埋60min,然后添加1%的酵母,在40℃下恒温发酵60min,离心分离后沸水浴5min。处理后的虾头水解蛋白液无苦腥味,且具有浓郁的鲜虾风味。  相似文献   

7.
以泥鳅为原料,分别采用乌龙茶、面包酵母发酵和酵母细胞液对其进行脱腥处理,以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和感官评价值为评价指标,判断其脱腥效果,筛选出较好的脱腥方法及条件,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验证并判定泥鳅特殊腥味物质。结果表明:脱腥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酵母细胞液法、乌龙茶法、面包酵母发酵法。酵母细胞液法脱腥的适宜条件为25 ℃、1.5 h、pH 6.5;乌龙茶法脱腥的适宜条件为:乌龙茶茶叶质量分数3%、25 ℃、3 h;面包酵母法脱腥适宜条件为35 ℃、0.5 h、pH 6.5。由GC-MS分析结果可知,泥鳅原样及乌龙茶法、酵母法、酵母细胞液法脱腥处理后泥鳅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检测出68、55、55、51 种,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73.71%、40.17%、42.66%、39.76%,验证结果与TBA值、TMA值和腥味值的评价结果相一致。泥鳅腥味物质可能是己醛、壬醛、辛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E-2,4-癸二烯醛、庚醛、2,3-辛二酮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海参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海参肠卵酶解液为原料,采用生姜掩盖法、活性炭吸附法、大孔树脂吸附法、酵母发酵法和乳酸菌发酵法进行脱腥处理,以感官值协同电子舌、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C-MS,HS-SPME/GC-MS)数据为评定依据进行脱腥效果分析,择出较优的脱腥方法。结果表明,生姜掩盖法的腥味值较高,且有较重生姜味;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吸附法脱腥效果一般;酵母法脱腥易引入菌体异味,影响脱腥效果;乳酸菌发酵法的脱腥效果较好,最适宜的条件为乳酸菌添加量0.4%、40℃、10 h,腥味值较低,且庚醛、反,顺-2,6-壬二烯醛等腥味物质显著降低,刺激性气味减少。综合分析可得,乳酸菌发酵法更适用于海参肠卵酶解液的脱腥。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湖北风味发酵鳜鱼的关键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减菌剂、复合脱腥剂、腌制方式和发酵方式对发酵鳜鱼产品菌落总数、腥度、水分、盐分等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菌化、脱腥、腌制和发酵等四个步骤均能显著提高发酵鳜鱼的品质。其中,最优的湖北风味鳜鱼的关键工艺为,采用200 mg/L二氧化氯浸泡鱼体10 min(减菌化);采用2.5%生姜汁和2.5%食盐溶液复合脱腥处理(脱腥);采用4%腌制液浸渍后(腌制),先10 ℃发酵48 h,再25 ℃发酵24 h(发酵),所获得的发酵鳜鱼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鱼类所特有的腥臭味让许多消费者难以接受,本文利用酵母、红茶、绿茶、菊花茶、紫苏、白酒、醋以及活性炭八种物质对罗非鱼片进行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定为标准,确定了各种脱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种脱腥方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去除鱼腥味,且一般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使腥味变淡,其中使用1%白酒加3%紫苏和1%白醋2h即可完全去除腥味,且口感好,有特殊香味,脱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紫苏粉为主原料,添加辣椒粉、孜然粉、茴香粉、蒜粉、食盐等辅料,研制成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紫苏复合调味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苏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紫苏粉15%、辣椒粉3%、食盐8%、孜然粉2%、茴香粉1%、大蒜粉1.5%、小麦淀粉5%、白砂糖2%、食用油35%、黄原胶0.15%、白芝麻5...  相似文献   

12.
以鲈鱼(Japanese Sea Bass)为原料进行风干成熟工艺正交试验,研究风干成熟温湿度、时间、用盐量工艺因素对产品品质及蛋白质水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水解指数(PI)随着温度提高持续增加,而游离氨基酸总量(ΣFAA)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风干成熟温度对PI 和ΣFAA 有极显著影响(P < 0.01);以ΣFAA 为响应的回归优化结果为:风干成熟温度15~29℃、相对湿度70%~82%,工艺时间72h,加盐量4.5%,风干成熟产品的盐分含量为2.84%、水分含量为64.33%,与感官品质评定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以养殖鳜鱼肉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紫苏汁、紫苏粉和紫苏叶三种不同紫苏形式对鳜鱼肉脱腥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紫苏汁浓度、脱腥温度、脱腥时间对鳜鱼肉腥味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对紫苏汁脱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苏汁能较好的降低鳜鱼肉的腥味,最优紫苏汁脱腥条件为:紫苏汁浓度3%,脱腥温度20℃,脱腥时间20min,该条件下鳜鱼肉腥味最弱,腥度为2.1。   相似文献   

14.
在泌乳奶牛十二指肠中增量灌注富含游离亚麻酸的紫苏油,采集获得的实验奶样,将其分别放置在4℃和20℃条件下避光保存0、72h 和120h,观察贮存条件对于实验奶样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验奶样在0h 保存时,其氧化稳定性随着灌注剂量的增加具有降低趋势;在4℃保存72h,其氧化稳定性伴随灌注剂量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而在保存120h 后,其氧化稳定性又趋于平稳状态;在20℃中保存72h,随着灌注剂量的增加,其氧化稳定性出现降低趋势,而在保存120h 后,其氧化稳定性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通过十二指肠灌注紫苏油生产的富含亚麻酸牛奶,其氧化稳定性受到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闫彬  贺银凤 《食品科学》2012,33(7):131-137
对内蒙古锡盟地区酸马奶中分离出的1株乳酸菌和1株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初步确定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双菌发酵计数乳酸菌活菌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摇床培养12h再转到37℃静置培养,最佳发酵时间为20h,脱脂乳中添加的营养成分最优配方为蛋白胨1g/100mL、蔗糖0.5g/100mL、酵母浸粉0.5g/100mL;双菌发酵计数酵母菌活菌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7℃静置培养8h再转到30℃摇床培养,最佳发酵时间为32h,脱脂乳中添加的营养成分最优配方为蛋白胨0.5g/100mL、蔗糖0.5g/100mL、酵母浸粉0.5g/100mL;选用乳酸菌与酵母菌质量比1:1作为菌种配比。 同时在最佳生长条件下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后发酵对二者共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乳酸菌生长的活性物质生成的时间为12h以前(即将酵母菌在5号配方中30℃摇床培养),促进酵母菌生长的活性物质生成的时间应为16h以前(即将乳酸菌在1号配方中37℃静置培养),在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酵母菌双菌培养的活菌数都极显著高于单菌培养(P<0.0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平板涂布法从腌鱼中分离、纯化酵母菌,研究优势耐盐酵母菌株的生长温度、耐酸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等生理生化特性及IT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5种不同种类腌制海鱼中共分离出436株酵母菌,经纯化后获得9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通过不同NaCl含量的YPD液体培养基对9株酵母菌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7#季也蒙毕赤酵母和9#奥默柯达酵母两株耐盐性较好的优势耐盐酵母菌菌株,耐盐能力分别达到9%和12%,最适生长温度均在28~32 ℃之间,最适pH在5~6之间,耐亚硝酸盐含量可达100 mg/kg。腌鱼中获得优势菌株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可为腌鱼制品发酵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大黄鱼鱼卵发酵鱼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发酵过程中接曲量、加盐量、温度等条件对鱼露pH、总酸、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脂肪、硫代巴比妥酸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第30 d时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过程中,pH整体上呈波动现象,且总酸含量的变化与其一致;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且...  相似文献   

18.
An olfaction system based on 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 was developed for fish freshness evaluation. Nine chemically responsive dy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sensitivity to volatile compounds typically occurring during spoilage in fish. The 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 was made by printing selected dyes on a reverse phase silica gel plate. Detection on fish of chub was made every 24 h within seven days. A color change profile for each sample was obtained by differentiating the images of the sensor array before and after exposure to the odor of sample. The digital data representing the color change profiles for the fish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chub sampl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freshness groups using a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with an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87.5%.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system is useful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fish and perhaps other food containing high protein.  相似文献   

19.
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紫苏饼粕为原料,对其蛋白质的浓缩提取工艺以及理化性质和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饼粕蛋白质制备的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pH值9、温度50 ℃、时间60 min,此时紫苏浓缩蛋白质的得率为23.4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83.67%.紫苏浓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该浓缩蛋白质分子质量集中分布在19.1~22.4 ku、32.9~36.2 ku和54.9ku区带.紫苏浓缩蛋白的氮溶解指数(NSI)随着pH值的升高而先降后升,在等电点时达到最小值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